以反為孔子立塑像來宣泄情緒不公道
羅 寧
我先后發出文章《如此粗暴待孔子,于心何忍?情何以堪?》,《如此無理待孔子,于心何忍?公道何在?》之后,有網友認為,文章很好,就是過長。我贊同這一看法。考慮到網友們大多性急且缺乏耐心,因此,我再以分述、改寫的方式闡釋自己的觀點。歡迎網友們討論
國家博物館在門前,也就是在天安門廣場立了一尊孔子塑像,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其中,激烈反對孔子,尤其是反對在天安門廣場為孔子樹立塑像的各種觀點十分引人注目。當然,就一個社會事件提出見解,是正當的。但是,在認真閱讀網民們持強烈反對觀點的帖子之后,卻已然有一種恍若隔世、時光倒流,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覺。同時,也難免有一種批林批孔運動是否再生的疑惑,游移在心間。
很多網民在帖子中憤怒表達的反對觀點,情緒多是強烈激昂的。同時,很多網民相應流露出的對孔子并不知曉,對孔子的思想、學說的知識多是一鱗半爪。并且,明顯可見的多是當年那首曾經風靡一時、膾炙人口的“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壞東西”的兒歌所灌輸的印象;多是當年那場狂風暴雨式突如其來,又突然悄聲雨過云散的批林批孔運動填鴨式灌輸的知識。因此,讀帖之余,不免令人產生一種悲哀的凄涼心境。
閱讀很多網民強烈反對孔子,尤其是反對在天安門廣場為孔子樹立塑像的帖子,能夠明顯的看出和感受到,網民們在字里行間,在出離激情、憤怒的語句背后,真實隱藏的其實是對現實生活中各種不公平現象的不滿情緒;是對公正、公平生存發展的強烈渴望與深切期待。所以,與其說很多網民是在反對孔子,是在反對在天安門廣場為孔子樹立塑像,不如說很多網民是在借反對孔子,反對在天安門廣場為孔子樹立塑像的途徑與方式,在表達、宣泄自己的各種不滿、不平的情緒與期待。
事實上,孔子及其思想、學說與在天安門廣場樹立的孔子塑像,離人們的現實生活還是有著相當大的距離的,也不會直接的損害或者助益人們的現實生存發展利益。而很多網民之所以會憤怒、喧囂、浮燥、火冒三丈,應該是在以孔子及孔子塑像的樹立為契機,釋放自己淤積、壓抑的情緒。并且,只要能夠宣泄,釋放心中的郁悶之氣,表達不滿憤怒,網民們對于是否知曉孔子;是否了解孔子的思想、學說;是否能夠以理服人,一概都不在意,也無所謂。所以,現階段各論壇中指責、辱罵、攻擊的言辭漫網飛舞,污穢不堪。而各種認為應該尊重孔子,應該理性對待孔子的思想、學說;在天安門廣場樹立孔子塑像理所應當的帖子,也會被很多情緒難以自抑的網民蜂擁而上的肆意進行指責、辱罵、攻擊。并且,各種只以罵得痛快為目的,基本不講道理,也失卻風度的帖子,已經甚囂塵上,大有淹沒各種理性觀點的風猛之勢。由此,在互聯網上,一次難得的關于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的討論,便已經無奈的演變成為一場激憤辱罵語言大顯其丑、其低劣的荒唐鬧劇,甚是可悲!
