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5日,對中國人民來說,是特殊的一天。這一天,是英勇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中國偉大的革命導師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逝世60周年的日子。這一天,值得所有熱愛和平,追求正義,堅持理想的人們所銘記。
毛岸英,是毛澤東的兒子,然而,他不僅僅屬于毛澤東。他,是一段刻骨銘心、慷慨悲壯的歷史;他,是兩個不屈民族心手相連、并肩作戰、共抵外患,歷經千錘百煉,在戰火中結下偉大友誼的象征;他,是一只浴火重生的鳳凰,是用生命與熱血鑄就的中華民族不朽的魂魄。(注1)
岸英的一生,苦難而輝煌;絢麗而滄桑;英勇而悲壯。岸英,主席心中永遠的痛,主席心中永遠的驕傲與自豪;岸英,也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痛,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驕傲與自豪!
父親毛澤東,母親楊開慧,出身于這樣不平凡的偉大的革命家庭,岸英從小就受到革命理想的熏陶。他八歲跟著母親坐牢,目睹母親與國民黨反動派英勇斗爭、寧死不屈的崇高氣節;他從小就跟著父母為革命顛沛流離,奔波于長沙、上海、廣州與故鄉韶山等地,尤其是母親去世后,他帶著弟弟在上海街頭流浪了三年,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有了切身的體會,這一切,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革命到底的種子,終其一生和他的父親一樣對廣大勞動人民有著無比深厚的熱愛之情。
在蘇聯學習生活期間,他心系中國人民和中國革命,在父親的教導鼓勵下,為祖國為革命而刻苦學習。他精通俄、英、法數國語言,講話寫作都很有文采;在蘇聯軍事學院學習時,對軍事有很深的鉆研與造詣;他政治思想成熟深邃,擅長演講,有領袖之才;他熱愛蘇聯人民、理解并積極參與蘇聯革命,加入了蘇聯共產黨和紅軍,積極參加蘇聯人民的衛國保衛戰,作為優秀的蘇聯紅軍指戰員一直打到柏林、波蘭。
回國后,在父親的教導下,他去延安棗園上勞動大學參加農業勞動,和勞動人民打成一片,很快就熟悉了各種農活;他聽父親的話,去山西等地參加土改,訪貧問苦,打土豪分田地,積極宣傳黨的土改政策,成績顯著;全國解放前夕,他參加了掃雷訓練隊,隨先頭部隊一起去北京、去上海排雷.......可以說,哪里有艱苦火熱的斗爭生活,哪里有生死考驗與危險,哪里就有岸英的身影。
在代表父親回故鄉省親之路上,在北京機器總廠里,留在家鄉父老鄉親、同志們同事們們記憶中的,永遠是那個從不以領袖的兒子自居,相反,總是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永遠把自己視做人民群眾普通一員的岸英;一封回答舅父要求安排工作的家書,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金石之音,讓新興的社會主義的人民政權明朗澄澈。
在抗美援朝前線,在志愿軍作戰司令部,在出生入死朝夕相伴的同志們和他冒死相救的朝鮮阿媽妮心中,留在那個滿山松林、金達萊花開紅似火的國家和我們人民共和國輝煌史冊中的,永遠是那個朝氣蓬勃、情深義重、頂天立地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毛岸英的英雄形象。
岸英,他具有像青松一樣挺拔偉岸、英姿參天的崇高品質和人格魅力;他具有像紅星一樣閃閃發光的國際共產主義美德;為了祖國和朝鮮人民和平幸福的生活,他在打擊侵略者的異國土地上,在美帝國主義投下的燃燒彈中,在烈火金剛的三千里江山,完成了他感天泣地、與日月同光的鳳凰涅磐!
