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會的老兵有:(16人)
侯宗純(78歲)、李和清(80歲)、賀學恕(80歲)、張自淵(76歲)、吳善述(78歲)、吳 龍(82歲)、韋運輝(78歲)、周官芝(83歲)、陳廣左(78歲)、余南英(女85歲)、熊朝順(86歲)、張林炎(79歲)、陳家升(78歲)、李能高(78歲)、劉傳善(79歲)
上午十時,座談會在 一起歌唱《抗美援朝戰歌》:雄赳赳! 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聲中開始進行,并向抗美援朝犧牲的戰友致哀。。。。。。。
之后 分別暢談戰斗經歷生活。。。。。。
《前線戰友最艱苦》---老兵 韋運輝
1951年秋,抗美援朝戰爭進入第四次戰役,我47軍的前沿征地已進入戰斗準備,敵我相隔只一溝之隔,敵人的冷槍、冷炮,時不時地向我陣地發射,在我前沿征地爆炸。我們只住一個武裝建制班,12個戰友,,全副武裝,已進入大坑道里。坑道內空高只有一米,寬兩人擦肩可以通過。坑道頂上漏水,坑道底部向外冒水 ,每個戰友發了一張小狗皮,專為防潮防水之用。吃飯問題更艱苦,如果沒有敵人封鎖道路,炊事班的通知可順利送飯到前沿,一日三餐不會少。如果敵人阻住通道,炊事班的同志就不能按時把飯送上來,只好挨餓,共四十多天,戰士沒脫鞋、沒脫衣、沒刷牙、沒洗澡,身上長滿虱子。。。。。。
此次座談會費用由老兵自己籌資:
吳 龍200元、余南英120元、侯宗純100元、吳善述60元、陳廣左50元、劉傳善20元
其余費用由吳龍一人贊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