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力量不很大,但很可能正是他改變了世界的歷史.日本如不發動太平洋戰爭.德國就不會向美國宣戰,羅斯福就不可能在短期內克服國內的孤立主義勢力,加入對德戰爭.歷史就可能改寫.
而日本之被迫發動太平洋戰爭(日本的說法)應該和八路軍這只蝴碟有極大的關系.如沒有八路軍收復失地.不斷的向日本人進攻,使日本人不得不不斷投入大量兵力,大量軍火.(就和現在美國人在伊拉克,阿富汗一樣.對方沒有正統的政府,并不改變美國的困難.)日本就根本不用擔心美國的制裁,不就是禁止石油,廢鋼鐵對日出口嗎.美國制裁了伊朗十余年不也沒用嗎.
國民黨軍隊幾何從不主動進攻日本軍隊.只要日本不進攻就事實上停戰了.對石油,廢鋼鐵的需求也就不迫切了.沒有八路軍游擊隊,日本人就可如東北一樣(1940年后抗聯就全部退入蘇聯)把中國的華北,中原,長江中下游也變為生產基地.物資供應基地.就可等待局勢的變化了.
縱觀日本帝國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以戰養戰的過程.從甲午戰爭到七七事變前日本一共戰亡12.6643萬人,其中為爭奪中國東北權益的日俄戰爭 8.8429萬人(靖國神社神位數).而光是中國的賠款就超過二億兩白銀,還奪取了中國的臺灣和東北,并吞了朝鮮.發了戰爭財.日本在經濟上原是一個弱國(和其它西方國家比)一但戰爭進入僵局.戰爭的耗費超過了戰爭所得,日本經濟就會陷入困境.這就是日本不不得不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原因.英,荷殖民地的大量資源,財產是維持日本戰時經濟的必需.而使日本以戰養戰計劃破產的并不是蔣介石的"空間換時間",而是八路軍的收復失地,八路軍的敵后游擊戰,使日本人鞏固占領區的目標落空.如果日本人鞏固占領區得逞.時間就成了日本人的幫兇.到1941年臺灣,朝鮮和東北都已是日本的鞏固根據地.就是證明.
日本如不發動太平洋戰爭,他完全可能在世界大戰后期投向優勢一方.中國再次成為犧牲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