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改革、敵我矛盾等
一
當代中國政治體制的演革大致可以劃分為前后三十年。
前三十年,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初創了社會主義制度。
后三十年,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繼續與時俱進地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開創了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二
學習小平同志的理論,我老人家感觸最深的有兩點:
一是強調解放思想,二是強調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
三
解放思想這東西,小平同志完全繼承并發揚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精髓。特別是繼承、發揚了毛澤東思想。
如何在當代中國搞社會主義,馬克思、毛澤東都不可能有現成的東西留給我們,必須站在工人階級(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與時俱進地走中國自己的發展道路。
四
關于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應注意兩點:
一是“社會主義”。如果發展了資本主義的生產力,那就背道而馳了。為此,提出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二是“生產力”。總是在生產力低水平上搞社會主義,說不過去。因此,只要能提高社會主義的生產力水平,即使吃點虧,讓外國人、讓資本家占點便宜,也認了。
五
政治改革這東西,后三十年如果一點沒搞,那是瞎說。
如果說改了三十年,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那就有道理了。
六
談到政治,必然要分清敵我。
敵我矛盾的處理,與人民內部矛盾的處理,完全不同。
七
有人講,毛澤東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不適宜當代的中國,明顯是一種糊涂認識。
當代中國,仍是社會主義,毛澤東同志總結的社會主義普遍原則仍然適用。
反對社會主義的,是敵我矛盾;支持社會主義的,即使是工人與資本家的矛盾,也屬于人民內部矛盾。
八
關于社會主義,為了解放思想,小平同志認為最后低線可以放在:
1、堅持公有制為主體;
2、防止兩極分化。
九
政治改革時期,必須高度關注敵對勢力的干擾與破壞。
凡是鞏固工人階級領導地位,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反對兩極分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則屬于自己人;否則是敵人。
十
政治改革的目的,應是為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掃清障礙。
涉及到政治,就必須注意:
1、要發展的是社會主義。
2、社會主義不可動搖。
3、如果離開了社會主義談政改,那就走了邪路了。
4、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目的,是為了鞏固無產階級專政(人民民主專政)。
5、如果工人階級(無產階級)最終喪失了統治地位,那就走了邪路了。
十一
引進外國資本、讓資本家得利,讓工人階級受點苦、吃點虧,都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而搞的權宜之計。
最終目的是共同富裕,是建立強大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
在這個關鍵點上,向左,是人民內部矛盾;向右,是敵我矛盾。
十二
為了長遠利益,既然決定讓工人階級吃點虧,那立場問題就顯得特別重要。
一旦離開了工人階級的立場,就變成了敵我問題。
只有堅定地站在工人階級的立場上,人民才會理解,才會真心地給予支持。
人民的奉獻是無私的。
但對人民吃的虧,必須回報、報答、補償。
一時做不到,人民會理解。
但立場站錯了,人民不會答應。
十三
一些國外勢力、國內資本等的代言人、走狗等,立場可能有問題,是不言而喻的。
對這類人,可以講究策略。
一段時期內可以作為人民內部矛盾處理。
但在政治問題上,是否仍然可以作為人民內部矛盾處理,值得高度注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