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社會才能夠和諧發展
和諧社會是一種理想的社會形態,是近幾年較時髦的詞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東網民代表座談會上講,因為存在不和諧情況才要建設和諧社會。
“發展生產力,解放生產力,消除兩極分化,共同富裕。”這是鄧小平同志關于什么是社會主義的精髓。因此真正的社會主義應是較和諧或走向和諧社會的一種社會形態。而馬克思所描繪的共產主義社會可謂理想的和諧社會形態。
草根是50年代末出生的人,從出生到90年代一直感覺著“走向和諧”。孩提學生時代,生活雖清貧,卻也天真爛漫;棉質的白衣藍褲,同樣精神抖擻;畢業后就到了農村這個廣闊的天地,艱辛的勞作和粗茶淡飯,但心境是平和踏實的。后來招了工,帶薪讀大學,享受的是單位分房、公費醫療。那年代的企業職工——國家主人翁的生活就象芝麻開花節節高。
然而改制就象判官,央企以下所有企業上億或幾億產業工人傾刻間由主人翁淪落為下崗失業者,國有資產遭賤賣,先富起來的(民營企業者、國企的腐敗當權者等)或重組或上市成為老板,而原主人翁則被一腳踹出門,成為資本的奴隸或失業者,形成了龐大的社會弱勢群體。對他們而言,生活是越來越不和諧了。
正如汪洋所說,因為存在不和諧情況才要建設和諧社會。為什么存在不和諧,且不和諧的矛盾越來越加劇和激化:
一、貧富差距超越警戒線,到了難以容忍的地步。據今年四月公布的胡潤百富榜,2008年中國身價超過10億美元的富翁人數達130名,中國內地共有82.5萬名千萬富豪和5.1萬名億萬富豪,每1萬人中有6人是千萬富豪;前1000名最富裕人士的財富總和從4390億美元增至5710億美元。而中國的貧困人口估計接近3億,其家產還不到前1000名最富裕的中國人5710美元財富總額的四分之一。而且這樣驚人的貧富分化還在繼續發展。中國已由一個平均主義盛行的國家變成一個貧富差距距大的國家。 中國基尼系數實已超0.5 財富嚴重兩極分化。世界銀行報告顯示,美國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財富,而中國則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國41.4%的財富。中國的財富集中度甚至遠遠超過了歐美及日本等所有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全球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家。這真是歷史開的一個大玩笑。先富起來的上百萬的千萬億萬富豪與三億多下崗失業等赤貧人口形成鮮明的對照。
社會主義應體現按勞分配的原則,而實際上是按資分配、按權分配、按行業分配。國企高管年薪上千萬、董秘幾百萬;有的證券公司平均年薪百萬;工商銀行平均年薪19萬;還有如煙草、移動通信、公路收費、金融保險等壟斷資源的高額利潤轉化為工資,與廣大底層打工仔上千元的工資(還要自己交三金并養家湖口)形成距大的差距。
二、貪污腐化成風,官僚資本結合,形成新的權貴資本主義。腐敗官員罄竹難書!最近兩例落網的案例:郝鵬俊,區區一山西蒲縣煤炭局長;官居科級家財數億,利用職權開煤礦,僅北京、海南等地35套房的合同房價款就達1.7億元(基本都在北京三環內,現在市價可能翻番);此外還有存款1.27億元。而資本主義國家日本新首相菅直人買不起房而在東京租房住。這又是兩種社會形態一個天大的笑話。廣東中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啟紅更是大手筆聚財20億。而這樣“潛伏”的官員還有多少?賣官買官盛行!是為官必貪,還是缺少真正有效的監督機制,使這些當權者為所欲為、瘋狂聚財而成為貪官污吏,使黨風以及社會風氣江河日下,使廣大人民群眾氣憤不已!同在藍天下,下崗工人溫飽難以解決,而當權者卻憑借黨和人民給的權力大肆聚財!
