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wǎng)友雜談

馬共歷史上兩位偉大的日本國際主義戰(zhàn)士--田中清明和橋本惠之

21世紀老友 · 2011-01-18 · 來源:烏有之鄉(xiāng)
臨時專題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馬共歷史上兩位偉大的日本國際主義戰(zhàn)士——

                    田中清明和橋本惠之

                   來源:馬來西亞21世紀老友網(wǎng)站

在馬來亞人民武裝部隊里,有兩名日本籍國際主義戰(zhàn)士——精德同志(即田中清明)和阿福同志(即橋本惠之)。他們自日本投降后,就投身于馬來亞人民反對英帝國主義、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革命事業(yè),一直到1989年12月合艾和平協(xié)議簽署后,于1990年初與堅持了40多年武裝斗爭的戰(zhàn)友們告別,返回日本。他們原來就當過兵,尤其擅長武器軍火學,因此,他們數(shù)十年如一日專門負責部隊軍工廠武器制造和維修工作。以下是這兩位日本國際主義戰(zhàn)士的生平及其他有關資料的介紹(資料引自方山編寫的《見證和解與回馬》一書):

兩位日本國際主義戰(zhàn)士資料

馬來亞人民軍里的兩位日本國際主義戰(zhàn)士,田中清明和橋本惠之將于1990年初告別40多年來生死與共的馬來亞戰(zhàn)友,返回日本與親人團聚,渡過他們幸福的晚年。

兩位日本同志是在1944年8月一起被當時所任職的日南制鐵株式會社派遣來馬來亞吉打州分廠工作的。

田中清明到馬來亞時,是一個33歲的青年機工,現(xiàn)在已78歲高齡。橋本惠之當時是一個27歲的公司文職人員,如今也是72高齡了。

馬來亞共產(chǎn)黨總書記陳平同志,在12月25日回到密林深處的人民軍總部和同志們歡聚時,接見了這兩位日本同志,并(向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慰問。陳平同志分別和他們熱烈擁抱、握手,祝愿他們健康長壽!

田中清明和橋本惠之都是第一次見到陳平同志的。田中清明事后告訴同志們說,40多年來,我日夜想見一見陳平同志,現(xiàn)在我的心愿終于實現(xiàn)了。能在回國前實現(xiàn)多年來的愿望,使我感到心滿意足。橋本惠之也告訴同志們說,能夠在和談成功后,見到日夜盼望見面的陳平同志,非常欣慰;但剛見了面又要匆匆告別,感到依依不舍。兩位日本國際主義戰(zhàn)士都認為,陳平同志有許多重要工作要做,他們又要回國,離別是不能避免的。他們衷心希望將來能有機會再見到陳平同志,兩位日本同志表示非常欽佩陳平同志。他們指出,在陳平同志的領導下,馬來亞人民的和平民主事業(yè)是大有希望的。這次和談成功和解決武裝對抗問題,他們回去日本,就更安心了。

田中清明同志1911年5月25日出生在日本九州一個窮苦工人的家庭,只進過幾年學校。戰(zhàn)前曾在日本東北鐵道當過學徒。1937年服兵役。1938年被派出國,先后到過朝鮮、中國的北平、上海、南京、武漢等地。1940年因病退役返回日本。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第三次被征入伍,先后到過海南島、臺灣、菲律賓和爪哇島。1943年回日本休假后退役,進入日南制鐵株式會社工作,并于1944年8月被派到馬來亞。1945年9月16日,他和一批日本同事一起,光榮地投奔馬來亞人民抗日軍。此后數(shù)十年,為馬來亞人民的獨立斗爭和民主事業(yè)作出了無私的奉獻。目前,田中清明同志在日本的親人有妻子春世、大女兒清子和弟弟田中國勝。

橋本惠之同志1917年4月8日出生在日本橫須賀一個海軍軍官家庭。父親退役后當中學教員,因參加社會活動遭校方迫害,以致精神錯亂去世。父親去世后,母親臥床不起,一家生活靠親友支助。年青時的橋本惠之同志由于家庭貧窮,只好半工半讀,以后也綴學了。在親友幫助下,先后在鐮倉、東京、神奈川的事務署當職員。后來進入日南制鐵株式會社,被公司派來馬來亞當文員。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一結束,他便和一批日本同志一道,作出了光榮的選擇,獻身于馬來亞人民爭取國家獨立與民主的事業(yè)。目前,橋本惠之同志在日本的親人有大弟橋本德之,小弟橋本榮至,妹妹美均子和姐姐、姐夫等人。