當然,很多網民基于對現實生活中的,被他們所感受到的諸多社會不公平現象,要表達不滿、憤怒的主張、情緒與見解,應該無可非議。不平之鳴,是人生及人類社會的自然常態,是人類社會能夠持續生存發展的有利條件和有效保障。并且,很多網民之所以會如此的怒不可遏,或許不僅在于他們有太多的難以直言、難以訴說、無處宣泄的種種無奈與苦衷;也在于社會沒有給人們提供必需必要的、健康合法的,可以隨時有效宣泄、表達不滿意見與憤怒情緒的平臺、通道與機會。
對于很多網民肆意進行指責、辱罵、攻擊的情景,我在《如此無理待孔子,于心何忍?公道何在?》一文的開頭,在感到深感遺憾的同時,依然稱許了諸多憤怒網民所激情表達的,外丑內誠的熱愛人生、社會、國家的古道熱腸。我以為,正是這些充滿活力的澎湃激情,可以讓人們對中國社會的光明前景充滿了信心。因為,沒有或者已經不知道憤怒的人類群體,無疑會是一個病入膏肓、喪失了希望與未來的悲哀社會。
同時,我在《如此無理待孔子,于心何忍?公道何在?》一文中,再次認為:“對于歷史悠久的中國社會文明及文化而言,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無疑是歷經了兩千五百年的時間考驗,一直傳承到當今,并且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普遍認可、贊譽的文化瑰寶。雖然,在中國社會的歷史長河中,如明星般燦爛過并名垂史冊的,并經得起時間琢磨的社會精英及其思想成果,多的數不勝數。但是,能夠如同孔子一樣,基于思想、學說的魅力,超越時空的局限,在世界的范圍內產生了廣泛、深刻影響者,再無其人”。
“孔子的思想、學說,是人類智慧的優美結晶。人們只要閱讀孔子的言論,都能夠從中得到啟迪、教益與慰藉;都能夠從中各取所需、各得所期。在兩千五百年前,在地球上很多地方的人類還在蒙昧狀態中生存的時期,孔子的思想、學說,就已經以厚重的人性、溫暖的仁愛、廣闊的視野、深邃的境界、簡潔的詞句、透徹的論理、邏輯的魅力、真誠的情懷,放射出了睿智的人性力量與理性的光芒。并因此在兩千五百年間,在持續教益生活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人類的同時,逐漸的被更為廣泛的世界其他地方的人類,所真誠的接受和喜愛。在最近的十余年間,孔子學院在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的設立,除了中國政府的力行推廣的作用外,孔子的思想、學說所具有的魅力、影響及其所受到的歡迎,應該是更為重要的向心力之源”。
“所以,作為生存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當代人類,我們應當對中國社會文明及文化的歷史發展進程,為全人類貢獻出的,可以與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最偉大的思想家并列齊名的學者、教師和思想家------孔子,而感到光榮。因此,我們在需要十分珍惜孔子及其思想、學說所具有的世界級影響力的同時,更應當予以孔子及其思想、學說,以真誠的尊重”。
“因此,正是從這樣的意義上講,我認為,不論天安門廣場在不同的人們心目有著怎樣的重要地位,在天安門廣場及國家博物館門前樹立孔子的塑像,都應該是無可非議的”。
“因此,基于孔子及其思想、學說,在長久傳承并可以繼續恒遠流傳的歷史性發展過程中,所展現出的人性光輝、人文品格、人倫力量,作為世界公認的中國社會文明及中國社會文化的靈魂性內涵,已經為中國社會文明及文化的啟迪、成長、傳承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所以,由國家在天安門廣場及國家博物館門前樹立塑像,孔子都是當之無愧的”。
基于以上的認識,我認為,很多網民對于現實生活中諸多被他們所感受到的社會不公現象,不滿、憤怒,是無可非議,是可以理解的。同時,很多網民真實具有的種種難以直言、難以訴說、無處宣泄的無奈與苦衷,也確實應該并需要由社會、國家提供、創設應有的出路、平臺、機會,以幫助人們合理、必要的釋放各種無奈與苦衷,并助益適時的解決人們所面臨的各種不公平問題。而如此做,對于社會在穩定、健康的條件下,和諧的、可持續的生存發展,必然會具有普遍而深遠的積極意義。
但是,如果網民們因為胸懷有不滿,就去毫無道理的以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為發泄不滿、憤怒情緒的出氣筒;不問青紅皂白,逢兩千五百年前就已經無言以對后人的孔子必反;對與自己無冤無仇,曾經為中國社會的文明發展做出過無與倫比貢獻的無辜孔子,攻其一點不及其余的任意大加侮辱、斥責、鞭笞;泛化、泛濫的仇視、攻擊所樹立的孔子塑像及其創意;對認為應當理性、包容的尊重孔子及其思想、學說的觀點,不講道理并只知道肆意進行辱罵、攻擊的做法,我認為,都是錯誤的,都是不負責任的,都是懦弱自卑的,都是缺乏自信的,都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都是于事無補的,都是失禮、失德和不公道的,都是需要改弦易轍的。
因此,愿所有曾經、正在和將要繼續進行指責、辱罵、攻擊的網民們,能夠平和冷靜下來,理性的捫心自問:為什么要如此粗暴、無理的待孔子?為什么要如此失禮、失德和不公道的為了出氣,而褻瀆先祖?這樣做除了自殘、自損而外,能夠解決什么問題?有什么益處?
因此,希望所有怒火中燒的網民們,能夠迷途知返,回歸到理性的狀態中來。因為,只有平和的理性,才是中國社會的希望所在、才是我們的為人之本。而中國社會也只有在平和理性的條件下,才能達致各方社會成員在平等討價還價,相互寬容、包容的氛圍中,在你活,也讓我活,然后大家一起好好活的共識基礎之上,找到問題發生的原因,落實可以循序漸進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以反對樹立孔子塑像為契機,宣泄不滿、不平、憤怒的情緒,就不僅是荒唐的,也是無濟于事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