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同樣的一件事,有的媒體上大多用《唯一敢擁抱毛主席的女兵》之類的標題來渲染,而很少有人從一位烈士父親的角度上去體會毛主席當時的心情狀態。特別是對于毛主席在受到志愿軍女戰士擁抱的時候為什么要緊閉雙眼,許多既有的解讀都缺少設身處地的人情體悟,因而筆者覺得,我們如果要真正讀懂毛主席緊閉雙眼的表現,就必須老老實實地回到當時的情景和氣氛之中。讓我們再認真閱讀一下記述這件事經過的報道原文吧:
1953年5月23日,在中南海懷仁堂后面的大草坪上,中國人民志愿軍文藝工作者歸國觀光團受到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那天,呂厚民發現,毛澤東的臉色一直很凝重,“毛澤東的大兒子毛岸英此前在朝鮮戰場犧牲,當時的情景或許有些讓主席心里難受”。接見時,作為志愿軍歸國代表之一,我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唯一榮立一等功的女戰士解秀梅榮幸地向主席獻花。這位女文工團員給毛澤東獻上鮮花、握手后,突然撲到毛澤東懷里,緊緊擁抱著,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
在受到志愿軍女戰士擁抱之前,毛主席的臉色一直很凝重,原因很清楚,他老人家不可能不想起本應一起回國但卻犧牲在朝鮮戰場的長子毛岸英。一些人猜測毛主席受到女戰士擁抱之所以會緊閉雙眼“大概是因為害羞”,理由是當時中國還不興擁抱的禮節,毛主席他老人家還受到“男女授受不親”的舊觀念束縛。筆者覺得這樣的推測未免也太以青年之心度老人之腹了。筆者的理解是,毛主席之所以會緊閉雙眼,根本不是因為什么害羞不害羞,而是為了即將奪眶而出的眼淚!只有這樣的解讀,才能最切合一位烈士父親和偉大老人的此情此境!
毛岸英同志的戰友代表們現在凱旋回國,毛主席親自接見他們。毛主席在接見這些和兒子年齡差不多的英雄們的時候,不僅是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也是一位烈士的父親。他老人家是多么希望能夠在凱旋回國的隊伍中看到岸英的身影啊,可是毛岸英同志卻已經犧牲在抗美援朝的戰場,忠骨也埋于異國他鄉。我們可以想見的是,假如毛岸英同志能夠站在毛主席接見的隊伍中,這將給老人家多大的欣慰啊!然而毛岸英同志已經不可能再撲進父親的懷抱,現在撲在老人家懷抱中的,正是毛岸英同志的戰友,和毛岸英同志一樣的祖國兒女——也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兒女!如果不緊閉雙眼,我們肯定可以看到毛主席的眼淚將奪眶而出!老人家忍住了眼淚,但卻無法忍住對烈士兒子的無盡思念!我們熟讀毛主席詩詞的人都知道,當楊開慧烈士的戰友李淑一同志重新勾起毛主席對楊開慧烈士的思念時,毛主席不是“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當毛岸英烈士的遺孀劉思齊同志組建新家庭的時候,毛主席送給她的最珍貴的禮物就是剛剛創作的《卜算子·詠梅》:“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讓我們再讀讀毛主席給這位代替毛岸英烈士像兒女一樣擁抱老人家的志愿軍女戰士的題詞吧,它充分展示了一位偉大領袖和烈士父親的真摯情懷:
“志愿軍為中國人民爭了光,人民感謝你們!”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這是和毛主席雖未謀面但卻心靈相通的魯迅先生的著名詩句。毛主席受到的志愿軍女戰士的擁抱,在老人家的懷里感受到的,正是千千萬萬和毛岸英烈士一樣的祖國兒女的擁抱!老人家之所以緊閉雙眼,正是一種烈士父親和偉大領袖的無比堅強!那些居然要從性別因素上去猜測的人,難道就不覺得自己的這種想法是一種可怕的褻瀆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