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它混淆了警察的階級性。警察的定義是:統治者為維護其統治的國家機器之一,是國家的暴力工具。在實行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警察是少數剝削階級(資產階級)為鞏固其統治地位的工具,警察是通過執法的職能來鎮壓破壞這個統治秩序的行為,社會主義國家警察的職能同樣如此。由于社會制度不同決定了統治階級服務、打擊的對象不同。資本主義社會,警察是為少數人利益服務的,打擊的是大多數人的利益,所以他的警察比例就高;而社會主義國家體制決定了警察是為多數人的利益服務的,剝奪的是少數人的利益,因其專政的對象比例小,因此警察的比例相應較少。現在看看我們國家在編的警察約170萬,沒在編的協警保守一點50萬有,武裝警察約80萬,還有其他具有中國特色的各種治安力量,維護社會穩定的治安力量加起來共有400萬左右,按10%范圍劃分專政對象,我們14億人口,需要納入視線的也是1.4億,這樣每百人中至少的專政群體。擁有2名警察,也就是說警察占有率至少在2%,我們的警察占有率其實不低,而公安部提出的警察比例是總人口的0.1%,其實混淆了警察的專政職能,人為擴大化了警察
二、為什么我們現實中還感受警力缺乏?一是警察配置不合理。表現在大機關小基層,警察部門設置不科學,分的過細,職能交叉導致工作效率低下。二是沒有從源頭預防解決當前層出不窮的社會矛盾。現在的社會矛盾主要是因利益分配不合理引發的,需要執政黨調節好分配機制,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拿警力來壓制群眾的利益需求。我們國家的警察應該是維護最廣大群眾的利益,而不是去剝奪他們的利益。
因此唯有認清警察的階級性,真正做到了該維護誰,該打擊誰,我們現有警力還缺嗎?一點都不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unz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