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09日 08:49
來源http://user.qzone.qq.com/1270420350/blog/1283993397
毛澤東談話和寫文章時喜歡“打比方”,他的許多比喻信手拈來妙趣橫生,令人嘆為觀止。現列舉其中極為經典的15個例子,讓我們共同領略一下一代偉人的爐火純青的比喻藝術。
一:1921年12月,毛澤東和弟弟毛澤民第二次到安源煤礦。在專為工人子弟辦的一所日校里,毛澤東在黑板上寫上一個“工”字,解釋說,上邊的一橫線是“天”,下邊一條是“地”,中間的豎線代表工人階級自己,工人是站在地上,頂天立地,整個世界都是工人們的。在這期間,毛澤東還在給湖南長沙人力車夫上的夜校課堂上,運用了“打比方”。他在黑板上先寫一個“工”,再在旁邊寫一個“人”,這兩字的合義就是“工人”。然后再寫一個“天”。他微笑著告訴車夫如何把“人”字放在“工”的下邊構成“天”字。他進一步解釋說,如果工人團結起來力量可以頂天。
二、1926年5月至9月,毛澤東擔任第六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所長期間,在為學員講授他寫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文章中,他把階級壓迫形象地比作一座多層的寶塔。他邊講邊在黑板上畫了一座寶塔,然后指著寶塔說:你們看,最下層是塔基,有工人、農民,還有小資產階級,人數最多,受壓迫和剝削最深,生活最苦;壓在他們上面的一層,是地主階級、買辦階級,人數不多;再上一層是貪官污吏、土豪劣紳,人數更少;更高一層是軍閥;塔頂是帝國主義。他接著說:剝削階級雖然很兇,但人數很少。只要大家齊心,團結緊,勞苦大眾起來斗爭,壓在工農身上的幾重大山就可推翻。百姓齊,泰山移,何愁塔之不倒乎!
三、井岡山時期,毛澤東非常重視根據地建設。他形象地比喻說:“革命要有根據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若沒有屁股,便不能坐下來。要是老走著、老站著,定然不會持久。腿走酸了、站軟了,就會倒下去。革命有了根據地,才能夠有地方休整,恢復氣力,補充力量,再繼續(xù)戰(zhàn)斗,擴大發(fā)展,走向最后勝利。”毛澤東的一番話,澄清了部分同志的錯誤思想,提高了大家對建立革命根據地的認識。
四、1930年1月,毛澤東寫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結尾在展望快要到來的革命高潮時是這樣寫的:“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边@樣的語言盡管極富詩情畫意,卻一點不朦朧,因為那些意象全來自百姓的生活,人民大眾一聽就懂。
五、毛澤東1930年的著作《反對本本主義》在談到“調查就是解決問題”這個論點時,運用了一個十分生動形象的比喻: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
六、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許多同志一時不理解。毛澤東在為抗大學員講課中,用建立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重要意義教育大家,講了一個“毛驢上山”的比喻。他說:陜北毛驢很多,讓毛驢上山有三個辦法,一拉、二推、三打。蔣介石是不愿意抗戰(zhàn)的,我們就采取對付毛驢的辦法,拉他、推他,再不干就打他。西安事變就是這樣。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抗戰(zhàn)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決定作用的是我們,國共合作是大勢所趨。但是,驢子會踢人的,我們又要提防它,這就又要聯合又要斗爭。劉繼興認為,毛澤東的講課發(fā)人深思,一方面使干部、學員對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了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又結合國內政治斗爭形勢,解決了大家的思想問題,大大激發(fā)了抗戰(zhàn)的熱情。
七、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到必須繼承中外一切優(yōu)秀文化的時候,曾妙喻說:“屁股坐在中國的現在,一手伸向古代,一手伸向外國?!?
八、1944年10月25日,毛澤東在延安中央黨校大禮堂,向參加第一期黨校培訓班的營以上干部作重要講話。他說:同志們這次出去,要能夠團結廣大黨外群眾。一個共產黨員,要像柳樹一樣,插到哪里就在那里活起來。但是柳樹也有弱點,就是隨風倒,軟得很,所以還要學松樹。松樹的勁大得很,到冬天也不落葉子。松樹有原則性,柳樹有靈活性。斯大林說過,共產黨員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什么是特殊材料呢?就是松樹和柳樹結合起來,像柳樹那樣可親,人人喜歡;像松樹那樣堅定,穩(wěn)當可靠。這樣人民群眾就會成群結隊地圍繞在我們身邊。毛澤東的講話內容豐富,生動具體,不時被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所打斷。
九、毛澤東1945年8月13日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中說:人民靠我們去組織,中國的反動分子,靠我們組織起人民去把他打倒。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這也和掃地一樣,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人民靠我們去組織。中國的反動分子,靠我們組織起人民去反他打倒。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這也和掃地一樣,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
十、重慶談判時期,毛澤東曾在秘書王炳南的陪同下,登門拜訪陳立夫。寒暄后,毛澤東又憶起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往事,說那是國共兩黨的“一段蜜月期?!标惲⒎蛘f,那段時期正在美國讀書。毛澤東接著批評國民黨的剿共政策,說:“所謂‘石頭過刀,茅草過火’,厲害得很啦!”陳立夫則表示,這都是過去的事,無須再提。毛澤東繼續(xù)說:“我們上山打游擊,是國民黨剿共逼出來的,是逼上梁山。就像孫悟空大鬧天宮,玉皇大帝封他為弼馬溫,孫悟空不服氣,自己鑒定是齊天大圣??墒?,你們卻連弼馬溫也不給我們做,我們只好扛槍上山了。”陳立夫表示,國民黨在過去有許多要檢討的地方,這次國共和談,愿意“盡心效力。”
十一、還是在重慶談判時期,毛澤東應《大公報》邀請,和周恩來等來報社作客。席間,大公報社負責人重提所謂共產黨“不要另起爐灶?!泵珴蓶|回答說:“如果蔣委員長是大鍋飯讓大家吃,共產黨決不另起爐灶。如果他不給大家吃大鍋飯,餓了兩天還可以,餓到第三天,非另起爐灶不行?!?
