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收入差距怪戶籍,《人民日報》的觀點很弱智

儒夫 · 2010-05-26 · 來源:烏有之鄉

        人民日報稱:“中國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壟斷行業收入遠遠高于社會平均收入。戶籍、出身、企業身份等差別,成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http://news.163.com/10/0524/04/67E20R9000014AED.html)收入差距與戶籍有何干,按些邏輯,地區差距該是行政區劃惹的禍?因收入分配不公形成的貧富差距導致了社會的許多矛盾和問題,是否也都要歸罪于戶籍?
        說其弱智,源自該文舉的例子和推理。文中說:“趙剛在一家國有金融控股集團任部門經理,稅后年薪80多萬元,加上各種臨時性的“福利”,實際收入在百萬元以上。”然后比較說:“趙剛的高中好友小燦在中部一個地級市的加工企業上班,企業效益好,他年工資總額4萬多元,在當地屬高收入。‘收入的1/3還房貸,1/3供孩子上學、老人看病。國家說擴大消費,可靠這點兒工資收入,不頂事兒!’他說生活壓力很大。”也許想再比較城鄉之間的差距,又說:“趙剛的小學同學王培仍在老家務農,天暖種地、養魚,天冷去鐵路打零活,一年到頭累得要命,純收入只有2萬多元,還不抵趙剛工作一星期。”從而得出一個結論:“三個人收入懸殊的現狀,正是目前我國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真實寫照。”
        首先,趙剛與小燦的收入差距,除了企業的行業性質不同,而且職務也不同,況且一個當了資本家,一個還是工人,這種剝削與被剝削跟戶籍無絲毫關系。其次,有多少人年收入能達80萬,這又有何普遍性可言?第三,如果說王培是在農村,這是工農差距,是不是讓王培換成了城市戶口,農產品收入就可以趕上工人和資本家了呢?如果這種邏輯成立,建議讓城里的人去農村種田,讓農村的人到城里做工,收入就能一樣沒有差距了。這豈不是現代版的“刻舟求劍”?如果說從80萬到4萬,再到2萬,是因為戶籍的問題,那么問:如果戶籍取消了,三人的收入是多少?是80萬,那國家還要建設什么呢,直接取消戶籍就都成富人了,還喊什么口號。如果只有2萬,這種取消戶籍的主意不是太餿了嗎?可要問問趙剛小燦同不同意。第四,如果一個王培能代表中國農民的現狀,那么一個農村戶口的暴發戶是否也能證明農民的收入高了呢?再退一步想問,就是在城市的人,收入差距也很大,也是因為戶籍嗎?如果要說:“城鄉分割、行業壟斷以及資源價格扭曲,拉大收入差距”也是戶籍的問題嗎?取消戶籍后是不是城市就沒有貧富差距了,是否壟斷行業就會不壟斷了,剝削和掠奪造成的分配不公也就消滅了?實在讓人無法理解了。
        居民收入差距、行業壟斷、分配不公,明明都是所有制造成的問題,可惜,作為一張中央黨報,卻看不到問題的本質,是有意轉移視線,還是耳目失聰,實不敢枉猜,但總感覺是在竭力回避一個實質性的問題——“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問題。當前有些人對當前社會所有制狀況看不清、分不清是可以肯定的。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告誡人們說:“當前由于收入分配失衡導致的社會情緒積累,容易讓人民群眾對我們的基本經濟制度產生不信任感,甚至出現了‘公有制不能實現共同富裕’‘勞動不再光榮’等認識偏差,國家層面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須從戰略高度整合社會認識分歧。”(http://news.163.com/10/0525/07/67GU1H7J00014AEE.html)我不懷疑他對公有制的熱情,他的話雖沒問題,可造成認識偏差的基點卻錯了。因為這個話應該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講的,而現在恰恰是代表公有制的國有企業僅占企業總量5%還不足,國有資產還不到資產總量的1/3。所以有人對“公有制”的懷疑實質是對公有制名義下的“私有化”提出了懷疑。剝削與掠奪是私有制的基本特征,在私有化的社會環境中,“勞動不再光榮”已成現實,這已不是懷疑者認識的偏差,而是這位所長對現實認識的偏差。讀書做官,當經理做老板,如今的學生娃娃們的理想已沒有人愿當工人和農民了,因為在這個追求效率和利益的社會中,勞動太廉價了,廉價得都不值錢了。
        也正是因為認識的偏差,原本戶籍是農民在這個充滿斗爭、掠奪的社會中的一根維護自己利益的救命稻草,也被無情的奪去。在征地和拆遷中,農民的土地沒有了,沒有了土地就當不了農民,取消農村戶口,結果還是背井離鄉外出打工,落得個工不工、農不農的尷尬境地。說到此地,不知在《人民日報》社工作的人員是因為有了戶籍才進報社的,還是因為沒有戶籍才進報社的?現在的失地農民都是有戶籍的,《人民日報》招不招?如果取消了戶籍,又收不收?相信失地農民都愿意丟了戶籍進《人民日報》社過小康呢!

