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掰開褲衩看屁股,如今是掰開屁股找褲衩,這告訴我們要注重事物變化的細節。
必須正確看待目的和手段的關系細節。目的是活動“所追求的那個東西”,手段是所有通過別的東西的作用而使目的實現出來的 “居間步驟”。在政治領域,有人搞不清目的和手段,造成國富民窮的現狀,其實國富只是手段,民富才是目的,所以應當增加百姓的收入以擴大內需。在教育領域,教師和家長把教育當目的,眼中就會只有考試的分數,心中就會為了提高分數而不擇手段,教育則會異化成為應試升學的工具,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否快樂,心靈的成長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等等一切的一切則成為空談。最大的混亂是計劃與市場兩大經濟發展手段,從目的的角度去理解市場或計劃,而不是把它們看作手段,經濟就會變成僵化不變的東西,不會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目前人們有種把市場置于超越一切地位的錯誤觀念。
當改革開放的手段提出來之后,為了防止這種手段變成目的,應當將其它手段一同展示并將目的實現手段的描述周密化,這樣才能不會造成漏洞,也只有這樣才能防止手段成為喧賓奪主的東西。我們是要改革開放,但這是對錯誤的政策路線進行改革,連續不斷的改革破壞了正確路線的穩定性,這就是明顯的折騰。就象治病,病好了就行了。如果病人已經好了,還繼續給他吃藥,最終會把他毒死的。我們也要開放,但開放的是我們自己所不能完成的工作,而不是進口一些我們本就不需要的商品,或者賤賣資源卻不顧子孫后代的利益。
改革開放作為手段之一與其重要性并列的其它手段還有維持或增加百姓福利、保護環境、廉政反腐、科技創新、國防建設等等。這些實現目的的手段與改革開放的手段沒有高低上下之分,不應有中心與非中心的重要程度之差別。但是當我們把改革開放作為中心手段擺上臺面甚至將其作為目的之后,混亂便隨之產生了。所以,改革開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達不到發展的目的,任何手段都應該遭到質疑。同時任何其他的方法也都應該進行考慮。
目的和手段之間有一種必然的關聯。每種手段在各自的領域又會成為小的目的或目標。目的和手段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所以將目的或目標詳細闡述有極大的必要性,簡單的目標會導致手段也簡單化。
比如把政府的目標定位為GDP增長百分之幾或者翻幾番,這種政府的理論描述有時還不如某些微觀組織完備。如某些企業對目標的理論描述絕不是簡簡單單的百分之幾的利潤率,而是比較復雜涉及各個方面。舉個小公司的范例:慈溪市假日旅游服務有限公司的目標包括就有輕松愉悅的環境;團結有力的群體;規范有序的運作;真誠周全的服務;賓至如歸的口碑。哪一條的目的都比有誤導嫌疑的利潤率要好。
再來看政府忽視的手段,一是百姓福利及社會保障。改革開放初期大批工人下崗、退休人員生活沒有保障!二是保護環境。2007年中國環境綠皮書指出:中國的生態環境“局部治理,總體惡化”。特別是大江南北,非旱即澇;長城內外,沙暴連連。三是廉政反腐。人民網等消息:2004年,我國一年的公款吃喝達3700億元,相當于“吃”掉了全民義務教育經費。四是科技創新。高端技術制造業嚴重依賴進口,象汽車業沒有像樣的自主品牌。五是國防建設。空軍戰斗機的數量不少,但只相當于美國五十年代的技術。這些領域由于沒有列入與改革開放同等的重要地位,將會與改革開放發生嚴重沖突。
固然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個大目標,也不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實際上,手段還是要進行選擇的。如果手段本身違背了目的或其它手段,該手段造成的負效大于目的應產生的效益,那么這個手段是應該進行修正的。
一字千軍 QQ:957138271
主頁http://www.myspace.cn/danaotiangong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