在這即將告別戰(zhàn)友們返回祖國的時刻,兩位國際主義戰(zhàn)士的情緒高漲、精神愉快,不斷和同志們合影留念,并把通信地址送給同志們。

(《馬來亞民主之聲》電臺1990年元旦播出之報道, 題目:兩位日本國際主義戰(zhàn)士即將回國,安度晚年)

精 德 同 志

一. 生 平 簡 歷

隊名:精德、金德

姓名:田中清明 Tanaka Kiyoaki 出生:1912年5月21日 逝世:2000年4月1日

明治45年 (1912) 5月21日出生于日本熊本縣玉名郡南關町下原。

16歲畢業(yè)于南關尋常高等小學,進入熊本市肥筑鐵道公司當機車修理工。18歲轉入自動車部當汽車司機。

1937年,25歲,“滿洲事變”,服兵役一年。26歲結婚。

27歲,“中華事變”,被征召入伍,為上級軍官開汽車。在華曾到過豐臺、承德、保定、石家莊、大連、上海、鎮(zhèn)江(時間較久)、南京、大冶、武漢,返回日本。

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被調派到海南島服役于機械化部隊。先后調去臺灣、菲律賓南部、印尼爪哇,曾在泗水一年,之后經(jīng)新加坡兩天,乘火車北上馬來半島北大年。一年后日本戰(zhàn)敗,和橋本惠之、常岡達吉等8位日本士兵在吉打牛侖參加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地下組織。1948年,馬來亞抗英民族解放戰(zhàn)爭爆發(fā),與其他日本士兵都加入抗英隊伍。

1989年底,合艾和平協(xié)議簽署。越年初,同橋本惠之返回日本與家人團聚。神戶大地震,房屋倒塌,與妻子一起獲救。90、91、92、94、96、97、99年先后7次到泰南和平村探訪老戰(zhàn)友。

2000年4月1日于神戶病逝,遺下的家人有弟弟國勝、女兒清子、一男孫和一女孫。

(注:本資料為田中生前口述記錄 ; 2-4-2000 重新整理)

二. 老戰(zhàn)友回憶精德(田中清明)同志

前馬來亞抗英民族解放軍日本籍干部田中清明先生今年3月4日因呼吸困難進入日本神戶市醫(yī)院急診,據(jù)醫(yī)生檢查得知他胰臟有腫瘤,影響肺部,需靠氧氣罩呼吸并留院治療。此后兩個星期,病情平穩(wěn)。3月20日起病情轉劇,不時昏迷。4月1日中午,醫(y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88歲。

田中清明在前馬來亞抗英武裝部隊中工作達42年之久,隊名精德 (也叫金德)。1991年1月回日本神戶與太太、女兒等親人團聚。過后,他曾連同另一日本籍戰(zhàn)友橋本惠之(隊名阿福)多次回訪泰南和平村,有時其太太、女兒也隨行。其太太及戰(zhàn)友橋本先后逝世的最近幾年來,田中(精德)單獨一人,每年繼續(xù)從遙遠的日本乘飛機到泰南和平村探望朋友。他認為這是人生最大的樂事,是晚年最美好的精神享受。他還有一個心愿就是到吉隆坡探訪回馬定居的熟朋友,原訂于今年年中成行,不料卻一病不起而無法如愿以償。

田中(精德)生于公元1912年5月21日,年輕入伍,原在日本南侵時的機械兵團服役,在二次大戰(zhàn)中曾經(jīng)受過傷。大戰(zhàn)結束后,在1945年9月中,他毅然參加馬來亞人民反抗英國殖民者的運動。在漫長的幾十年時間里,他始終如一,堅定不移地為馬來亞人民爭取獨立,自由的事業(yè)服務,特別是在1948年6月20日抗英民族解放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更是意氣風發(fā),干勁沖天,以其豐富的科技知識和經(jīng)驗,在設計制造各種適合游擊戰(zhàn)爭的輕型武器上發(fā)揮重大的作用,作出可貴的貢獻!