十二、在《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中,毛澤東針對即將取得抗日的全面勝利,而黨內還存在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和不良作風,用了打掃房子和洗臉兩個日常生活例子作比喻,他說:“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我們同志的思想,我們黨的工作,也會沾染灰塵的,也應該打掃和洗滌?!彼谩胺孔印焙汀澳槨眮肀扔魑覀兺镜乃枷?,我們黨的工作,用“灰塵”來比喻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和不良作風,用“打掃和洗滌”來比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這樣說理既透徹深刻,又淺顯生動。
十三、1951年3月,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與文朋相聚。當他看到新聞署署長胡喬木與出版署署長胡愈之在談笑時,便雅興頓生,遂作一聯。聯曰:“新聞胡,出版胡,‘二胡’拉拉唱唱。”請眾人續(xù)對。在座的專家、學者們無不為毛主席的趣味比喻和精巧構思所折服,紛紛苦思冥想,卻無人能對,一時傳為佳話。
十四、毛澤東1955年9月在中共七屆六中全會擴大會議上作總結發(fā)言,其中說到:“什么叫左傾?什么叫右傾?好像婦女生娃娃,七個月就壓出來,就是左了。過了九個月不準出來,就是右了。”
十五、1964年6月6日在第三個五年計劃的指示“基礎工業(yè)”在中國國家發(fā)展中的地位時,毛澤東用“身體”作妙喻:“兩個拳頭,一個屁股。農業(yè)是一個拳頭,國防是一個拳頭。要使拳頭有勁,屁股就要坐穩(wěn)。屁股就是基礎工業(yè)?!保▌⒗^興)
一:1921年12月,毛澤東和弟弟毛澤民第二次到安源煤礦。在專為工人子弟辦的一所日校里,毛澤東在黑板上寫上一個“工”字,解釋說,上邊的一橫線是“天”,下邊一條是“地”,中間的豎線代表工人階級自己,工人是站在地上,頂天立地,整個世界都是工人們的。在這期間,毛澤東還在給湖南長沙人力車夫上的夜校課堂上,運用了“打比方”。他在黑板上先寫一個“工”,再在旁邊寫一個“人”,這兩字的合義就是“工人”。然后再寫一個“天”。他微笑著告訴車夫如何把“人”字放在“工”的下邊構成“天”字。他進一步解釋說,如果工人團結起來力量可以頂天。
二、1926年5月至9月,毛澤東擔任第六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所長期間,在為學員講授他寫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文章中,他把階級壓迫形象地比作一座多層的寶塔。他邊講邊在黑板上畫了一座寶塔,然后指著寶塔說:你們看,最下層是塔基,有工人、農民,還有小資產階級,人數最多,受壓迫和剝削最深,生活最苦;壓在他們上面的一層,是地主階級、買辦階級,人數不多;再上一層是貪官污吏、土豪劣紳,人數更少;更高一層是軍閥;塔頂是帝國主義。他接著說:剝削階級雖然很兇,但人數很少。只要大家齊心,團結緊,勞苦大眾起來斗爭,壓在工農身上的幾重大山就可推翻。百姓齊,泰山移,何愁塔之不倒乎!
