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后,美國為了遏制蘇聯,落腳點有三個,中南歐、近中東、遠東,重點開始在中南歐,隨著情況的改變,尤其是希臘資產階級的成功和中國賣國政府的落敗,由中南歐迅速轉向遠東。后來又由于遠東的失敗和僵持,而力圖在中東打開局面,重點才又變成了中東地區,以以色列為先鋒,對阿拉伯世界進行掠奪,更重要的是對抗這里的蘇聯勢力。
我們在把目光主要積聚于遠東地區。日本戰敗后,日本在遠東的勢力大部由美國(太平洋諸島、日本、菲律賓、馬拉西亞、馬來諸國)接管、中部由中國(中國本土)接管、小部由蘇聯(東北、蒙古)接管。而蔣介石中國又是明顯親美的,所以美國在遠東的勢力是遠非蘇聯可以比擬,尤其是當蘇聯退出北部朝鮮,退出東北之后。對于美國來說,此時東歐完全徹底蘇聯化、中歐(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東部德國)完全共產化、北歐中立化(不頂事)、南歐(希臘、南斯拉夫、土耳其)接近共產化、西歐危機化(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的共產黨躍躍欲試),整個歐洲有沉沒的危險,不可能在力量不足的情況下,置歐洲危亡于不顧卻派兵到中國去幫助“強大”的蔣介石打內戰這種愚蠢的做法。只是幫助蔣介石運兵、給予武器和訓練、提供一定的經濟援助,而對于歐洲卻是厚厚實實的馬歇爾計劃。
美國人不為失算,他們保住了南歐的陷落、也拉起了墜落的西歐。雖然在中國的努力失敗了,但是這在1947年就已經看出端倪來了,美國人沒有別的選擇,很無奈。蔣介石不算無能,以他的集團在抗戰中的表現和抗戰結束時的力量和布局可以說,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1945年國民黨除了重慶和西南一隅基本一無所有(可以預期共產黨在1947年基本可以定鼎天下并接管臺灣),蔣介石好歹拖住了中共的步伐三年多,他有效地為美國人在遠東保住了一塊極具戰略意義的臺灣。如果按照蘇聯的意思在1949年劃江而治就是嚴重的判斷失誤,希臘的失利就是典型。那樣等于白白地替美國和蔣介石擴大了戰果。在1949年的時候,蔣介石被趕到臺灣,希臘的資產階級政府上臺,美國沒有輸,他們為將來的局勢下好了前子,實現了原定的計劃。如果中共主動劃江而治,那真的是美國勝利了;如果希臘共產黨上臺,那美國算是小輸了一點,起碼他還有土耳其。在遠東,美國占據了南韓、日本、臺灣、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最東一條線,在西歐,美國在希臘完全站住了腳,美國人沒有失敗,他們沒有輕視中共,完全是按照最壞情況作的打算。棄所該棄、奪所必奪、站住要點、日后再來。
說是蘇聯的失誤也不準確,相信斯大林對美國是看的清楚的,對大局的攻守也是清楚的,而且是正確的,爭歐釣亞是對的。退守希臘也許不對,也許有自身的力量的問題,但是斯大林所思考的也許是更深層次的利益,比如中共的一家獨大將來對蘇聯的威脅,這在后來是有歷史依據的。
但是,歷史還是鐵一樣的向前走。中共拿下了中國本土,有了強大的實力;美國保住了遠東最東線,有了卷土重來的基地;蘇聯退往北部,基本上把遠東的壓力放給中共來分擔,自己主要經營國內和中東南歐的勢力。也就是說隨著蘇聯的退縮,在亞洲,美蘇的較量開始轉位為美中的抗衡。美國一定會尋找中國身上的突破口。
1950年,朝鮮內戰的局勢變化迅速(亞洲共產黨總是發展迅速,這令美國人心里也是有些膽顫)基本上向著打破美國最東線之最北端的情形發展。此時,美國人必須動手了。局點一旦被打破,長期來的是降落,增強無望算事小,布局馬上多米諾。
美軍壓到鴨綠江邊,這就是沖著中共來的,其次才是沖著蘇聯。你不是厲害嗎?你不是能拿下天下嗎?我現在直接打到你面前,你怎么處置?看你第一步就知道將來怎么玩你。中共可以按照蘇聯的意思,讓金日成進入東北組織流亡政府,然后在邊境上采取大規模守勢。但是這樣有極大的不穩定性,相當于把自己推上了長期的困難之路。為什么呢?首先,金日成在東北,那么美軍就有理由北進,而且美國認定中共懼怕即使不北進也必然會武力恫嚇,迫使中國進行政治讓步;其次,蘇聯不會管中國,蘇聯絕對會犧牲中國的利益來維持與美國的暫時和平,說不定會建議把中國東北變成國際調停共管區,因為蘇聯就是故意讓中共擔起與美國在遠東對抗的擔子自己從中漁利,卸下了再背起來對他一點好處沒有,屆時中國東北地區將會成為科索沃一般的國際焦點中心;最后,不要忘記美國人是很懂得聲東擊西的,美國這時的第七艦隊開到臺灣除了防衛中共的渡海(怎么可能?60年代中共的海軍還不足以攻克臺灣)最重大的目的在于朝鮮一旦得手,在北方給中共壓力的情況下,馬上讓蔣介石西渡臺海在閩、粵、浙等省大范圍登陸,以完全正當的旗號從南邊向北邊進攻中共。這一招是最隱蔽最有威脅的一招,也是最有可能消滅中共的一招。因為中共在北方的防守使得其難有大力回擊南面的進攻。屆時,美軍只需抽調在朝鮮的海軍陸戰隊,向西跨過黃海,在連云港登陸,來個新的攔腰切斷(連云港是完成第二次仁川登陸的絕佳港口,權且稱作“海州登陸”),中共將陷入十分危險的境地。最終局勢多半回到中國南北重新劃江而治,美國人大大地勝利了,蘇聯人最早的話應驗了,可能還要自己吹噓一番,而我們中國人卻實實在在的失敗了。
但是,這些都沒有成為可怕的現實,因為最關鍵的一步棋,毛澤東下對了。其實是看透了局勢,下起棋來也就簡單的多了。看得不透,棋就越下越困難,最后自己把自己逼上絕路。抗美援朝把所有的危機化解了,而且換來了大好局勢。蔣介石不敢動彈了,為解放臺灣布好了局;美國人退守南韓、日本,在遠東暫時淪為守勢;蘇聯人發來了大量的援助,從此放棄了原來的打算轉以與中國聯合來謀取利益的策略;世界從抗美援朝之后,才真正把中共看成中國的代表。
越南戰爭,美國人又想擴大最東線,但是被中國以冷戰方式打敗了,而且直接換來了越南的獨立和共產黨執政。70年代,菲律賓、日本的左翼都是相當活躍的,美國的最東線不穩了。尼克松訪華之后,美國基本放棄了臺灣。是不是可以想象,這樣下去最終中國將會擠出美國在亞洲的勢力,今天的世界也許將不是這個樣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