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就想跳上講臺在黑板上寫下四個字,你愛國嗎?然后等著滿屋子的人說,廢話,然后把我轟下去。可是,為什么要愛國?
從小學開始,每周一我們就要戴著紅領巾去升旗,可是這紅領巾是干嘛的?少先隊員的標志,少先隊是干嘛的?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先鋒隊,共青團是干嘛的?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是干嘛的?中國人民的先鋒隊。呃,且慢,我記得小學時候,班上沒有同學不是少先隊員吧?也就是說,我們全體的12歲以下,6歲以上的人民都是他們自己的先鋒隊的先鋒隊的先鋒隊咯?
這樣一看我們的成長歷程,我才發現,人的大趨勢是墮落的。從小我們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問問那時候的我們,什么是共產主義?有多少人說的出來?小時候我們不知道共產主義,于是我們全部參加了少先隊,再后來,我們知道了,參加共青團的人也少了,再到大學,學了馬哲毛概鄧論,從共青團奮勇入黨的就更少了。看來小時候最純潔,再大一點懂得多了,人就不老實了,墮落了,不先進了。
其實加入少先隊這事吧,如果它是一個普通的社團,一個學校有上百個社團,會有這么多隊員嗎?關鍵在于,人人都加。這就好像愛國。站在一群愛國主義者里,你打罵一聲該國,只怕輕點會招來一片罵聲,重點就是一頓打了。愛國主義,就像有篇文章說的,當愛國成為一種主義,那是一件多可怕的事。
愛國的意識從我們小時候天天升旗就開始被培養了。可是現在讓你說,你愛這個國家的什么?這個國家的強大?不,你會因為你爸打不過泰森,富不過蓋茨就不愛他嗎?這是生你養你的地方?這到是個好理由,不過這種感情應該叫感恩。
在我看來,愛國,關鍵是愛,不是國。我堅信,愛的情感是人生中最重要情感,是快樂最終來源。
我喜歡看中國外交故事,看得熱血沸騰,恨不得自己也是外交官,能為做出那樣了不起的事跡。但是我也會想,為什么別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侵害中國的利益我們就會厭惡呢?因為對方不是我們,不是中國人這個群體,而會損害我們這個群體的利益。所以,愛國,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抱團行為。我們在這個群體里,抱得越緊,可能力量就越大,在和其他團體的斗爭中得到的好處就越多,分到我們自己頭上的實際好處也就越多,甚至這種本身群體的勝利也會讓我們自己歸功于自己個人的成功。于是多巴胺因為受到這些因素的刺激而分泌,于是我們高呼,祖國萬歲!
這樣說下來,似乎把愛國這樣一件“高尚”的事看得過于冷血。但我還是會說我愛我的祖國。究其原因,及其復雜的。首先,人需要歸屬感。國家,給所有人提供了這樣一個歸屬感。這也是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都拼命建國的原因之一。其次,社會關系。人是社會人,所有的社會關系決定了你該在社會中做出怎么樣主動,或者無意識的選擇。我的家人是中國人,我的朋友們也都是中國人。我可以說我喜歡美國,甚至希望到美國生活了解美國,但如果中國和美國打仗,我會毫不猶豫的加入中國陣營,因為我知道,在那種時刻,我要和我愛的人們站在一起,而他們很大意義上決定了我人生的意義。再次,自豪感。人都愛自夸,自己夸不了,就把祖宗十八代以及不相干的親戚,甚至是認識的某個成功人士拿出炫耀,好像他牛X了,我也牛X。而國家恰恰給所有人提供了一個自夸的素材,我們有孔夫子,我們有唐太宗,我們有成吉思汗,于是想想著想著,就飄飄然了。并不是說這種感情不好,只不過它是一種廉價的得到快樂的方法--意淫就可以很high--于是人人都愛用它。
除去以上三點,其他的理由,就是教育的結果。比如你要愛祖國的燦爛文化,要愛祖國的悠久歷史,要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云云。可是燦爛文化也有吃人的禮教,悠久的歷史也有父子相殘的殺戮,大好的河山也有城市里的臭水溝。我認為教育的目的是讓人理性的思考,懂得和自己的大腦做斗爭。而大多數的教育,是灌輸,我稱之為原洗腦。就像膠片的第一次曝光,第一次什么樣,以后就是這樣了。就好像我們被告訴,吸煙有害健康,吃巧克力有害牙齒,所以我們就一直這樣認為了。當然這是經驗,是先輩的經驗傳承下來,讓我們更好生存的,這和愛國這種情感的傳承是不一樣的。可是,如果愛國這種情感只是被告訴你,你要有這種情感,豈不荒謬?難道有人會跟你說,你必須愛哪個姑娘嗎?
所以說,愛國的情感只能培養,而不是被灌輸。“我愛中國”,就像“我愛你”一樣,只能從心里發出,而不是大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