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十大愚民說教
一是正名說。孔子把春秋時代“殺暴君、昏君”的民主運動,看作是“禮壞樂崩”,是“犯上作亂”的“暴行”,因而提出要正名。正名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呢?就是他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處在君這個地位的人,應該具備君這個名稱的人所以沒應有的品行,得到君這個名稱的人所應有的對待。處在臣這個地位的人,應該具備臣這個名稱的人所應有的品行,得到臣這個名稱的人所應有的對待。然而當時的實際情況已不是如此,孔子就想提出這個理想標準的“名”,來糾正那些所謂的不符合周禮情況的“實”。
這實際上就是要老百姓完全聽命于統治者的統治,不管這個統治者聰明也好,愚蠢也罷,甚至是混蛋呢,只要他在這個位置上,他就是你的君王,就有支配你的一切權利;你不能反抗他,要完全聽命于他。哪怕他要你死,你也不能反抗,反抗就是不忠,就是犯上作亂。這就是被后來的腐儒們總結的“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不孝”愚忠理論。
二是天命說。孔子一致認為“君權神授”,也就是說國君的權力誰給的呢?是老天給的。他的學生子夏也曾說孔子說過:“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話。在孔子那里,貧富、貴賤,由天決定;死生、禍福,由命決定。
也就是說,統治者為什么是統治者,被統治者為什么是被統治著呢?都是由天命決定的。你小老百姓沒有這個命,你只能聽命于統治者的統治。不聽,就是公然對抗天條,就會受到天的制裁。
三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說。意即對于老百姓,只能使他們按照統治者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們懂得為什么要這樣做。
以今天人的眼光去看,這句話絕對是封建統治階級幾千年來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權術,小老百姓嘛,讓他們知道那么多干什么?最好都昏昏噩噩的,只知道照著我們統治者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輩子就可以了。
典型的愚民政策。所以,它會被千百年來中國大大小小的封建統治者奉為至寶。
四是“小人學道則易使也”說,也就是說,也不能讓老百姓完全不學習,也要讓他們學習。學習什么呢?就是學習孔子所說的“道”。什么“道”?當然是如何讓老百姓更為馴服的理論。只是在進行教育時, “不可以語上也”,即不能對老百姓進行怎樣統治的教育,而應該對他們進行怎樣服從統治的教育。他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的觀點也是這個意思,就是說,被統治的老百姓跟著統治者的教導跑,就像順風倒的草一樣。因此,教導老百姓服從統治還是很必要的。
五是“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說。意即奴隸主貴族天生就是聰明的人,是當然的統治者;而奴隸天生就是愚蠢的小人,是被統治著。這是天經地義的,永遠也不會改變。
得!你老百姓就是天生的愚蠢,到死也不會改變。你不聽統治者的話行嗎?不行。因為你傻呀!
六是"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說。也就是說,統治者中有不仁的人,但老百姓中一定沒有仁的人。既然老百姓沒有仁的品德了,那你只能俯首帖耳地去聽從有仁的統治者的統治了。
七是“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說。
中庸也叫“中道”或“中行”,意為“無過”與“不及”,即對立的兩端之間的調和、折中。《中庸》指出:“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這種所謂“執兩用中”之說,亦即中庸之道。朱熹說:“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目的在于調和矛盾反對所謂無所忌憚的過火行為,以消除人們的反抗思想。
筆者以為,中庸的實質就是讓人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畏畏縮縮,不要反抗,不要當出頭鳥。即便遇到極不公正的待遇乃或侮辱、欺壓、蹂躪,也不要反抗。因為一反抗,就是沒有良好德行的表現。
八是“唯女子與小人最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說。意即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難以與他們相處的:親近他們,他們就會無禮;疏遠他們,他們就會抱怨。
這個問題不說也罷。不管尊孔者如何解釋,都無法否認孔子不尊重女同胞這一說。
九是“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說。意即君子對什么事情都不爭。如果說有所爭,那一定是射箭比賽吧!雙方互相作揖,謙讓,然后登場;射完箭走下來飲酒。這種爭是君子之爭。
面對強敵的進攻,君子為了自己的私利也無所爭嗎?比如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出現了那么多的漢奸賣國賊,這些人大都是飽讀詩書,尊孔信孔的。日本鬼子打進來了,怎么辦?君子無所爭,反正中國地大物博,占領東北就占領東北吧!華北占領了,再向西南逃。中國那么大,何愁找不到逃跑的地方。
就是無所爭嘛!
十是大肆宣揚愚孝。
《論語》中說: “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意即一個孝順爹娘,敬愛兄長的人,卻喜歡觸犯上級,這種人是很少的;不喜歡觸犯上級,卻喜歡造反,這種人從來沒有過。
看到了吧!這就是封建社會不遺余力宣揚孝道的主要原因。一個不懂得是非,一味愚孝的人,怎么會去反抗寡廉鮮恥的貪官污吏呢?怎么敢組織起來造奴隸主貴族的反呢?
所以,筆者以為,把一個極力維護奴隸主貴族統治,而絲毫不為千千萬萬的勞苦大眾考慮的孔子安到學堂或他的家鄉未為不可,但安到天安門廣場上,實在是不倫不類,荒謬可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