他在馬來亞人民軍隊中是一位英勇善戰(zhàn),深受尊敬的老戰(zhàn)士。他先后參加過多次的反“圍剿”戰(zhàn)役,曾用手榴彈突破英軍的包圍圈;曾在敵機瘋狂轟炸和掃射時抱起輕機關槍對空作戰(zhàn)、射擊敵機;也曾負責在戰(zhàn)場上巧設地雷陣,準確引爆地雷…… 等等。

1949年1月中旬,以吉打北部純督 (Sentok)為基地的馬來亞抗英民族解放軍第 8支隊獨立第3分隊,打了一場漂亮的勝戰(zhàn) (包括打死一個英軍少校) ,當時報章稱之為“震動英倫”的戰(zhàn)斗。參加這次戰(zhàn)斗的田中(精德)和其他戰(zhàn)士們,得到抗英部隊總司令部的嘉獎。半年之后,以田中(精德)及其日籍戰(zhàn)友橋本惠之(阿福)為主力的小兵工廠,從吉打北部向南移到吡叻北部,配合部隊開展地雷戰(zhàn)和使用炸藥包。他們除了連續(xù)粉碎英軍的幾次軍事圍剿外,也曾多次開展伏擊戰(zhàn)和進行爆破,取得可觀戰(zhàn)績。1955年華玲會談破裂后,田中(精德)全力參加籌建馬泰邊區(qū)革命根據(jù)地的工作和斗爭。

田中(精德)在隊伍中,每年都被評為“工作模范”和記上大功。1975年初,抗英民族解放軍總司令部授予他“國際主義戰(zhàn)士”的光榮稱號。

1989年12月間,馬共與馬來西亞政府,泰王國政府三方達成歷史性的和平協(xié)議。次年一月初,田中(精德)回到日本神戶市兵庫區(qū)家鄉(xiāng)定居。

另:精德(田中清明)的日籍戰(zhàn)友阿福(橋本惠之)也于1990年1月由親人迎接回日本千葉縣定居;1997年隨二弟橋本德之遷居茨城縣,是年9月9日因腦溢血逝世,享年82歲.

(前馬來亞抗英民族解放軍老戰(zhàn)友對日本籍干部田中清明先生生平的追憶 - -2000年4月)

三. 田中清明(精德)簡歷- - 報章登載

[吉隆坡4日訊]

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投降,繼續(xù)留在馬來亞參加反殖抗英斗爭,爭取馬來亞獨立、自由的日本朋友田中清明先生,因患胰腺癌治療無效,不幸于4月1日在日本神戶逝世,享年89歲。

田中清明,1911年5月21日在日本熊本縣玉名郡南關町出生。1918年就讀南關高等小學,1926年畢業(yè),之后當汽車司機。

1932年,田中被征召入伍,在熊本炮兵第六連服役兩年。1937年,日本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田中又被征召入伍,隸屬獨立輕裝甲車第六中隊。兩年后退伍,1941年再度被征召編入南方軍。1943年復員,在日南制鐵株式會社機械部工作。1944年,日南制鐵到馬來亞組建公司。田中被派到馬來亞北大年新公司任職。離開日本時,田中家有母親、妻子及長女田中清子、長男田中國勝、次男田中念 (從禾)。

田中到馬來亞不久,日本已經(jīng)無力再戰(zhàn),準備投降。那時,田中已經(jīng)與馬來亞共產(chǎn)黨的地下組織建立了初步聯(lián)系。在日本投降前夕,田中連同公司內的幾個日本員工,把公司里憲兵部保管的一批槍械轉移出來,交給人民抗日軍。戰(zhàn)后,田中清明和橋本惠之、常岡達吉等8位日本朋友,加入馬來亞人民抗英軍,在吉打州莪侖地區(qū)開展農村工作。

1947年7月,田中隨長途交通到莪侖后轉回純篤,再轉到司南馬地區(qū)。1950年,部隊成立修械組,田中受委為該組中心。1954年,田中隨同部隊進入馬泰邊境地區(qū)。最后,在部隊機關隊擔任兵工廠中心職務,直至1989年,馬、泰及馬來亞共產(chǎn)黨三方面簽訂《合艾和平協(xié)議》,停止武裝斗爭。

和平后,經(jīng)歷長期森林游擊戰(zhàn)爭幸存的兩位日本朋友田中清明和橋本惠之先生,由日本政府接送回國。(橋本惠之已于1998年逝世) [注:應是1997年之誤]。

1995年1月17日清晨,日本神戶發(fā)生大地震。田中先生家處震區(qū)中心。雖然房屋倒塌,災情嚴重,但慶幸田中及夫人,皆被搶救人員從廢墟中救出而脫險。

回日本后,田中先生曾先后 8次(注:應是7次) 訪問泰南。1999年,也是田中先生最后一次訪問泰南,當被問到為何他在日本投降后,堅決放棄一切,留在馬來亞繼續(xù)戰(zhàn)斗?

田中先生回答:

“日本政府欺騙馬來亞人民,說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實際上是野蠻的侵略。這個我們完全反對。日本戰(zhàn)敗,又把馬來亞交給英國作為殖民地,同樣受到英國侵略和壓迫。我們當然反對。所以我決心留下來協(xié)助,為馬來亞人民的獨立、自由堅持戰(zhàn)斗到底?!?

