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畫生:紙上談兵
于我的圣誕節,紀念毛澤東誕辰117年,未雨綢繆,杞人憂天,我來總結一點戰爭的東西。美國到底是我們的朋友還是我們的敵人,這個問題,是我們當前必須要堅決,徹底,干凈地回答的問題。對待朋友,我們有一套辦法,就是好酒。對待敵人,我們有另一套完全相反的辦法,就是獵槍。兩種辦法,兩種結果,并且是相反的結果。誰的結果?不只是美國的結果,同時還是中國的結果。用對待朋友的辦法來對待敵人,我亡敵昌。用對待敵人的辦法來對待敵人,我昌敵亡。所以,確定敵友,或者干脆點,承認不承認美國是我們的敵人,決定了我們策略的選取,策略的選取決定了我們的存亡。如果你不承認美國是敵人,那么這篇文章對你沒有意義,你需要做的是去看今天之前的歷史。如果你承認美國是敵人,那么,我們就有必要學會如何對敵人使用獵槍。除此以外,游移于朋友和敵人之間的態度是實用主義,是被動的奴才思想的表現。如何使用獵槍呢?換句話說,怎么打仗呢?這其中有一些思想和原則需要我們理解。由此展開的討論的目的全在于學會如何實現戰略上的我存敵亡原則。戰爭是人類互相殘殺的激烈對抗。戰爭的根源在于人和人的矛盾。人和人矛盾的根源在于人和人思想上的差異。戰爭是一種解決矛盾的方法,是一種強迫改造,本質上是一種對人的思想上的強迫改造。一切強迫改造是為了達到自覺改造的目的。所以,戰爭的目的在于建設和平消滅戰爭。我們研究戰爭的規律,出發于我們要求消滅一切(戰爭之上層建筑)的志愿。世界到了全人類都自覺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時候,那就是世界的共產主義時代,那時,沒有強迫改造,自然人類將不再自相殘殺。戰爭,意味著把人從分散狀態組織起來。非組織起來不足以稱為軍隊,非軍隊不足以發動戰爭?,F代軍隊依賴武器,他們的愿望是利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人不見人的解決戰爭。然而,武器戰打到最后,注定還會回到人和人的直接戰斗,因為,人是一切物質因素的主導,不由人親自解決矛盾,矛盾不會短時期內徹底解決,那就需要幾萬年的時間,人等不起,所以注定有一天,會親自出來干預,從而敵我回到戰場,槍對槍,炮對炮,刀對刀,拳頭對拳頭。在我方面,既然是正義戰,反侵略戰,解放戰,既然是新生事物,也就意味著,組織的由小到大,由多到少,由弱到強,由戰略防御到戰略反攻,游擊戰到運動戰,運動戰到陣地戰,最后,以運動戰為主,游擊戰和運動戰和陣地戰相結合。那么,討論戰爭,就要考慮戰爭的戰略、戰役和戰術的基本原則。戰爭的基本戰略原則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我亡敵存,這叫徹底失敗,不打或者不會打,自然我亡敵存,所以要打要會打。我亡敵亡,這種戰爭沒有意義,這也屬于失敗。我存敵存,我還是我,敵還是敵,我沒有妥協,敵也沒有歸降,矛盾依然沒有解決,和戰前一樣,喘息一會還要打。我存敵亡,這才叫徹底勝利。非我存沒有對抗的必要,非敵亡沒有勝利的可能。利用存在的自己將敵人全部殲滅,這時才實現了矛盾的解決,這就是我們進行戰爭的原則。打仗要策略,我們也要討論策略原則。策略原則是,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反對少數,各個擊破。因為是正義,所以有聯合多數的可能,因為是非正義,所以有被孤立的可能,因為是解放,所以有擊破的必要,因為是壓迫,所以有被擊破的必要,因為是擊破,所以有集中多數的必要,因為是被擊破,所以有分化孤立的必要。利用矛盾的目的在于爭取多數,爭取多數的目的在于擊破少數。也就是說,利用的目的全在于擊破,擊而不破只能是緩和矛盾,非擊破不足以解決矛盾,有且只有實現擊破才能實現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戰爭原則,這才是真正王道的策略原則和戰斗風格。正因為要爭取多數,所以要建立統一戰線,打人民戰爭,所以戰略上是防御戰不是進攻戰,是持久戰不是速決戰,是內線作戰不是外線作戰,所以要集中兵力。正因為要反對少數,所以戰役戰術上不要打防御戰要打進攻戰,不要打持久戰要打速決戰,不要打內線戰要打外線戰,能打就打,打不過就走,要奇襲,要分割圍殲,得手后,要迅速擴張戰果,各個殲滅該敵。正因為要各個擊破,所以要從打游擊戰開始發展壯大自己,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我退我追,一次次打破圍剿,以期實現保存自己和壯大自己的目的,再打運動戰圍殲敵人大部,要打殲滅戰不要打消耗戰,要包圍不要追隨,要猛攻一面不要四面出擊。只有戰術戰役上的進攻,速決,外線,殲滅,才能實現戰略上的防御,持久,內線,勝利。只有戰役戰術上一次次的以多勝少才能實現戰略上的以少勝多。正因為人是戰爭最主要因素,所以集中兵力各個殲敵的原則,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地方為主要目標。這種戰法,一能全殲,二能速決。全殲,方能最有效地打擊敵軍,使敵軍被殲一團少一團,被殲一旅少一旅。對于缺乏第二線兵力的敵人,這種戰法最為有用。全殲,方能最充分地補充自己。這不但是我軍武器彈藥的一方面來源,而且是兵員的重要來源。全殲,在敵則士氣沮喪,人心不振,在我則士氣高漲,人心振奮。速決,則使我軍有可能各個殲滅敵軍的增援隊,也使我軍有可能避開敵軍的增援隊。在戰術和戰役上的速決,是戰略上持久的必要條件。正義戰爭,反侵略戰爭,解放戰爭,具體地表現于三個階段之中。