 

人民日報刊文稱戶籍出身成拉大收入差距推手

人民日報5月24日報道 城鄉分割、行業壟斷以及資源價格扭曲,拉大收入差距

趙剛在一家國有金融控股集團任部門經理,稅后年薪80多萬元,加上房補、車補、書費、健身費、休假補貼、補充養老保險以及各種臨時性的“福利”,實際收入在百萬元以上。

趙剛的高中好友小燦在中部一個地級市的加工企業上班,企業效益好,他年工資總額4萬多元,在當地屬高收入。“收入的1/3還房貸,1/3供孩子上學、老人看病。國家說擴大消費,可靠這點兒工資收入,不頂事兒!”他說生活壓力很大。

趙剛的小學同學王培仍在老家務農,天暖種地、養魚,天冷去鐵路打零活,一年到頭累得要命,純收入只有2萬多元,還不抵趙剛工作一星期。

三個人收入懸殊的現狀,正是目前我國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真實寫照。

北京師范大學收入分配與貧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實認為,目前收入差距擴大主要體現在四方面:

——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1997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6∶1,2010年已達到3.33∶1,“落差”幅度不僅遠高于發達國家,也高于巴西、阿根廷等發展中國家。

——壟斷行業收入遠遠高于社會平均收入。“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金融、電力、電信等行業與制造加工業工資水平差不多,但隨著壟斷地位的加強,這些行業的工資水平已遠遠超過社會平均水平。”李實說。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目前,電力、電信、金融、保險、煙草等行業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其他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的2—3倍,如果再加上住房、工資外收入和職工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實際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間。

——市場價格扭曲導致的行業暴利以及管理部門的灰色收入。我國的生產要素市場發育并不完備,資本、土地和自然資源的使用和配置基本上都受控于政府部門,市場價格難以形成,交易價格往往是扭曲的。以低價獲得礦山、土地等要素的企業會輕而易舉地從中獲得高額利潤,而相關管理部門會以尋租等方式,從中獲取大量灰色收入。

——在行業企業內部,工資、福利向少數人集中的趨勢正不斷加強。2008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財務決算反映,當年央企人均福利費支出為3387元,其中最高的為4.46萬元,最低的為149元,相差近300倍。

戶籍、出身、企業身份等差別,成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基尼系數在0.3左右,90年代中期達0.42,但到了2010年,已經達到0.48。這表明居民收入差距正在不斷擴大。收入分配問題不僅影響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更事關社會穩定,已成為當前改革的焦點問題之一,整頓收入分配不公迫在眉睫。”李實說。

李實認為,絕對的平均不叫公平,收入差距有值得肯定的部分。計劃經濟時代,職工工資實行固定晉級,人為地壓低了人力資本報酬,是不合理的。讓受高等教育的、從事“高知”、“高技”職業的人獲得高收入,符合市場經濟法則。“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透露家中有七輛車時,社會評價一致正向,就是因為這真正體現了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公平原則,實現了市場經濟‘教育投入與財富產出相關’的效率法則。用高收入激勵教育投入,從而提高整個國家人力資本的素質,這一點毋庸置疑。”李實說。

然而,由于目前缺乏科學公正的人才評價體系和充分競爭的人力資源市場。教育投入的價值并未充分體現,而戶籍、出身、企業身份等差別,已成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調查顯示,北京等地黑市為應屆畢業生“代辦戶口”的價碼已經漲到10萬元以上,而幫助一個大學生進入“國字號”大企業特別是壟斷企業,中間的“幫忙費”、“好處費”已飆至十幾萬甚至數十萬元。至于企業、政府領導讓自己子女“潛規則”就業的新聞,也不時見諸媒體。

“工薪階層、農民家庭的優秀子弟通過自身努力‘鯉魚躍龍門’、入職高薪管理機構和行業的機會越來越少,這不僅削弱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人力資本的效率,也導致收入階層的不斷分化與強化——富者愈加富有,貧窮家庭延續貧窮。”李實說。

加快改革進程,根治分配“不公”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和諧社會的“定盤星”。一些學者表示,目前在我國,解決初次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問題,較之于完善再分配政策,更為緊迫。

根治收入分配不公,必然涉及一系列權利和利益的重新調整與安排,包括建立人人等同的社會保障、創業、擇業和就業機會等等。這涉及財政體制、社會保障體制、就業制度、教育體制、醫療衛生體制等多方面的改革。只有不斷深化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才能從根本上緩解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

近年來,上海、廣州、重慶等大城市紛紛進行戶籍制度改革試點。今年4月2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將深化土地管理、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和人力資源市場等,作為今年改革的十大重點之一進行部署。這些舉措對于消除束縛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從根本上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十分關鍵。

今年5月13日,國務院出臺意見,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和政策性住房建設、社會事業、金融服務等領域。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說:“削減壟斷行業的高收入,根在破除壟斷。現在國家的政策正逐步到位,前景令人期待!”他說,除了引入競爭機制,還需要建立國有企業的分紅機制,將超額利潤用之于國、于民,而不能任其自肥。

管住企業高管的“天價年薪”,也是縮小收入差距的重要一環。財政部印發的《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明確規定國有金融企業負責人最高年薪為稅前280萬元人民幣。“限薪令”出臺后,中國鋁業、武鋼集團等國有大型企業高管層表示帶頭減薪。銀監會、保監會等監管部門紛紛跟進,要求金融企業高管切實“管”好自己。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易憲容認為,高管高薪問題源于制度缺陷,既需要加強政府的監管,也需要進一步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和內部薪資制度,不能僅限于“道德層面”的約束。除高額正式薪酬外,各種高管職務消費、隱性消費數量驚人且不透明,極具隨意性,為全社會所詬病。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有效監管,堵住“灰色收入”和“灰色消費”的漏洞。

(本文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netease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一道丝袜国产一区高清 | 亚洲欧美综合专区精品 | 亚洲欧美韩日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卡通在线另类 | 亚洲2020天天堂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