三、井岡山時期,毛澤東非常重視根據地建設。他形象地比喻說:“革命要有根據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若沒有屁股,便不能坐下來。要是老走著、老站著,定然不會持久。腿走酸了、站軟了,就會倒下去。革命有了根據地,才能夠有地方休整,恢復氣力,補充力量,再繼續(xù)戰(zhàn)斗,擴大發(fā)展,走向最后勝利。”毛澤東的一番話,澄清了部分同志的錯誤思想,提高了大家對建立革命根據地的認識。
四、1930年1月,毛澤東寫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結尾在展望快要到來的革命高潮時是這樣寫的:“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边@樣的語言盡管極富詩情畫意,卻一點不朦朧,因為那些意象全來自百姓的生活,人民大眾一聽就懂。
五、毛澤東1930年的著作《反對本本主義》在談到“調查就是解決問題”這個論點時,運用了一個十分生動形象的比喻: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
六、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許多同志一時不理解。毛澤東在為抗大學員講課中,用建立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重要意義教育大家,講了一個“毛驢上山”的比喻。他說:陜北毛驢很多,讓毛驢上山有三個辦法,一拉、二推、三打。蔣介石是不愿意抗戰(zhàn)的,我們就采取對付毛驢的辦法,拉他、推他,再不干就打他。西安事變就是這樣。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抗戰(zhàn)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決定作用的是我們,國共合作是大勢所趨。但是,驢子會踢人的,我們又要提防它,這就又要聯合又要斗爭。劉繼興認為,毛澤東的講課發(fā)人深思,一方面使干部、學員對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了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又結合國內政治斗爭形勢,解決了大家的思想問題,大大激發(fā)了抗戰(zhàn)的熱情。
七、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到必須繼承中外一切優(yōu)秀文化的時候,曾妙喻說:“屁股坐在中國的現在,一手伸向古代,一手伸向外國?!?
八、1944年10月25日,毛澤東在延安中央黨校大禮堂,向參加第一期黨校培訓班的營以上干部作重要講話。他說:同志們這次出去,要能夠團結廣大黨外群眾。一個共產黨員,要像柳樹一樣,插到哪里就在那里活起來。但是柳樹也有弱點,就是隨風倒,軟得很,所以還要學松樹。松樹的勁大得很,到冬天也不落葉子。松樹有原則性,柳樹有靈活性。斯大林說過,共產黨員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什么是特殊材料呢?就是松樹和柳樹結合起來,像柳樹那樣可親,人人喜歡;像松樹那樣堅定,穩(wěn)當可靠。這樣人民群眾就會成群結隊地圍繞在我們身邊。毛澤東的講話內容豐富,生動具體,不時被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所打斷。
九、毛澤東1945年8月13日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中說:人民靠我們去組織,中國的反動分子,靠我們組織起人民去把他打倒。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這也和掃地一樣,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人民靠我們去組織。中國的反動分子,靠我們組織起人民去反他打倒。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這也和掃地一樣,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
十、重慶談判時期,毛澤東曾在秘書王炳南的陪同下,登門拜訪陳立夫。寒暄后,毛澤東又憶起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往事,說那是國共兩黨的“一段蜜月期?!标惲⒎蛘f,那段時期正在美國讀書。毛澤東接著批評國民黨的剿共政策,說:“所謂‘石頭過刀,茅草過火’,厲害得很啦!”陳立夫則表示,這都是過去的事,無須再提。毛澤東繼續(xù)說:“我們上山打游擊,是國民黨剿共逼出來的,是逼上梁山。就像孫悟空大鬧天宮,玉皇大帝封他為弼馬溫,孫悟空不服氣,自己鑒定是齊天大圣??墒?,你們卻連弼馬溫也不給我們做,我們只好扛槍上山了。”陳立夫表示,國民黨在過去有許多要檢討的地方,這次國共和談,愿意“盡心效力。”
十一、還是在重慶談判時期,毛澤東應《大公報》邀請,和周恩來等來報社作客。席間,大公報社負責人重提所謂共產黨“不要另起爐灶?!泵珴蓶|回答說:“如果蔣委員長是大鍋飯讓大家吃,共產黨決不另起爐灶。如果他不給大家吃大鍋飯,餓了兩天還可以,餓到第三天,非另起爐灶不行?!?
十二、在《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中,毛澤東針對即將取得抗日的全面勝利,而黨內還存在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和不良作風,用了打掃房子和洗臉兩個日常生活例子作比喻,他說:“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我們同志的思想,我們黨的工作,也會沾染灰塵的,也應該打掃和洗滌?!彼谩胺孔印焙汀澳槨眮肀扔魑覀兺镜乃枷?,我們黨的工作,用“灰塵”來比喻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和不良作風,用“打掃和洗滌”來比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這樣說理既透徹深刻,又淺顯生動。
十三、1951年3月,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與文朋相聚。當他看到新聞署署長胡喬木與出版署署長胡愈之在談笑時,便雅興頓生,遂作一聯。聯曰:“新聞胡,出版胡,‘二胡’拉拉唱唱。”請眾人續(xù)對。在座的專家、學者們無不為毛主席的趣味比喻和精巧構思所折服,紛紛苦思冥想,卻無人能對,一時傳為佳話。
十四、毛澤東1955年9月在中共七屆六中全會擴大會議上作總結發(fā)言,其中說到:“什么叫左傾?什么叫右傾?好像婦女生娃娃,七個月就壓出來,就是左了。過了九個月不準出來,就是右了。”
十五、1964年6月6日在第三個五年計劃的指示“基礎工業(yè)”在中國國家發(fā)展中的地位時,毛澤東用“身體”作妙喻:“兩個拳頭,一個屁股。農業(yè)是一個拳頭,國防是一個拳頭。要使拳頭有勁,屁股就要坐穩(wěn)。屁股就是基礎工業(yè)?!保▌⒗^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執(zhí)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