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四個現代化”——回道往事心中可有愧?
這個題目,來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那首廣為流傳的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張枚同詞谷建芬曲)》,那個時候的大、中學生很多都會記得它的歌詞——
年輕的朋友們,今天來相會,蕩起小船兒,暖風輕輕吹,花兒香,鳥兒鳴,春光惹人醉,歡歌笑語繞著彩云飛。啊,親愛的朋友們,美妙的春光屬于誰?屬于我,屬于你,屬于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
再過二十年,我們重相會,偉大的祖國該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鄉村處處增光輝。啊,親愛的朋友們,創造這奇跡要靠誰?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
但愿到那時,我們再相會,舉杯贊英雄,光榮屬于誰?為祖國,為四化,流過多少汗?回道往事心中可有愧?啊,親愛的朋友們,愿我們自豪地舉起杯,挺胸膛,笑揚眉,光榮屬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輩!光榮屬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輩!光榮屬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輩!
這首歌的時代背景是,1980年2月23日-29日,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舉行,選舉胡耀邦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會上,鄧小平指出,黨現階段的政治路線,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個現代化。所以,歌詞中的“為祖國,為四化”成為當時最具有凝聚力也最為響亮的口號。乃至有些青年朋友以為“四個現代化”的目標是從那個時候才開始的。
實際上,“四個現代化”是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長期奮斗的目標。
早在1945年,毛主席在黨的七大的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中就指出:“在抗日戰爭結束以后……中國工人階級的任務,不但是為著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而奮斗,而且是為著中國的工業化和農業近代化而斗爭。”
1954年6月14日,毛主席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講話中提出:“我們是一個六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要實現農業的社會主義化,機械化。”同年9月,毛澤東在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開幕詞中提出:“我們的總任務是團結全國人民,爭取一切國際朋友的支援,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準備在幾個五年計劃之內,將我們現在這樣一個經濟上文化上落后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的具有高度現代化文化程度的偉大的國家。”
1959年末至1960年初,毛主席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筆記中,更加明確地說明:“建設社會主義,原來要求是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學文化現代化,現在要加上國防現代化。”
1960年3月18日,毛主席在同尼泊爾首相的談話中,再一次地對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奮斗目標作了重申。他說: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安下心來,使我們可以建設我們國家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科學文化和現代化的國防。”
1964年12月21日,根據毛澤東的提議,周恩來總理在全國人大三屆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正式公開宣布我國今后的戰略目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 他同時提出,要在20世紀內分兩步實現四個現代化,即“第一步,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經濟走在世界前列。”
1975年1月,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13日,已重病在身的周恩來受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委托,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5000字的報告,周恩來已經沒有氣力讀完,他對2864名代表說,我只念頭尾兩段。但是,當讀到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目標時,周恩來站了起來,用沉穩有力的聲音重申:“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時隔10年后再次聽到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絕大多數代表噙著熱淚,報以長時間雷鳴般的掌聲。17日,會議通過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重提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再次喚起和鼓舞全國各族人民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努力奮斗的決心和信心。
對這個過程,鄧小平是知道得很清楚的。因此,他在一次會見外賓的談話中就曾明確地指出:“我們現在講的四個現代化,實際上是毛主席提出來的,是周總理在他的政府工作報告里講出來的。”(《鄧小平文選》第二版第二卷第311—312頁)
大家都知道,要在20世紀內分兩步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第一步,是用十五年時間,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這個目標在1978年就基本實現了(其中,包括了進行十年的文革)。
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第二步是:在20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
現在21世紀又過去10年了,而且這30年是在“一心一意地搞四個現代化”,可是,“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了嗎?除了GDP,“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了嗎?
我們曾經無限盼望的“四個現代化”到那里去了?
我們所有年老和昔日年輕現在年中的朋友們,當我們一次次為紀念毛主席、周總理相會的時候——“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