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體制的重建應作為“十二五”規劃的重中之重
郭建鋒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指出:“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主要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和消費關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并存,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能不能順利、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將成為能不能奠定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中的新優勢的關鍵。為此,《建議》提出了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我們相信,各領域的改革措施將會密集出臺。筆者非常擔心,沒有經濟體制的重建,所有的改革措施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事倍功半。因而,延誤發展時機,錯失發展機遇。
毛澤東同志在《矛盾論》中指出:“任何過程如果有多數矛盾存在的話,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其他則處于次要和服從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著兩個以上矛盾的復雜過程的話,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萬千的學問家和實行家,不懂得這種方法,結果如墮煙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決矛盾的方法。”
筆者認為: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不匹配是我們面臨的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這種不匹配嚴重地影響著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嚴重地影響著國家的穩定和發展。
筆者認為:國家目前最最迫切的改革,是進行國民經濟體制的重建。我們幾乎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于不完善、不合理的經濟體制。收入分配的不公來源于此,就業問題的突出來源于此,投資和消費的失衡來源于此,創新能力的不強來源于此,權力與財富的勾結來源于此,社會的不和諧音符來源于此,國民的信仰缺失來源于此,黨的執政地位的隱憂來源于此。因而,重建國民經濟體制,應當作為所有改革的前提和基礎,作為“十二五”規劃的重中之重。
我們現在錯誤地把公有制當作國有化,把市場化當作私有化。我們的經濟體制同時走在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上,我們善良地希望不同所有制的經濟都能夠良性發展,互為補充,和諧共處。這好比我們的一個“大腦”指揮著兩條腿向著相反的方向邁進,所以我們總是要么向“左”走,要么向“右”走,總是走不出一條沒有所謂的“左”、“右”之爭的道路來。
實際上,我們既不需要向“左”走,又不需要向“右”走,我們應當走的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屬于我們自己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發展道路。這一條道路是根據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確定下來的,是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量身定做的一條道路。那就是,我們要以實行民主治理的集體所有制經濟(也是一種公有制經濟)為國民經濟的主體。
要建立這樣的一種經濟體制,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獨特的經濟理論。我們的經濟理論的基礎應當不同于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理論基礎,也不同于教條主義者所守護的那種“偽社會主義”的經濟理論基礎。因為他們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把對勞資關系的認識和定義——這個經濟理論的基礎,看作是雇傭關系。所有的經濟理論都從這里出發,所有的經濟法律、經濟政策、經濟制度都從這里出發。
我們都知道,對勞資關系的認識和定義問題,不僅僅是勞動經濟學的基礎,也是所有的經濟理論和經濟法規、經濟制度的基礎。我們中國人歷史上沒有自己的經濟理論,我們現在的經濟理論全部來源于西方國家。無論是計劃經濟的理論,還是市場經濟的理論,都不是中國人自己的東西。西方的經濟理論,無論什么學派,都一致認為勞資關系的性質是雇傭關系。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全部建立在這個認識基礎之上。我們的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有理由不同于資本主義;我們的經濟制度賴以存在的經濟理論、以及經濟理論賴以存在的對勞資關系的認識和定義這個基礎,應當有別于資本主義。
我國現在還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要始終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放在首位,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根據實踐發展的要求,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重要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史無前例,沒有也不應當完全依靠任何現成的西方理論來作為教條式的指導。創新,不斷的創新。只有依靠全黨、全民族的智慧進行不斷的理論創新,才能找到解決“中國式問題”的“中國式辦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完善和發展,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理論來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理論基礎——對勞資關系的認識和定義,可以而且應當區別于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理論基礎。
那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如何來認識和定義勞資關系呢?
