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80年代之后的我們究竟應該怎樣面對自身價值的實現?一方面身處社會大變革之尾的我們享受著改革開放30多年的成果,我們生活物質精神極為豐富。但是另一方面改革的惡果我們也經歷無余。這是一個瘋狂的年代,每一個人都是那么的急躁。急功近利的我們在這樣的社會狂潮中又怎能保全我們自身。
80后的我們出生在父母要么下崗,要么從鄉村剛剛步入都市。社會剛剛開始變革,機會就在每一個人的面前,他們或者拼搏,或者低沉無一例外。成長在90年代的我們經歷了社會思潮的極大動蕩,利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各式各樣的思想沖擊著社會,在那個計劃生育極為嚴格的時刻,我的父母承受著極大的艱難吧我帶到這個世界。然而大部分的同齡人都是獨生子女,萬千寵愛于一身。童年少年的成長我的得到了太多大樹的遮擋,溫室中成長的我們在今天終于不入社會三十而立了。
不知道應該贊美大學教育的改革還是應該憎恨他們,在這個教授越來越像商人的時代下,任它阿貓阿狗都可以混一個大學,雖然我也是大學擴招的受益者因此我也享受到了高等教育的熏陶。終于畢業了,年過24的我們沖出象牙塔的美好進入社會來打拼生活。異地他鄉千八百的收入實在生活的困難,終于不得不回到當年拼命想要離開的家。回到家鄉的日子見識了千軍萬馬沖擊獨木橋的景象,公務員考試時那么的令人神往,但是絕大部分的人都在充當著炮灰的角色真是應正了那句話:雖千萬人吾獨往矣。
回到家鄉打過工推銷過好多以前沒有見過的東西,600多的底薪還需要完成龐大的任務。后來進了政府的部門,雖然是協勤人員,就是那種沒合同沒待遇的托人臨時工。在新的崗位混混噩噩,見識了很多也知道了很多。令人羨慕的公務員的生活,雖神往卻久久不得。正好在呆了一年時光后趕上國家開始大規模數字化城管的招人,經歷層層考試選拔后到了新的崗位,在這里我們每天都在馬路上搜集信息。人事代理的用工制度,我們和人才中心簽代理合同。每個月全額是910元,再加上三險之后我們每個月到手的是745元,工作四個月,剛剛發了前三個月工資,合同還是那么遙遙無期。或許在國家眼里我們這些大學生的價格就是這么高吧。看著直逼6000多一平的房價還是那么瘋狂的上漲,物價一天也比一天高。交往很久的女友說只要我能一個月掙到3000元左右的穩定收入就嫁給我。女人的青春經不起耽擱,我沉默了。在我的城市里也只有壟斷企業和公務員或者事業編制的才能有個月有這么穩定的收入。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年代?他是一個好年代,只要你有錢權你就可以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極大幸福。他是一個壞年代,沒有錢權只能看著自己的幸福慢慢離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