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御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在第一和第二階段即敵之進攻階段和保守階段中,應該是戰略防御中的戰役和戰斗的進攻戰,戰略持久中的戰役和戰斗的速決戰,戰略內線中的戰役和戰斗的外線作戰。在第三階段中,應該是戰略的反攻戰。具體的,我們的軍事原則是:(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后打集中和強大之敵。(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鄉村,后取大城市。(3)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結果,往往需要反復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奪取之。(4)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兩倍、三倍、四倍、有時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敵之兵力),四面包圍敵人,力求全殲,不使漏網。在特殊情況下,則采用給敵以殲滅性打擊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敵正面及其一翼或兩翼,求達殲滅其一部、擊潰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軍能夠迅速轉移兵力殲擊他部敵軍。力求避免打那種得不償失的、或得失相當的消耗戰。這樣,在全體上,我們是劣勢(就數量來說),但在每一個局部上,在每一個具體戰役上,我們是絕對的優勢,這就保證了戰役的勝利。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就將在全體上轉變為優勢,直到殲滅一切敵人。(5)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都應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下有勝利的把握。(6)發揚勇敢戰斗、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即在短期內不休息地接連打幾仗)的作風。(7)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同時,注重陣地攻擊戰術,奪取敵人的據點和城市。(8)在攻城問題上,一切敵人守備薄弱的據點和城市,堅決奪取之。一切敵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備、而環境又許可加以奪取的據點和城市,相機奪取之。一切敵人守備強固的據點和城市,則等候條件成熟時然后奪取之。(9)以俘獲敵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員,補充自己。我軍人力物力的來源,主要在前線。(10)善于利用兩個戰役之間的間隙,休息和整訓部隊。休整的時間,一般地不要過長,盡可能不使敵人獲得喘息的時間。最后,總結就是,組織自己最強大的力量,割據大后方,依靠發動群眾實現壯大自己,自力更生,組織生產,對于來犯之敵,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帶著敵人跑,走的過程中利用有利于我不利于敵的條件主動進攻敵人,實現積極防御,然后帶領敵人再走,再打,最終實現打破圍剿,一步步實現保存自己和壯大自己,當有條件打運動戰的程度,要組織自己最強大的力量六倍,五倍,四倍于敵,至少三倍于敵,實現積極進攻,先打小再打大,先打弱再打強,先打分散再打集中,實現包圍,一點大開花,打亂敵人節奏,力求全殲,不使漏網,戰斗中注意隱蔽,發揚強勢火力,迅速解決戰斗,以俘獲敵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員,補充自己,從而實現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目標,立即向下一敵人運動轉移,可能是向著分散狀態的來援之敵疾馳,也可能是為了避開強大敵人,馳向弱小分散之敵,在運動的過程中實現休息和整訓,同時實現發動群眾宣傳政策的任務,在整個沒有停頓,保持連續的過程中實現勇敢戰斗、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作風。抓住一切可能和允許的時間,積極學習,請教,使用辯證法進行思考,分析敵我利害關系,分析敵我優點和缺點,轉化有利于我不利于敵的可能的條件,制定相應的策略和方針,以期實現最終的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戰略原則,從而進一步從根本上實現人和人主觀思想上的消除差異實現統一。以上,討論了如何在戰爭中實現戰略上的我存敵亡。承認了美國是我們的敵人,那么,敵人反對的我們支持,敵人支持的我們反對,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做針鋒相對的斗爭,積極防御和積極進攻交織起來,直到消滅一切壓迫的人和一切壓迫的制度和一切壓迫的思想,解放一切被壓迫者和一切共產思想,使人類進入共產主義時代?! ?/p>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