田中先生逝世后,英勇為馬來亞獨立、自由而奮斗的日本朋友,已經(jīng)全部告別人間。

( 原載于2000年4月5日《南洋商報》、《星洲日報》)

 四.回馬戰(zhàn)友緬懷精德 (田中清明) 同志

按:精德老人家于1996年5月3日給回馬好友來信,述說1995年神戶大地震時,他與太太脫險的經(jīng)過。由于太太驚嚇過度,從此得病,于1996年1月25日病逝醫(yī)院。精德老人家將太太的骨灰護送到熊本縣家鄉(xiāng)的寺院供奉,然后回到神戶自已災后的新居所。據(jù)老人家在來信中反映,他已習慣了獨居生活,尚望好友們切勿耽心;而他也即將再次(可能連同阿福老人家)訪問泰南,并希望到時能同回馬好友會面。以下是回馬成員寄給精德老人家的回信:-

敬愛的精德老人家:

很久沒有收到您的來信,想念得很。今年5月中旬接到了您的來信,如獲至寶,大家立即將信件復印幾份,互相傳閱,奔走相告。

去年,神戶發(fā)生大地震的消息傳出后,大家都很震驚、很焦急,因為地震中心靠近兵庫區(qū),而這正是您當時的住宅所在。不久之后。阿福老人家曾寫信給我們,告知您老人家已安然度過難關;但是,我們在沒有得到您親自證實之前,心里總是忐忑不安。

現(xiàn)在,從您的來信中,得知您和夫人當時都能安全脫險,真是吉人天相,大家都為您高興和祝福!然而,您的夫人由于年老體弱,遭受這場大災難,身心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導致生活失常,到了今年1月25日不幸逝世。對此,我們?yōu)槟先思沂チ酥邑懴嗍貛资甑膼蹅H而深深悲痛!我們的筆墨是無法安慰您老人家的,但我們深知您是堅強的長者,是能夠戰(zhàn)勝任何艱難險阻而勇往直前的好漢。

可不是嗎?盡管面對千辛萬苦,您還是決定要在不久的將來再度到泰國訪問同志們,這是多么激動人心的壯舉?。≡诖?,讓我們向您老人家致以萬分敬意!

這里的同志們都很盼望能同您晤面,雖然由于客觀的阻隔,短期內看來還無法如 愿;但我們強烈寄希望于不久的將來。謹此,這里大家衷心--

祝愿您老人家健康長壽!

祝賀您之家人萬事如意!

一群回馬好友 上

1996年6月17日

精德老人家逝世后,回馬成員給老人家的女兒北山清子 (Seiko Kitayama)捎去慰問信,全文于下:-

尊敬的北山清子女士:

令尊清明先生。也即是我們敬愛的老前輩精德同志雖已離別了人世,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將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他老人家為馬來亞人民以及為馬、泰邊區(qū)人民所作出的國際主義的貢獻,是永垂不朽的!

精德老人家為馬來亞人民擺脫殖民統(tǒng)治、爭取人民的自由民主而在馬、泰邊區(qū)森林戰(zhàn)斗了42年之久。在部隊中,精德同志每年都被評為“工作模范”和記上大功。1975年,馬來亞抗英民族解放軍總司令部還授予他“國際主義戰(zhàn)士”的光榮稱號。精德同志的昂揚斗志、崇高品德以及體現(xiàn)在他身上的日本勞動人民的高貴國際主義精神,將永遠激勵著大家珍惜友誼、發(fā)奮圖強、百折不繞、胸懷世界。

1989年底,《合艾和平協(xié)議》簽署。之后精德同志與阿福同志(橋本惠之先生)雙雙回返日本家鄉(xiāng)定居;而我們這批戰(zhàn)友(3、4百名)也先后回返馬來西亞與家人團聚。值得一提的是:回到家鄉(xiāng)之后,精德老人家還多次千里迢迢飛到泰南探望留在邊區(qū)的老戰(zhàn)友,他認為這是人生的一大樂事,是晚年最美好的精神享受。他老人家還有一個心愿,就是到馬來西亞的吉隆坡來探訪我們這批回國定居的老戰(zhàn)友。他去年在合艾時已經(jīng)同我們通了電話,約好在今年起程來吉隆坡的,不料如今卻一病不起而無法如愿以償。這是多么遺憾的事啊!我們這批在馬來西亞的戰(zhàn)友怎能不為此而悲痛不已!

