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訌大于外敵
——讀《白山黑水間的紅黑英雄
——李兆麟迫害趙尚志將軍始末》
讀《白山黑水間的紅黑英雄——李兆麟迫害趙尚志將軍始末》(春秋戰國全球中文網,云臺峰上提交),欲哭無淚,感慨良多。抗聯名將趙尚志本來完全可以活到抗戰結束,是什么讓他在抗聯大部都避入蘇境后還要率小股部隊再入東北?毛澤東上井岡山可以聯手袁文才、王佐,東北土匪馬占山都能反正,當年的國民黨滑縣縣長賈心齋被抗戰爭取過來,后來還當了河南省的副省長,曾堅定地跟隨趙尚志抗日的謝文東,李華堂(均抗聯軍長,原土匪武裝頭目)最后卻投敵叛變!難道抗聯的失敗只是因為敵人過于強大,東北人民未被完全動員起來嗎?讀完《白山黑水間的紅黑英雄——李兆麟迫害趙尚志將軍始末》,不難得出結論:主要還是共產黨內部的派系斗爭,是另一些掌權者私心過重,不惜以犧牲同志性命換取自己的高升。是啊,內訌大于外敵!
抗聯名將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南楊北趙”,楊靖宇和趙尚志分別領導南滿和北滿的抗聯。趙尚志1925年入黨,積極在東北地區開展黨領導下的武裝斗爭,曾任東北抗聯第三軍軍長、第三路軍總指揮、東北反日聯合軍總指揮、東北民眾反日聯軍總司令。十四年抗日烽火,趙尚志率部屢挫強敵。其輝煌戰績使日軍驚嘆“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蘇聯將他譽為“中國的夏伯陽”;毛澤東贊譽趙尚志將軍等抗聯將領是“有名的義勇軍領袖”,其“堅持抗日、艱苦奮斗的戰績是人所共知的”;胡錦濤稱贊趙尚志等八位抗日將領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爭的杰出代表”。就是這樣的一個趙尚志卻屢遭黨內斗爭的殘酷打擊:1935年1月12日(21歲時),被滿洲省委以其執行右傾機會主義路線為由錯誤地開除黨籍(兩年后被恢復黨籍,并指出原省委開除趙尚志黨籍是錯誤的)。1939年4月(31歲時)北滿臨時省委第十次常委會認為其有“反黨行為”,決定“永遠開除”黨籍,后經其申訴做出了取消“永遠”二字的答復,仍然被開除黨籍。1941年1月(33歲時),吉東黨組織認為其在二路軍工作期間有嚴重錯誤言論,決定撤銷其第二路軍副總指揮職務。明明是1938年受黨組織委派赴蘇的,走后卻被污蔑為脫離抗聯隊伍逃跑。趙尚志至死(1942年2月)還沒有被恢復黨籍。整整40年后的1982年6月,中共黑龍江省委才決定撤銷1940年1月中共滿洲省委開除趙尚志黨籍的決定,為其恢復名譽。
從某種意義上說,趙尚志不是被日寇東城政雄(時任偽“三江省”鶴立縣興山鎮特務主任)、田井久二郎(時任警署署長)和日特工“張玉清”殺害的,而是黨“內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的犧牲品,是王明、康生路線的執行者殺害了趙尚志。
趙尚志本可以平安地在蘇聯養病,但祖國尚未解放,便主動要求回國執行任務。他回國的另一個目的是想親自到陜北找黨中央,希望中共中央還他清白。1941年9月他奉命率5人小分隊回東北湯旺河上游活動。按照任務預定時間,他們12月即可返回蘇聯。但完成任務后,趙尚志堅決不會蘇聯,繼續戰斗,最終被叛徒出賣,壯烈犧牲。
往往外戰行的,內斗就不行。武將死在奸臣手,這已是歷史慣例了。間接害死趙尚志的是黨內機會主義錯誤路線的執行者。趙尚志想的是打擊日寇,機會主義者想的是奪權保利。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一部斗爭史;除了和外敵斗外,內斗也很殘酷。路線斗爭和私仇其實有時很難分清;有時暫時勝利了,過幾年可能就又翻案了。革命者除了和拿槍的敵人斗爭外,更得防備來自內部和背后的黑槍。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的成功緣于政治思想工作,經歷的挫折也緣于政治思想斗爭的偏激。列寧說過,有缺點的戰士仍是戰士,魯迅說:“完美的蒼蠅也終究不過是蒼蠅”!
奸佞更像忠良,內訌大于外敵。王明的錯誤路線葬送了抗聯,抗聯的派系斗爭斷送了趙尚志。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內訌能起到強敵想起而起不到的致命性毀滅作用。本來,黨內積極的思想斗爭是達到黨內和革命體內的團結使之利于戰斗的武器,是保持黨的肌體健康和純潔的保潔劑,是堅強黨的組織、增強黨的戰斗力的有力武器。它可以澄清事實、分清是非,它可以去掉不良習氣、保持優良作風,它可以統一思想,一致行動。黨通過延安整風就達到了空前團結。黨的歷史經驗反復證明,黨內的團結和和諧是通過黨內積極的思想斗爭實現的。但是,無休止的“翻燒餅”助長了自以為是、仇恨思想對手的歪風,成了別有用心的野心家制造混亂、打倒政敵、篡黨奪權的慣用伎倆。久而久之,本來是思想認識的不同,是戰略戰術的不同,甚至是對一件具體事情的看法不同,最終導致性質突變,成了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拼殺。光明磊落者如劉志丹甘愿為大局和理想犧牲個人利益,心懷叵測者如康生借此殘酷斗爭、無情打擊,消滅異己,甚至有故意泄露機密、借敵手消滅黨內不同意見者的悲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斗爭史,除了和外人斗外,“窩里斗”也很殘酷,可以說,機會主義者都是“外斗外行,內斗內行”。歷次路線斗爭也鍛造了“斗爭專家”,能活到解放后的中央主要領導都是斗爭專家。而在路線斗爭中死去的正直戰友呢?人一死,什么污水都 可以往他身上潑,難道歷史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瞿秋白、劉志丹、趙尚志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嗎?從某種意義上說,“話語權的大小有時與人的壽命和行政級別呈正相關,誰的命長,誰的官在活著的相關人士中最大,誰就有話語權,這是黨內十分不好的一種風氣。”(《白山黑水間的紅黑英雄》)怪不得有些鉆營上爬、當年曾經犯過錯誤的官僚至今仍然在堅持鍛煉身體、掏大票子買保健品呢!
當然,趙尚志們有缺點,甚至是性格、脾氣上的缺點,但這無損于他們的偉大。正如 魯迅 先生在《戰士與蒼蠅》所言:“戰士戰死了的時候,蒼蠅們所首先發見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嘬著,營營地叫著,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士更英雄。但是戰士已經戰死了,不再來揮去他們。于是乎蒼蠅們即更其營營地叫,自以為倒是不朽的聲音,因為它們的完全,遠在戰士之上。的確,誰也沒有發見蒼蠅們的缺點和創傷。然而,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埋頭干事的不如耍心眼整人的,但革命事業最終得靠做事的推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是如此!一定要從思想上、組織上、制度上根除內訌,一致對外,使埋頭干事的老實人能夠“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