筆者認為:社會主義的勞資關系是合作伙伴關系。勞動者利用資本所有者提供的平臺,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價值。勞動者相當于經銷商或生產承包商,使用資本所有者提供的生產資料進行經營或生產。國家政策和企業制度要解決的就是按照勞動、資本、知識、管理、風險等生產要素中個人所占有的權重,進行合理的分配。無論資本所有者是國家、還是個人,也就是說,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資本所有者都必須把工人和職員當作人格平等的合作伙伴、共同的主人、有權分享利益的共同創業者。
這樣的一種認識和定義,是符合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的要求的。建立在這個認識基礎之上的經濟理論,以及建立在這個全新經濟理論之上的經濟法律、經濟政策、經濟制度,才是與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相匹配的,才能夠從經濟層面直觀地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來。
當我們從法律上確立了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在生產要素中與資本平等的地位,當我們用法律來規定各種生產要素都享有分享企業利潤的權利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通了無產者成為有產者的制度通道,我們就播種下了社會和諧的種子、消滅貧富懸殊的種子、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種子、搶占國際人才競爭優勢的種子、全民創業的種子、國家和公民財富快速增長的種子、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種子……
筆者發現,中國不少的民營企業家是打心眼里歡迎在勞資關系這個問題上能夠有一個新理論的誕生。而且,已經有為數不少的企業家早就開始了這樣的實踐。阿里巴巴、華為、蒙牛等一批民營企業的實踐,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筆者希望,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到這樣的實踐中來,帶領職工共同富裕。要樹立“辦好企業,依靠職工;辦好企業,為了職工;企業利益,與職工共享”的和諧發展理念,并以這樣的理念來指導企業的文化建設。
對勞資關系認識的改變,是中國共產黨體現先進性的機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現優越性的機會!是國家獲得國際道德制高點和話語權的機會!是解放全民族思想的機會!是中國廣大民營企業家從“原罪”中獲得救贖的機會!是勞動者實現致富夢想的機會!是社會主義民主得以更廣泛實踐的機會!是中華民族實現再次騰飛的機會!是國家實現長治久安的機會!
這樣的改變,也必將帶來我們對國民經濟的主體應當是什么性質的經濟形式的再認識。在這樣的法律制度下,民營企業將大多數轉變為集體所有制企業,而集體所有制也是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實行民主治理的集體企業制度,是具有無可比擬的活力和優勢的。我們現在的國有企業,是不是也可以逐步將其大部分轉變為集體企業呢?將集體企業制度作為國民經濟的主體,是不是可以避免社會對國有導致壟斷,壟斷導致收入分化嚴重,壟斷導致權貴階層的形成,進而導致腐敗的種種詬病呢?
我們建立這樣的一種經濟體制,既可以避免國有化導致的權貴與財富結盟而形成特殊利益集團,又可以避免私有化導致的權力與財富偷情而形成官商貪腐共同體。我們建立這樣的一種經濟體制,可以開辟出除農村之外的新的社會主義民主“試驗田”。
溫家寶總理說:“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
確立“勞資關系是合作伙伴關系”的新認識,并且在這個基礎上重建我們的經濟理論、經濟法律、經濟政策、經濟制度,是實現勞資平等的前提,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前提,是解決收入分配問題的前提,是解決消費能力不足的前提,是解放社會生產力的前提,是吸引高端人才的前提,是提高國家創新能力的前提,是順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前提,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率先確立新型勞資平等關系模式的企業,必將在企業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率先確立新型勞資平等關系模式的國家,必將在激烈的民族國家的發展競爭中獲得領先優勢。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為中國率先確立這樣的勞資關系模式提供了有利條件。
確立“以民主治理的集體企業制度為主體”的國民經濟體制,將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大部分轉型為集體企業,是實現企業之間平等的前提,是激發企業競爭活力的前提,是政府超脫于市場更好地實現宏觀調控的前提,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的前提,是糾正就業觀念實現充分就業的前提,是我們黨的主要階級基礎——工人階級獲得民主實踐經驗的前提,是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前提 ,是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前提,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前提,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前提,是國家獲得國際道德制高點和提高國際事務話語權的前提。以公有制為經濟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為確立這樣的國民經濟體制提供了可能。
建議:
一、重新認識和定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資關系,并在此基礎上重建國家的經濟理論、經濟法律、經濟政策、經濟制度。
二、重新認識和審視公有制的實現形式,把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大部分轉型為集體企業,把國民經濟體制的重建作為“十二五”規劃的重中之重。
三、重新認識社會主義民主的實現形式,確立在農村、企業同時實行社會主義民主實踐的民主政治路線圖。
四、重新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確立在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兩個方面的比較優勢,重塑國民信仰,打造美麗“中國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