我們無法趕到日本神戶向老人家的遺體致敬和告別,尚請您、尊敬的北山清子女士給予原諒。在此,謹將我們這批在馬來西亞的戰(zhàn)友向精德老前輩致敬與悼念的挽詞(刊登于《南洋商報》與《星洲日報》),復印寄上,請您過目。另有我們敬愛的精德老人家與阿福老人家(橋本惠之先生)的軍裝與平裝照片,也附帶寄上,謹供留存。

在此,讓我們向北山達雄君、您以及您的其他家人致以忠誠慰問!

馬來西亞 吉隆坡

回馬好友

2000年4月8日

五. 補充

(1) 2000年4月5日,回馬同志約250人聯(lián)名在馬來西亞華文報 (《南洋商報》與《星洲日報》) 刊登挽詞如 下:

國際主義戰(zhàn)士

精德 (田中清明) 同志永垂不朽

(2000年4月1日于日本國神戶市病逝,享年88歲)

功業(yè)千秋 浩氣長存

(2) 在父親后事料理完畢后,北山清子女士即給回馬成員傳來“泣謝傳真”,告知同志們:依日本風俗,其父親歸天后,取法號“釋清明” ;骨灰供奉于佛廟。

2001年8月22日,北山清子女士帶領幼女菜菜子 (Nanako) 專程護送其父(精德同志) 骨灰,于泰南邦朗和平村供奉。

阿 福 同 志

一. 生 平 簡 歷 隊名 – 阿福

原名 – 橋本惠之 Hiroshimoto Shigeyuki

1915年(注)出世。曾在日本修讀化學專業(yè)。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橋本被派到馬來亞日本商行任職。大戰(zhàn)結束后,繼續(xù)留在 馬來亞,并與其他日本同伴一起接觸抗日軍地下組織。1948年“6•20”抗英戰(zhàn)爭爆發(fā),在吉打參加馬來亞抗英民族解放軍。

1954年,隨軍轉移到馬泰邊境,參加建設邊區(qū)根據(jù)地的工作。

《合艾和平協(xié)議》簽訂后,于1990年初,由家屬接回日本,但沒有回返其家族原籍的日本神奈川縣鐮倉老家,而是隨二弟橋本德之居住于千葉縣。1992年、1994年與1996年曾三度同田中清明聯(lián)袂重返泰南邊區(qū)和平村探訪老戰(zhàn)友。

1997年隨二弟橋本德之遷居茨城縣鹿島大洋村。是年9月9日因腦溢血醫(yī)治無效逝世,享年82歲。

(資料來源:阿福同志生前口述)

注:據(jù)其家人較后提供的資料顯示,出生日期應為公元1917年4月8日。精德、阿福同志的出生日期,都有些差異。

二. 緬 懷 阿 福 同 志

1. 阿福老人家在日本逝世的噩耗輾轉傳到泰國后,泰南朱拉蓬公主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發(fā)展村全體村民,于1997年10月 15日在泰國中文報 (《星暹日報》與《亞洲日報》)刊登挽詞如下:

日本國神奈川縣

橋本惠之 (阿福) 老先生千古

(于公元1997年9月9日在日本茨城縣逝世)

胸懷世界 業(yè)績長存

泰南朱拉蓬公主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發(fā)展村全體村民 敬挽

2. 1997年12月22日,回馬老友向阿福同志的弟弟橋本德之先生發(fā)去對阿福同志去世的吊唁傳真 (此傳真由精德同志轉交),全文如下:

尊敬的橋本德之先生

令家兄橋本惠之先生即我們敬愛的阿福老前輩,他為馬來亞人民擺脫殖民統(tǒng)治、爭取人民的自由民主而在馬、泰邊區(qū)森林里戰(zhàn)斗了42年之久。在他身上所體現(xiàn)的日本勞動人民的高貴國際主義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以及馬、日兩國人民 為正義事業(yè)而奮勇前進!

我們遺憾無法向阿福老人家的遺體告別,謹此懇請您在阿福老人家靈前轉致我們的吊唁頌詞如下: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永垂不朽!

馬來西亞 回馬戰(zhàn)友 敬頌

在此,讓我們向您以及您的家人致以衷心慰問!

馬來西亞一群好友 上

1997年12月22日

取自:《馬泰邊區(qū)風云錄》第三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8.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9. 美國又燒起來了!為什么一場山火難倒整個美國?
  10. “搞建設究竟要多少年才上軌道?應該縮短。”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chǎn)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兩個草包經(jīng)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fā)問!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熟女久久久久久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视频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精品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网站高清 | 色男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