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菲特陰謀》看美國精英與中國的民煮逗士
蕭三郎
股民言必稱巴菲特,大眾則言必稱美國,卻完全不顧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差異。
比如講,美國總統斷乎不會跑路。美國是最強大之國,他無處可去。
若精英尤其首腦可以溜之大吉,又如何可信他一心為民?
而中國不同。大陸今日之可慮,在于精英多懷跑路之心;但首腦尚無處可去。
今日全球化地球村,卻是弱勢亞非地區首腦精英糟蹋完河山有處可去,人民疾苦,公道無處可尋。
巴菲特亦然。他不過是美國全球金融霸權之特殊表現而已。
中國根本不可能誕生巴菲特、索羅斯這樣的人物。無他,唯中美兩國在全球金融系統結構所處的位置實在差之萬里!
因此,以下的道理自然明了。
當美國人的思路不是如何去創造權威和集中權力,而是如何去限制權威和分散權力,但中國必須先存在權威,而后才談得上限制權威。恰恰缺少了權威,政府不得不聽任離心離德的知識分子、剛愎自用的軍官和鬧事的學生的擺布。
個人利益必然是短期的。制度的利益則會于世長存。制度的衛道士必然會為這個制度千秋萬代的利益著想。
亞里士多德說:“對于民主政體和寡頭政體同樣適用的真正上策不是那種能確保民主或寡頭本身最大限度膨脹的政策,而是能確保它們能長久地延續壽命的政策。”
那些言必稱巴菲特與美國的人們到底代表了誰的利益?
經濟精英、政治精英們的確存在糟蹋完江山跑路的可能;這也是亞非民主國家往往大有問題的原因。
人家對我們喊民主我們就民主了,中國分裂可料;民眾利益仍未足保障。
而民主斗士們簡直是特權精英們派來玩無間道的;某種程度上說,確像同盟,妨礙我們選擇更準確的道路;如果我們放之任之,就怕百年之后的子孫會指責我們太懦弱,太綏靖,太短視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