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穿越60年,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斗正式打響。時年25歲的重慶銅梁小伙兒邱少云加入志愿軍的隊伍,赴朝鮮戰場與敵軍展開殊死較量。
1952年10月12日,邱少云所在部隊奉命在“391”高地附近執行隱蔽任務,敵人的燃燒彈引燃了他的棉衣,烈火迅速將他吞噬。為了避免目標暴露,他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小時后才漸漸熄滅。這位戰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沒挪動一寸地方。他用生命保證了整場戰斗的勝利。
邱少云犧牲時年僅26歲,生前沒有留下一張照片。邱少云的四弟邱少華說,他和二哥邱少云最相像,如今邱少云紀念館里的青銅像,是參照他的模樣所制。邱少云紀念館內,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等功臣、一級戰斗英雄、朝鮮共和國英雄、朝鮮一級國旗勛章等獎狀、獎章至今完存。
朝鮮人民和中國人民志愿軍為表達對邱少云的敬意,在朝鮮“391”高地的石壁上深深鐫刻下了一行字——“為整體勝利而自我犧牲的偉大戰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重慶銅梁人為了紀念英雄,將邱少云出生的小鎮命名為“少云鎮”,當地人都以是邱少云的同鄉而自豪。
親歷抗美援朝戰爭的著名作家魏巍曾寫道:“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今年84歲的抗美援朝老戰士、邱少云的戰友金躍光在參觀邱少云紀念館時動情地說,長眠在朝鮮土地上的每一個中國戰士,都值得我們深深地去愛,他們無愧被稱為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人,他們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