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內部的勞動者是否有勞動的權利,實際上是否具有勞動權利?
在實際中破壞勞動者對于勞動的權利,是對人類人格尊嚴的不尊重。勞動的權利包含在一個人的生存權利之內,人類只有通過勞動才能夠生存。如果某個人為了個人的私欲而剝奪其他人勞動的權利,并且它的這種從私欲出發的行為影響了整個人類的可持續存在,那么它的這種行為難道不是反人類的嗎?
而馬克思理論提出的勞動是勞動者的權利,實質上就是對人類尊嚴和人類自身權利的一種崇高的回歸和規定。每一個歷史時期,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那個社會對人類尊嚴和權利的一種規定。按照人類社會從低等向高等,從野蠻到文明的發展規律。每一個新的社會制度對人類權利的規定都是對前一個社會制度中人的權利規定的揚棄,是為了適應人類社會的發展而進行的重新規定。
向歷史中觀察,我們發現,奴隸社會中,奴隸主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隸放棄絕大部分人權,將勞動作為一種對于奴隸主的義務從而實現的。在封建社會中,土地私有制確定了土地所有者擁有永恒的收取土地租金的權利,勞動成為了為了償還土地租金而付出的交換品。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通過掌握勞動資料、勞動工具,從而將勞動者束縛在工廠之內,勞動力市場出現,勞動者有了選擇剝削者的權利但勞動本身就是一種商品,是用來交換金錢從而維持勞動者生存的一種商品。
而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我們規定,每一個勞動者都有勞動的權利,勞動不再是一種商品而是和勞動者結合為一體的,即人類權利和人格的一部分。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剝奪了一個人的勞動,也就是剝奪了一個人的人格。這種規定,是從人類生存、生產的本質屬性出發而得到的以人為本的規定。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政府作為社會的組織者,有義務促進充分就業,因為充分的就業就是對人類自身的最大發展和保護。而一個社會的發展目的,在一個社會主義者的眼中,就應當是為了社會中每一個人的充分發展,并且將個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視為統一體。
而在一個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者眼中,社會并沒有維護每個人生存的權利的義務。他們會狡辯道,政府只需要提供給個人平等的機會,結果如何,不論個人有沒有參與勞動,不論個人生活質量如何,甚至不管個人的死活,都是公平的,因為機會是公平的。那么在那樣的制度形成的社會中,資本家完全可以利用各種手段,制造社會中勞動力的供給大于勞動力的需求,從而壓迫勞動者,迫使勞動者為了抓住勞動的機會而放棄自己在勞動中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完整的人權,迫使勞動者去作惡。勞動者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悲慘遭遇就是被資本家階級逼迫去作惡而破壞了自身人格完整與心理平衡而產生的一系列人生的悲慘命運。
因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雖然勞動力市場是存在的,雖然勞動力是通過市場方式進行配置的,但是勞動力市場不是資本家能夠興風作浪和壟斷控制的。只有在總體上維護勞動者充分的勞動權利,勞動者對勞動的選擇和勞動崗位對勞動的選擇才是不侵害勞動者自身人格的,這在總體上就是要實現全社會的充分就業,實現人盡其才,實現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能夠參與到社會勞動之中,從而發展自身,完成社會再生產,發展整個社會,實現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的統一。因此,促進全社會的充分就業,是我們政府的一項目標。這就是勞動是勞動者權利的體現。
勞動者的勞動權利與一個人的權利是一體的,而尊重一個人的權利則是一個社會進步和文明的基礎。不能夠將勞動者主張勞動的權利當做是攻擊國有企業的論據。而令人氣憤的是,我們在央視經濟頻道,《公司的力量》這個紀錄片中,聽到的卻是將“勞動者說,自己有勞動的權利。”作為是當時的某些國有企業虧損的原因。從而將這種正確的認識,污蔑為錯誤的認識,而且還是勞動者的錯誤的認識。這種言論本身就是對勞動者核心利益的攻擊,是對社會主義核心理念的攻擊。我們的改革開放,絕對不能認不清對與錯。
對于這一幕令人氣憤的紀錄片中編造的場景的氣憤,就是我寫作此片文章的動力。我想讓網友們知道,所謂公司的力量,實際上就是電視臺的人編造的一個現代神話。而根本上,創造世界的并非是公司,而是每一個普通的勞動者。即是是一個科學家,我相信一個有信仰的科學家也會謙虛地將自己的科學發現看做是一種勞動而。從而我要得出的是,在社會主義的理念中,勞動是崇高的與人的其他品格統一到一起的最高人格。
那么,就如同主席所講,我們要繼續改革,永不停滯。那么如何理解呢?我們看到,今天的焦點訪談中,提高的是要不斷地探索,是全黨、全社會同樣地進行探索。那么探索的方向是什么呢?進一步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呢?
改革實際上等價于辯證法中的辯證思維,是思維的反思過程,永不停滯的改革,在唯物主義辯證法的真理觀之中,所能夠呈現的普遍形態就是一種螺旋地上升運動。我們都曾經經歷過開個開放的下崗運動,在這個運動中,勞動者的勞動的權利得到了充分尊重么?充分就業作為了全社會努力實現的目標了沒?
拋棄了計劃經濟的充分就業,實際上我們換回了勞動力市場作為勞動資源的配置方式,那么下一步,就是要對這個舊的成就的揚棄,也就是要在發揮市場配置勞動的基礎上實現充分就業。這種改革,也就是一種否定之否定。
從宏觀來看,當我們社會主義以改革的名義引入了資本主義制度因素之后,我們仍然要以改革的名義引入共產主義先進的生產制度。這就是繼續改革開放,永不停滯的本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