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的標志是“共產”二字。正如恩格斯所說:馬克思的兩大發現:剩余價值理論和唯物史觀。一是揭露了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二是論證了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在共產黨宣言中也明確提出:先進國家必然采取的措施,國家控制大型生產資料。生產資料的資本家所有是資本主義社會勞動異化的根源。而在前計劃經濟體制下,官僚控制生產資料是社會主義勞動異化的根源。時至近日,改革已經接近尾聲。中國人民竟然遭受著“兩重'的奴役。1997年后,私有化運動是的開展。“賣光”已經成為思想解放的最瘋狂的表達。如今,新36條進一步國退私進(不用“民”是為了揭露其本質)。林炎志在00年前后在《市場導報》發文指出“私有為主體,政府必然為企業主把持”。許多地方和中央部門已經成為資本家的代言人和走狗,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復 興
最近,105歲的周有光公開表示中國的所謂”經濟奇跡“不值一提。因為,依靠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的犧牲獲得增長是不可持續的,也是恥辱。改革以來,除了什么WTO、奧運會、世博會形象工程實在找不到值炫耀的。幾大科技成果無一例外而全是毛澤東時代的產物。幾億的農民工承受背井離鄉的煎熬,住在貧民窟式的工地,掙著少的可憐的工資,幾乎沒有什么福利。他們在全國人大只有3個代表。還被高調宣傳為巨大的進步。作為農民工的后代,他們從小缺少必要的父愛、母愛,獲得一個“留守兒童”的被關注的稱號。幼小的心靈已經埋下了異樣的扭曲。
下一個是誰?
中國的改革都圍繞一個“私”字。公權私用,公產私分。但中國的改革是漸進性的。這便于掩蓋其最終陰謀。廣大善良和心懷僥幸的所謂的“聰明人”一樣被欺騙。80年代先改革農村,城里工人無動于衷。90年代改革中小國企,大國企工人無動于衷,00后,改革大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無動于衷。可以預言,接下來肯定是事業單位改革,最后就是公務員了,資本家們根本不需要如此多的官僚體系。
人數與力量
中共一大:57人
中共七大:121萬人
中共十大:2800萬人
中共十一大:3100萬人
中共十六大:6320萬人
2007年6月,全國黨員總數為7336.3萬 其中,有多少思考過共產主義問題?有多少信仰共產主義?有多少是未發現、暴露的腐敗分子?當我們沉迷于用經濟一樣的增長標準來論證黨的強大,有沒有感到巨大的危機正向我們走來。
人們談到,蘇共擁有20萬黨員時奪取了政權,擁有200萬黨員時打敗了希特勒,而到擁有近2000萬黨員時卻失去了政權。當戈爾巴喬夫宣布解散共產黨、葉利欽宣布共產黨非法時,沒有一個黨員和黨組織站出來進行抗爭。許多干部和黨員喪失了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迷失了前進方向;相當多的人入黨不是為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事業奮斗,而是為了自己在仕途上的發展和撈取個人好處。蘇聯3億人口,黨員就有2000萬。蘇聯劇變前夕,對蘇聯公民的民意調查顯示,只有7%-8%的人認為蘇共代表人民,70%到80%的人認為它只代表它自己。這就是答案!所以蘇聯崩潰了。
重物質與重精神
共產主義不是庸俗的按需分配,更不是生產力的唯一標準。在新馬克思主義看來,它是一種注重精神的社會理想的追求。社會主義社會的幸福標準是不同的。強調的是整個社會和人類的長遠利益。當我們用人均擁有汽車標準來衡量是就特別的可笑。中國人均擁有的汽車達到美國標準那需要多少個地球?在全世界少部分國家擁有大量財富,中國少數人擁有巨大財富,他們幾乎可以按需分配。但這不是共產主義,恰恰相反,他們搞得是最徹底的資本主義。他們用自己的生活來號召和麻醉:全體人們,追求物質財富和享受吧,我們就是標準!“頂級、時尚、流行、快樂”為符號的消費主義文化已經深入人心。于是,每個都了這個全力以赴奔向海市蜃樓。成為資本主義的陪葬人,而不是掘墓人。
我們堅信共產主義,雖然還有思想上的距離。
我們揭露假冒偽劣,雖然當今仍然層出不窮。
我們反對修正主義,雖然他們自稱與時俱進。
我們懷念革命先烈,正是他們激勵我們前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