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造字,有鬼夜哭。鬼為啥哭?一說為作惡無望,是以哭;另一說為預見到人世更加凄慘,乃同情之涕泗也。筆者認為后者更有道理些。
筆者未聽說過洋書中有造洋文等方面記載,畢竟洋人沒有五千年輝煌文明史。洋人也不似中國人這般喜歡回憶過去。有怨抱怨,是洋人的性格,洋人并不一味求和諧。如果有恩呢?那就算了。有恩報恩,卻并非洋人的性格。洋文既然已經有人造出來了,拿來用就是了,管他誰造的。在使用他人的東西上,洋人并不怎么注重版權問題。其實何止是對他們祖先創造的洋文如此,中國人的文物、財富,他們一并拿了去,就理所當然地當作了他們自己的,也沒有人去追尋是否合法、合理的問題。在這方面,中國人顯然不如洋人灑脫。當下,有些中國人崇洋媚外,還是有些道理的。
倉頡所造之字,當為漢字的最初形態,或曰萌芽。倉頡造了漢字就有鬼哭,不知洋古人造洋文的時候,洋鬼們在做什么?比如撒旦,他持什么態度?如果撒旦看到這些洋文會把洋人們帶入一個更加凄慘的世界,那么應當是開懷大笑。中國鬼比較有同情心,洋鬼心地狠毒。
不僅鬼如此,人亦如此。中國人的笑令人感到安慰,而洋人的笑則令人感到恐怖。洋人的這個特點,很像貓頭鷹。中國有句古話:不怕夜貓子哭,就怕夜貓子笑。雖然對于洋人,也不能一概而論,但大致還是如此的。
時下之國人,往往被洋人夸兩句就高興,被洋人批評二句就如坐針氈。依筆者看來,這個態度,只怕搞反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