三、地方政府憑借權力轉化為權利,享受優厚的待遇,侵占公共利益,顯擺“闊少”奢侈敗家之風,拉大了與人民群眾的距離。黨政機關公務員享受著幾萬幾十萬的高額年薪,住的是地段環境好的廉價房;大部分機關是二次分房,得了房改房,又分廉價房(因其土地不花錢或低成本,建房無稅費)。而低收入的平民百姓購房,則是含天價土地、上百種稅費、開發商暴利的天價房,只能望房興嘆!海口6000多套限價房變公務員特權房 特定人群獨享公共福利,并美其名曰“節約上班用油”! 這一“限價房”項目一期平均每套面積將近123平方米,大大超過了限制面積標準。每平米成本3000元,而周圍已高達2.5萬元,享受分房的公務員人均侵占公共福利265萬元!有的地方政府還從財政拿出幾百上千萬的所謂“養廉”基金,分配給公務員。吃的是天價飯,抽的是天價煙,奢侈敗家之風日增,與三億多下崗失業等赤貧人口形成極其鮮明的對比。
今日之中國社會,在倡導建立和諧社會的口號下,為什么不和諧的現象越來越多,社會深層次的矛盾愈來愈尖銳,這與“解放生產力,消除兩極分化,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的精髓,與中國共產黨為廣大人民謀利益的立黨宗旨和符合中國大多數人民利益的中國模式,實際上是背道而馳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國策失度。在改革開放前“割資本主義尾巴”全盤公有化的基礎上全盤否定,推倒重來。央企以下國有資產全部賤賣,幾億職工下崗分流,全盤私有化;資本迅速向少數人集中,國策由極左轉向極右。部分富人權錢交易,控制或得到了優質資源,形成新的權貴資本主義;而資本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屬性又不斷榨取剩余價值,使其財富迅速膨脹;而底層百姓在被不斷被榨取剩余價值后,工資少得可憐,加之大部分下崗工人失業,無收入來源,形成赤貧人群,這是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根源。再之在分配機制上控制失度,按權分配、按行業分配,加劇了貧富差距。
二、部分官員立黨為私,當官為己。由過去的階級斗爭天天講到如今的一天也不講,使部分官員膽大包天;奢侈敗家、貪污腐化成風。違規違法金額動則幾百上千萬、幾億幾十億,數額驚人;使黨和人民群眾的距離越來越遠,人民群眾看在眼里,怒在心頭!
三、社會保障機制嚴重滯后。企業改制金按的是十幾年前的非常低的老標準,交三金都遠遠不夠;絕大多數下崗失業者二年后再也沒有失業金,也難以享受低保。因為低保變成了社區工作人員的親保,沒有關系是難享受的。使部分下崗失業者掙扎在貧困線上,溫飽難以解決,社會矛盾加劇激化。
只有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社會才能夠和諧發展
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慷慨激昂,視死如歸,有的只是豪言壯語!因為官兵一致,同為光明而戰。我們父輩,新中國建設者,勒緊褲帶艱苦卓絕;我們上山下鄉,雖物質貧乏,卻汗灑田野邊陲,有的只是拼命的勞作。因為待遇相同,共為祖國富強努力!他們始終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然而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為什么就多了憤怒、怨氣和不平,其焦點就在于“人民的利益”。
影響和損害人民利益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1.在國家用于國民的財政總量內,增加了公務員的利益,就相對減少了普通百姓的利益。再加之體制改革,下崗、失業人員形成了弱勢群體,其對比就更為明顯。2.少部分執政為官者貪污腐化,侵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并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3 .貧富分化危害了廣大人民的利益。
“和諧”不是口號就能喊出來的,也不是網民座談會就能談出來的!
我們黨和國家只有堅持真正走社會主義道路,全體黨員特別是當權執政者堅持并全面實施為廣大人民謀利益的立黨宗旨和符合中國大多數人民利益的中國模式,才能實實在在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才能走向和諧,否則只能是南轅北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