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的階級屬性和共產黨掌權后極易變修的根源
陳 鈺 堆
馬克思主義關于政黨的定義是:“政黨是代表一定階級、階層或集團的根本利益,具有共同的政治綱領和理論主張,采取共同行動,為參與、取得和維護政權而組成的政治組織。”;列寧在《國家與革命》一文中亦闡明:“政黨是階級先鋒隊。…. 只有承認階級斗爭,同時也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的人,才是馬克思主義者。”。那些代表少數剝削階級的政治野心家和現代修正主義者根本不敢承認政黨的階級屬性,而是編造“全民黨”,或編造什么“全民族的先鋒隊”來欺騙廣大老百姓!
自馬克思發表《共產黨宣言》之后,各國先后建立的共產黨都必須遵循《共產黨宣言》下列兩個最基本的原則才是真正的共產黨:1)“一切所有制關系都經歷了經常的歷史更替,經常的歷史變更。而共產黨人并不是要廢除一般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所有制,實施生產資料社會公有制,消滅私有制”;2)“過去一切階級在爭得統治后,總是使整個社會服從于他們發財致富的條件,企圖以此來鞏固他們已經獲得的生活地位。而無產者只有消滅自已的現存的占有方式,從而消滅全部現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無產者必須摧毀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產的一切。”。這段話明確表明,共產黨領導無產階級和勞動大眾通過革命暴力奪取國家政權后,“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已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共產黨在奪取國家政權后,沒收官僚資本、改造民族資本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后,決不能讓官僚把國有經濟變為官有經濟,把國有經濟改制為新的“私有”,而讓官商勾結的資本變成新的官僚資本家,新的“民營”資本家!所以《共產黨宣言》特別強調“通過革命使自已成為統治階級,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勞動者的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上述引號內皆引自《共產黨宣言》)。 馬克思認為共產黨領導無產階級革命奪取國家政權后,要從資本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實施生產資料社會公有制只是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必要條件的第一步,而更重要的是要讓勞動者聯合起來,砸爛舊有國家政權體制,建立新型的勞動者聯合體的政權管理形式,才不致于產生新的官僚特權階級而使共產黨內部轉變階級屬性,變成實質是資產階級掌權的掛羊頭賣狗肉的假共黨,最終必然改旗易幟,背叛無產階級利益,推行資產階級專政。為此,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一書中全面總結巴黎公社經驗后,認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必須“建立由武裝工人的國家政權維護最嚴格的鐵的紀律,將使國家官吏成為不過是執行我們的委托的工作人員,使他們成為負有責任的、可以隨時撤換的、而且是領取普通工人薪金的‘監工和會計’,這就是我們無產階級的任務。……從公社委員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職人員,都只應領取相當于工人的薪金。對一切公職人員實行全面的選舉制和撤換制。所有這些簡單的和‘不言而喻’的民主措施完全可以把工人和大多數農民的利益結合起來,同時也就會成為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橋梁,這些措施只有同變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為公有制的措施聯系起來,才會顯示出全部意義。”,由此可見,公社政權形式是本質上完全不同于資產階級民主的無產階級民主,是人類社會較完美的大眾民主!列寧進一步闡述說:“把整個國民經濟組織得像郵政一樣,使技術人員、監工、會計以及所有公職人員所領的薪金不超過‘工人的工資’,使他們受武裝無產階級的監督與領導,這樣做才能使勞動階級這些機構免除資產階級的糟蹋與剝削。按照馬列主義學說,政黨負有三大功能:1)爭取和影響群眾,群眾是政黨生存的基礎;2)集中階級意志,政黨是實現政治統治的工具;3)政黨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政權,行使國家權力。列寧在《國家與革命》文中特別強調:“在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時期,在推翻資產階級并完全消滅資產階級的時期有階級斗爭。這時期必然是階級斗爭空前殘酷,階級斗爭形式空前尖銳的時期,因而這個時期的國家不可避免地應當是新型民主的國家和新型專政的國家(對無產階級和一般窮人是民主的,對資產階級是專政的,這就是無產階級專政。)。(西安市新城區法院對趙東民一案的枉法判決充分顯示,西安市新城區公檢法已站在資產階級一邊,對真正違反國家憲法的犯罪行為不予追究,反而對維護憲法、維護工人合法權益的正義人士濫施枉法判決,這是走資派向全國民眾大施資產階級專政淫威的一場喪盡民心的大演習!)。
用馬列主義關于政黨、階級與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國家政權學說來對照共產黨奪取國家政權后一系列表現就不難發現:至今世界上所有已經建立過的社會主義國家(包括已消亡的蘇聯)尚沒有一個國家真正遵照馬列主義創導的模式去建立完整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權模式。盡管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都實施過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國有經濟,但最根本的缺失是:沒有遵照馬列主義關于建立以無產階級領導的勞動者聯合體管理體制去取代舊有的國家機器,導致共產黨掌權后,把國有經濟變成官有經濟,滋生一大批官僚既得利益階層,使政黨、國家逐步變質腐敗!蘇共奪取國家政權后,斯大林沒有遵照馬列主義的國家學說,讓工人階級參照巴黎公社模式創立勞動者管理國家政權體制,而是錯誤地推行一長制的管理模式,以第一把手的專制獨裁代替勞動者的大眾民主,實施名目繁多的官員特權(特供權、特殊官員住宅權、特教權、特支權,高干病房權…等多種特權。),這樣就在蘇聯共產黨內部,迅速培養出一大批新生資產階級的“官僚者階級”,成為蘇共黨內最堅定要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所以蘇共是世界上最典型培養自已當家人來埋葬自已的政黨!
