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霉援朝是中華歷史的傳統(tǒng)和結果
——紀念偉大的抗霉援朝60周年
柳鯤鵬
關鍵字:抗霉援朝 中華歷史 毛主席 紅太祖
簡介:紅朝初期的當局中,那些留過洋的高官們都不贊成的時候,“土皇帝”紅太祖為何力排眾議堅決抗霉援朝?如果是因為社會主義,蘇聯(lián)為什么不出手?德國入侵波蘭的時候也沒有出手?因為西方文化講利益,中華文化講情義。正是因為中華歷史一直有援助朝鮮抗擊侵略的傳統(tǒng),所以自然產生了偉大的抗霉援朝戰(zhàn)爭!紅太祖的“心里不好受”、“唇亡齒寒”其實都是展現了他的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本質。
右派和特色精英認洋人為祖宗,左派也拒絕認中華傳統(tǒng)祖宗。為什么呢?他們都共同的認為,中華古代封建專制黑暗奴性,認這樣的祖宗給他們丟臉。換個說法,他們想認的祖宗應該資本民主光明人性。而在他們眼里,洋大人就符合這個標準。至于洋大人是不是真的如此?那個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們不認中華傳統(tǒng)為祖宗。
吾也知道現在的左派,雖然認毛澤東為祖宗,但是不認中華文化為祖宗。因為在他們的眼里,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者,而不是中華文化的繼承者,他領導革命成功僅僅是“結合了中國的實際情況”。在他們眼里,毛澤東從天上掉下來,自然的就學會馬克思主義了,而中華文化則對他一點影響也沒有——否認孔毛派們宣稱的中華歷史的偉大光明燦爛,而是左派右派共同憎恨的封建黑暗專制。可笑嗎?可是這是現狀。
近日一袁姓同志來南京講抗霉援朝。吾即建議從中華歷史的傳統(tǒng)來講一下抗霉援朝。吾沒有去聽,相信他也不會如此講。作為一個孔毛派,吾深入思考的結果是:抗霉援朝正是中華歷史的傳統(tǒng),中華文化的必然。
要說馬克思主義,就得說蘇聯(lián)。二戰(zhàn)前后,作為正宗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蘇聯(lián)怎么做的?先入侵芬蘭,吃盡了苦頭,社會主義國家竟然侵略外國?某些人眼里的馬克思主義者斯大林竟然是如此學習的馬克思主義?當德國入侵波蘭的時候呢?偉大的社會主義蘇聯(lián),在干什么?有沒有給自己的鄰國一些幫助?沒有,蘇聯(lián)坐看波蘭滅亡。然后呢?被德國入侵了,差點亡國了。
那么為什么蘇聯(lián)沒有抗德援波?因為蘇聯(lián)不是社會主義嗎?因為斯大林不是馬克思主義者嗎?因為波蘭是資本主義國家嗎?因為無產階級沒有聯(lián)合起來嗎?統(tǒng)統(tǒng)不是。歸根結底,是因為西方文化沒有這個援助別人的傳統(tǒng)。西方文化有什么?只有金錢,只有利益,所以誕生了“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這樣的無情無義的信仰。按照正常的西方文化的邏輯,蘇聯(lián)一看德國入侵波蘭,波蘭又快滅亡了,馬上找個什么借口(比如蘇聯(lián)人在波蘭受到迫害)入侵波蘭,然后與德國瓜分之。當時蘇聯(lián)沒有這么做,已經算是違背了西方文化的傳統(tǒng)了。有人借口說什么蘇聯(lián)也沒有實力、沒有準備好,那是狗屁不通。蘇聯(lián)當時再難,難道有中國抗霉援朝時的國內國際環(huán)境困難嗎?難道德國比后來的霉國還強大?強盜同伙還多?
決策抗霉援朝的時候,當時的領導人都不贊成,他們的理由簡單又充分:紅朝(新中國)剛剛建立,自己窮不說,家里還亂得很,土匪到處都是,沒有辦法幫助別人。當然,這都是理由,就是真的穩(wěn)定了發(fā)達了也不可能幫助別人。這些人是誰?數數看,差不多都出過國,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并喜愛之。如果按照這些西方文化分子的決策,就不可能有偉大的抗霉援朝。還好,有一個沒有出過國的“土皇帝”,紅太祖,毛澤東,沒有受到西方“利益至上”思想的影響,說了一句有情有義的話:
“你們講的都有道理,可是人家有困難,我們在一旁看著心里不好受呀!”
聽聽,這一句話,哪里有一點的馬克思主義影子?當年德國入侵波蘭的時候,真正的社會主義蘇聯(lián)心里怎么不難受?哪里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影子?哪里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影子?哪里有價值規(guī)律的影子?完全是徹頭徹尾的封建的傳統(tǒng)文化的“仁義道德”!沒有一點的理性,只有“感性”、“人情”!
