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天真
提起魯迅,不同的人當然會有不同的反應。漢奸們總是咬牙切齒,近百年來沒有例外過,沒有停止過。我想,現在他們應該正在彈冠相慶吧,因為通過他們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教材里的魯迅作品差不多被趕盡殺絕了,他們勝利了,有理由高興。其余的人呢?對魯迅的印象恐怕多是嚴肅、冷峻、深刻這樣的字眼吧。殊不知,魯迅還有其天真的一面,在他的一篇著名小說《狂人日記》里,先生就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天真。
《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不僅在魯迅小說中地位特殊,而且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都舉足輕重。該小說以其鮮明的獨創性(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深刻的批判性,飲譽中外文壇。“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兩個字!”這是小說的點睛之筆,魯迅借狂人之口對封建文化予以深刻揭露、無情鞭撻。今天讀來,仍然覺得振聾發聵。就在這篇小說里,狂人說:“你們要曉得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不難看出,魯迅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以為吃人的歷史到他那里差不多就是盡頭了。這正是魯迅可愛地方,同時也是他天真的地方。
“你們要曉得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說這句話的時間已經過去了近90年,“吃人的人”消失了嗎?我要告訴先生的是,地球上從來就沒有消失過。在魯迅身后的中國,曾經消失了近30年,那些被吃了幾千年的人一度當家作了主人。歷史在61年前被一個信仰“造反有理”的人強扭著拐了個彎,可是后來隨著這個人的逝去,歷史終于又回歸了正途,許許多多的人仍然沒有逃脫被吃的命運。到當下,不僅“吃人的人”遍布中外,而且吃人的花樣,手段之殘忍,都已經與時俱進了,發揚光大了,讓先祖輩不得不汗顏了。不是有很多人在提倡保護國粹嗎?而“吃人”正是我們國粹中的精華呢。
我們來看看某著名經濟學家是怎么說的吧,“國有資產怎樣改制?在改革過程中,國有資產的流失是必然的,不必大驚小怪。只要把企業財產經營權改為 ‘法人財產權’,國有企業的一切難題就迎刃而解了。為了達到改革的目標,必須犧牲一代人,這一代人就是3000萬老工人。8億多農民和下崗工人是中國巨大的財富,沒有他們的辛苦哪有少數人的享樂,他們的存在和維持現在的狀態是很有必要的。中國應該用就業促進就業,因為有一批人就業了,賺了錢他馬上會花掉,另外的人就有了賺錢的機會。” 這是赤裸裸的“吃人”宣言。這個宣言的特殊價值就在于論證了“吃人”的合理性。幾千年的吃人史里,還要“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兩個字”,也就是說,在漫長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里,吃人的人在吃人的時候終究還有些羞羞答答,猶抱琵琶,瞻前顧后,沒有像經濟學家鼓吹的可以吃得這般冠冕堂皇,肆無忌憚,明目張膽。去看看少數人先富起來人是哪些人,靠什么富起來的,用勤勞和智慧致富的占富人的比例有百萬分之幾,“吃人”兩個字的現代詮釋就一清二楚了。
我不敢再舉更多的例子了,擔心立刻就被吃掉。
我沒有魯迅的天真,也缺乏他的樂觀,我只想問,將來能容得下吃人的人嗎?一萬年以后呢?
http://blog.sina.com.cn/yanjp91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