中共在建國后,也存在盲目學習蘇聯的政權與企業管理模式的錯誤,導致黨內出現一股官僚腐敗勢力力圖走資本主義道路,毛主席想通過推廣《鞍鋼憲法》和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來扭轉這股倒退逆流,但收效不大,所以毛主席會在1964.12.2一份社教工作匯報材料批示說:“官僚主義者階級與工人階級和貧下中農是兩個尖銳對立階級。….這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領導人,是已經變成或正在變成吸工人階級血的資產階級分子。”。建國十多年后黨內許多當權派已成了官僚既得利益獲得者,形成勢力龐大的官僚利益集團,正如毛主席所說:“有些人做了大官了、要保護大官們的利益。他們有好房子、有汽車、薪水高、還有服務員,比資本家還厲害。…搞社會主義革命,不知道資產階級在哪里,就在共產黨內,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1976.3.10人民日報報道)。當年毛主席要通過黨內民主方式扭轉全黨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錯誤路線已不可能,因在此重大問題上,他在中央處于少數派,黨內多數當權派已是官僚利益集團的官僚者階級。逼得他不得不依靠人民群眾,期待通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方式來斗垮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來保衛社會主義公有制并讓廣大工、農勞動階級得以聯合起來參與國家與企業的管理,以確保黨和國家不變色,推進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文化大革命后所建立的各級革委會政權形式是毛主席遵照馬列主義學說,吸收勞動者聯合體參與國家政權管理的偉大創舉,也是杜絕共產黨執政后黨內滋生大批官僚者階級的有效途徑!革委會時期政府的行政費用最低廉,最節約(從1970~1976年每年政府行政費用開支只占國家財政支出的3.8~4.73%),最能有效接待廣大工農群眾上訪和密切聯系群眾。而今政府的行政開支三十多年來增長兩百倍,行政費用占國家財政支出的30%以上,成為全世界最鋪張浪費的政府,如今的政府變得很害怕群眾上訪!如何讓廣大工、農階級和革命知識分子能參與國家政權管理這才是當前應認真思考的政治改革的大方向!改革開放以來,中共沒有實事求是地認真總結文化大革命的經驗與教訓,而是全盤否定防止共產黨變修、國家變色的革命大方向,導致改革開放以來,黨內一批走資派沒有從文革中吸取應有的教訓,在改革中違背為了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改革初衷,總是千方百計為更好掠奪國有資產與民財而到處呼風喚雨,嚴重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所不惜,瘋狂推行違憲的國企私有化改制,為了推翻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鏟除他們掠奪國有資產的障礙,竟不顧違憲而讓幾千萬工人下崗、失業,尤其是近二十多年來黨內各級當權者已出現一大批有千萬以上資產的資產階級(包括房地產和子女資產),已形成比文革前勢力強大得多的官僚特殊利益集團,這就是共產黨奪取政權后,不按照馬列主義學說,讓工人階級聯合其他勞動者組成聯合體,實施有效管理國家政權與企業,必然導致多數官員為自身利益所驅而向往走資本主義道路(正如《共產黨宣言》所說“資產階級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這就是沒有實施完整的社會主義政權體制(讓勞動者聯合體參與國家政權管理),共產黨一黨制掌權后導致階級成分變動而極易變修的總根源!為此要保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有效制止黨內走資派的路線錯誤,光靠高層的民主決策已經行不通,必須從整頓黨內當權派的階級屬性做起,才能真正代表工人階級先鋒隊:1)凡是家庭(包括子女)已是超級大富翁的當權派不得再擔任黨政各級領導;當今黨內新興的資產階層為了保護自身利益 ,不執行毛主席堅決捍衛國家根本利益的外交方針,對外軟弱無能,完全違背廣大民意,已引起廣大民眾不滿,務必盡速調整;2)實行黨群一體化整頓黨組織,定期下基層,廣泛調查、了解民意;3)大力發展工、農階級黨員、多提拔工、農黨員充實各級領導。4)以當年文革后期的革委會政權形式作參考,深入研究,讓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者,知識分子組成勞動者聯合體去管理國家政權與企業。取消三公消費,取消官僚特權,從根基上杜絕黨內官僚特殊利益階層產生的土壤,才能及時有效制止當前共產黨變修、陷入復辟資本主義的錯誤傾向!
Email: [email protected]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