岸英,他和父親心心相印、魂魄相通,他的身上流著父親的血液、跳動著父親的脈搏,他深深理解父親的每一處思想每一次思維;他用自己年輕的雙肩為父親挑著重擔,分著憂慮。
一直以來,我們對毛岸英的犧牲痛心疾首。如果岸英沒有犧牲,隨著祖國火熱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斗爭進程,以他的天縱英才,無論是國家的內政還是外交,他都有才華、有智慧、有氣魄、有能力擔當起來。他的犧牲,不僅對主席是巨大的痛心與損失,對于我們的黨,對于中國人民與中國革命以及世界革命人民同樣是一種巨大的痛心與損失。
對于愛妻楊開慧的犧牲,主席曾含淚說道:“開慧之死,百身莫贖?!辈]毫寫下著名的《蝶戀花•答李淑一》;而對于愛子岸英的犧牲,主席則是悄悄地收藏起兒子的衣物,在以后漫長的日子里,在為國事日益操勞的間隙,在獨自一人時,默默地守著那份痛徹心肺,默默地熬煎著那份錐心的思念。
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社會主義人民中國從此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我們嬴來了火紅幸福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年代,贏來了至今60年的和平時光。這是我們以犧牲了成千上萬中華民族最優秀兒女生命的代價換來的,這是我們以犧牲了成千上萬個黃繼光、丘少云、楊根思、羅盛教以及像上甘嶺戰役那樣最優秀的志愿軍指戰員的生命換來的,這是我們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以獻出自己最心愛最優秀的兒子的代價換來的。
在紀念抗美援朝60周年、紀念毛岸英烈士犧牲60周年的日子里,思考毛岸英對于中國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無比珍貴和深刻的價值,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他不僅僅是毛澤東主席無比心愛和卓越杰出的兒子,更是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友誼的象征,是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的光輝典范,是中國青年、世界革命青年的優秀楷模!
28歲,這正是像朝霞一樣清新鮮美、像花兒一樣芬芳綻放的年齡啊,他卻像他的母親楊開慧一樣,在花朵般的年齡就為中國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永遠地睡在了異國的土地上,他的臉上含著微笑,他的血染紅了三千里江山。情牽朝鮮,夢繞親人,心系祖國,魂歸故鄉。
巍巍金剛山 銘刻著你的身影 滔滔大同江 流淌著你的聲音
滿山的松林將你呼喚 遍野的金達萊為你歌唱
毛岸英,毛岸英 晨曦清明的國家 三千里錦繡江山因你而燦爛
毛岸英,毛岸英 朝陽鮮亮的國家 社會主義人間樂園 鮮花盛開的村莊 因你而芬芳
毛岸英,毛岸英 故鄉的驕傲 中國的榮光 毛澤東的偉大與輝煌
今天,讓我們為您點一盞燭,獻一束花,以表達我們對您無限的緬懷與追思,表達我們對于您未竟的全人類的解放事業的執著的向往與追求。
注:本文第二段引子就不閉嘴文章《岸英,你是鳳凰涅盤,飛翔在歷史的天空》
在朝鮮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內,一塊一米高的花崗巖石矗立在墓前,正面刻著“毛岸英烈士之墓”;背面刻著:“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是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同志的長子。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犧牲。毛岸英同志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將永遠教育和鼓舞著青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毛岸英,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市。8歲時,由于母親楊開慧被捕入獄,毛岸英也被關進牢房。楊開慧犧牲后,地下黨安排毛岸英和兩個弟弟來到上海。以后,由于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毛岸英兄弟流落街頭。他當過學徒,撿過破爛,賣過報紙,推過人力車。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蘇聯學習。在蘇聯期間,他開始在軍政學校和軍事學院學習,以后參加了蘇聯衛國戰爭,曾冒著槍林彈雨,轉戰歐洲戰場。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毛岸英遵照毛澤東“補上勞動大學這一課”的要求,在解放區搞過土改,做過宣傳工作,當過秘書。解放初期,任過工廠的黨委副書記。他雖然是毛澤東的兒子,但從不以領袖的兒子自居,相反,總是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和普通勞動群眾打成一片。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動請求入朝參戰,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秘書。他工作積極,認真負責,迅速熟悉了機關業務。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空軍轟炸機突然飛臨志愿軍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幾十枚凝固汽油彈。在作戰室緊張工作的毛岸英壯烈犧牲。這是毛澤東一家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獻出的第六位親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