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組織起來的依據、必要性和條件
一、 人民組織起來的依據
毛主席說:只有人人負起責任來,才不會人亡政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性質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有結社、游行、示威、集會的自由。
以胡錦濤為核心黨中央號召人民群眾,明確提出六個堅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堅持改革開放。
其一,推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落實,去代表的官員化和富豪化。人民群眾結合自己所在領域、自己所在的層級,選出自己的代表。比如高校領域,目前高校人員在職稱層級上有十幾層,那么每個層級都該有自己的代表。爭取各層級的比例均衡。即爭取代表的領域全面性和各自領域的層級完整性。
其二,結合黨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共黨員的積極推動中國共產黨黨內民主建設,尤其是有效落實黨代表制度,也力爭在自己工作的領域和層級上選出真正的黨代表。非共產黨員,可以加入現有民主黨派,推動民主黨派的換代更新,也可以在執政黨允許的情況下,組建新時代的民主黨派,發揮民主黨派與執政黨合作和協商的能力。
其三,結合全國總工會最新政策,積極推動基層工會建設,充分發揮工會的真正職能。采取象陜西趙東民等人籌建的民間工會聯合組織,推動工會的有效發展,讓工會成為真正的工人代言維權組織。
其四,聯合已經成立的民間毛澤東思想和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小組,推動提高人民群眾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積極發展新會員,積極進行跨地域的互學活動,全面提高工人、農民和各階層的理論水平。
其五,繼續關注、調查、探討國有企業改制中的問題,提出建設性的解決辦法,避免可能出現的國有財產流失。確保國有企業的主體的地位,抗衡私有制的侵蝕。
其六,正確處理好人民群眾和新興富貴階層的關系。應正視貧富差距拉大的現實,引導新貴階層與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學會欣賞鼓勵靠智慧勤勞善良致富的開明人士,積極與非法貪腐等不正當手段致富的人民之敵進行斗爭,有必要對此階層進行階級和諧教育指導。
其七,深入展示農村和城市六十年來的成就和問題,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建議,為黨和政府職能部門的決策提供依據,并推選自己的代表督促政府解決。
其八,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推動人民群眾文化和輿論陣地建設,真正讓人民自己的聲音響徹大地,結合各領域典型問題案例推動相關問題向有利于人民方面的解決。
其九,以自身行動積極推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取向,與自私自利的腐朽觀念和言行做斗爭,讓大公無私的精神再次行遍中華大地。學習象方永剛、李雙良這樣的模范人物,重樹中華道德實踐長城。
六十年的共和國歷史告訴人民一句話:人民群眾護衛信仰、護衛憲法、響應黨的號召,需要自覺地、積極地行動起來、組織起來!
二、 人民組織起來的必要性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時間就是效率,時間就是金錢,基層社會的人都很忙。忙到什么程度呢?黨員連開基層組織生活會的時間都沒有了。民營企業里沒有,國有企業很少,事業單位領導會議很多,也顧不上基層,針對普通黨員及群眾的基層的組織生活會好象已經消失了。而看看今日流傳頗廣的基督教家庭教會,其在群眾的影響之大,大有占據半壁江山的態勢了,足見基層組織生活會對攏聚人心的至關重要。
黨的基本路線就是群眾路線,但真正能落實好群眾路線的形式就是基層組織生活會。基層黨組織不積極與群眾聯系,一直等待群眾主動尋早組織,那黨組織的就失去了他的職能。在這方面,確實該象基督教的信徒們學習,看看他們是如何積極主動地將群眾的心帶去的。
基督教信徒每周日參加的禮拜活動,其實就是組織生活會。在會上,他們可以談事業、談家庭、談社會問題、談人生、談上帝、唱贊歌等等,這種基層的組織多樣的活動凝聚了人心,平日里的弟兄交往及其他主題的集會也加深了他們之間的友誼,這樣的群眾路線不正是我們黨過去執行的路線嗎?那么為什么今天發生了變異?有些干部甚至怕開會,擔心普通黨員及群眾提意見,那如何才能落實群眾路線呢?時間一久,黨的干部不了解基層,不了解群眾,那么如何制定政策,又如何讓群眾落實呢?上面制定再好的政策,因為基層組織脫離了群眾,政策就無法執行,持續時間一久,基層群眾就認為黨已經不是先進力量了,那么政策法規對百姓而言就如同虛設,上級最后采取的措施,也許只好用雇傭軍和警察來維持秩序的安定了。但歷史一再證明,以暴力維護自己的威權形象,如果沒有文教是不會持續多久的。所謂“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
一段時間以來,基層組織無會局面,嚴重地影響了黨的威信。在基本生活物質滿足后,普通黨員與群眾的心是需要有組織歸屬感的。黨不組織,就會有其他各種組織出來組織。我們批判多年的法輪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黨的基層組織行動力欠缺的產物。自批判法輪功以后,社會的基層組織活躍就屬基督教家庭教會了。如果黨繼續忽視基層組織生活會,那么歷史還會重演。
沒有黨健康的基層組織生活,就無法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也無法得民心,更無法從源頭上遏制腐敗。就連每年一次的兩會,也會逐漸失去民間的公信力。因為基層組織的無序性,也無法保證代表的代表性。長此以往,勢必冷落了基層黨員及群眾的心。
三、人民群眾組織起來的條件
今天人民組織起來的條件已經成熟:
1、互聯網和手機,已經可以迅速改變了過去只有官員獨享信息的權利,信息不對稱局面已經大大改觀,任何官員想隱瞞應該公開的信息已經沒有了土壤。
2、毛澤東時代發動的文革埋下的群眾組織種子在今天貧富兩極分化的土壤下,已經積聚了足夠的養分和能量,加之自由市場的發育,也讓這些種子在物質條件方面有足夠的基礎。
3、社會危機指數的居高不下,矛盾日益激化,少數先富起來的變本加厲的對抗縮小兩極分化,都在增加覺醒民眾的數量。也就是資產階級為自己培養了掘墓人的老話在中國日益成為客觀現實。
4、黨內一批志士仁人想恢復黨的性質,必然要借助民間的力量。
5、民間組織的理論也日漸成熟,呼吁一個扁平化的管理時代,呼吁一個真正民主時代成為無論在野還是在朝干部和群眾共同的心聲。原來既得利益集團正在日益孤立,無論事在民間還是在政府,他們的利益被再分配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共享改革成果,恢復主人身份日漸深入人心。
6、國際金融危機已將世界各國各種矛盾凸顯出來,在相互矛盾斗爭中,各種力量都在采取各種措施爭取民心。中國外有美國敦促改變人權及朝鮮社會主義人民當家作主的榜樣,這都有利于人民群眾組織起來。
7、號召人民群眾組織起來的旗幟是毛澤東旗幟,這比基督教、法輪功等更具有政權合法性和民意基礎。尤其是毛澤東師時代留下的各種人民組織經驗也足以將當年的演習變為今日的實踐。
為了人民群眾的未來,人民群眾自發組織起來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大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