后來為了說服其他人,毛澤東又不得不用西方論調教育周恩來(周恩來也是很明顯的中華文化的繼承者),用來忽悠與其他人:“他們一千條道理,一萬條道理,駁不倒我們的一條道理:我們和朝鮮都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不能在一旁看著敵人把朝鮮滅亡了。唇亡齒寒嘛,怎能見死不救呢?另外,為了我們自己的建設也要出兵。”紅太祖這里開始不講情義講道理了,用西方論調忽悠人。這話經不住起碼的推敲,按照這個論調,人家忍不住就要問了:現在霉國入侵朝鮮,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蘇聯(lián)更應該援助朝鮮,但是人家為什么不急呢?紅太祖知道這從西方文化上說不通,不小心又用“唇亡齒寒”展現了其中華文化的本質。按照西方文化,把自己和別人看成唇齒關系是很可笑的,看成可以出賣的朋友才正確。紅太祖一看露餡了,趕緊又補上了西方文化特有的“建設”論調。“唇亡齒寒”在這里是絕對的話眼,深刻顯示了紅太祖(毛主席)心里骨子里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真實情況。
好,論證了紅太祖本質上是中華文化的繼承者,抗霉援朝是他深受中華文化教育的必然結果,有人就會提出新的問題:如果說紅太祖決策抗霉援朝是中華歷史的傳統(tǒng),那么歷史上是否有這樣的傳統(tǒng)呢?有這樣的傳統(tǒng),才有說服力。如果沒有這樣的傳統(tǒng),顯然在胡扯。那么有沒有這樣的傳統(tǒng)呢?
特色精英和洗腦大學生都攻擊說清朝腐朽封閉,也許吧。中日甲午戰(zhàn)爭是怎么引發(fā)的?日本侵略朝鮮,當時“腐朽無能封閉落后”的清朝慈禧當局,立即派軍隊抗日援朝。后來戰(zhàn)敗了,其實正是由于當時的李鴻章之流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而盲目崇拜洋大人的結果。有一點毫無疑問的,抗侵援朝,是真的有此傳統(tǒng)。
有人說清朝晚期腐朽無能,所以打敗了,那是中華文化的落后愚昧的結果。那明朝呢?明朝萬歷時期,日本入侵朝鮮,明朝抗日援朝打了大勝仗。當時的情形與紅朝建立初期有點類似,都被國內的情形搞得焦頭爛額,不少官員反對援朝,而最高頭目則堅決援朝。這時的官員也相當腐敗,結果卻打了大勝仗。為什么呢?因為他們都是中華文化分子。補一句,左派右派都攻擊說皇帝獨裁專制,幾十年不上朝的萬歷是專制呢還是民主呢?
唐朝時期,日本侵略朝鮮(不知道這是不是第一次),又軟弱無能又獨裁專制的唐高宗李治首次正式派軍隊抗日援朝,也打了個大勝仗。這應該是開創(chuàng)中國援朝的歷史之先風了吧。實際上后來的歷史也證明,一旦丟失朝鮮,朝代就面臨滅亡的危險。因為這證明了政府沒有抗擊侵略的決心,離嗝屁自然不遠。如果宋朝能擁有朝鮮,遼金蒙不可能橫掃中原。到了混朝(中華民國),朝鮮丟失的時候,東北丟失也是必然的,接著就是亡國,也證明了這一點。如果混朝當局有決心在東北抗戰(zhàn),把東北打爛了也比把全國打爛了強多了。
到了紅朝,抗霉援朝之外,還有抗霉援越的大事。而文革時期的對外輸出革命,其實是對窮國除了物資人力援助之外的另外援助形式。于是呢,紅朝象中華歷史傳統(tǒng)那樣,有很多小國甚至大國(如霉國)來“朝貢”的事情,也是必然的。
最后對比一下,自從黑朝(洋奴朝)建立,立即投靠到西方文化旗手的霉國懷抱,然后跟窮兄弟越南大打出手。至于朝鮮,想要援助?拿錢來。于是鬧出89風波后國際制裁中國只有兩個國家支持的怪事(據說這叫國際地位提高)。淪為殖民地后,經濟政治軍事領土主權不斷喪失,窮兄弟們貌合神離,洋老爺們也天天又罵又打,特色精英還高興得很,這就是文化洋奴的結果。
相關文章
- 從“越過三八線”到“否定九段線”:中國當自強
- 中國最牛戰(zhàn)斗:我軍零傷亡而美軍卻尸橫遍野
- 抗美援朝的勝利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zhàn)65周年
- (舊文)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50周年大會在北京召開(附文)
- 李旭之在烏有之鄉(xiāng)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65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 烏有之鄉(xiāng):中國人民志愿軍英雄譜
- 1953年毛澤東論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的偉大意義
- 原24軍副軍長張宏獻口述:親歷抗美援朝
- 馮鉞:紀念抗美援朝,中國得學學美國
- 王志剛:從毛澤東指揮朝鮮停戰(zhàn)談判中學習軍事辯證法
- 讀原化工部部長秦仲達同志《我們永遠不忘記朝鮮戰(zhàn)爭與抗美援朝》一書有感
- 世界格局中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與現實的中美關系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