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初中高中的階段,政治課上反復強調的三個要點就是1、“目前我國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2、“我們要堅持按勞分配的原則”,3、“先富裕起來的帶動大家共同致富”。
我們當年是反復背誦啊,事實上政治考試中,我經常用上面這幾個觀點,同樣的話回答了好幾道問題。
本人政治成績從來沒低過95的,呵呵。
可惜1和2,我現在還印象深刻,3,其實好多年沒有人提起了,當然我指的是在正式的宣傳中,搞的我現在也有點想不起當年的政治課本上原話是怎么寫的。我也不知道現在政治課本上是怎么寫的,隨便問一句,現在有政治課么?
想想看,一個毛頭小子,從鄉下來到紙醉金迷的繁華大城市,進被招進來家號稱“福利待遇優厚”的<strong>臺資公司</strong>,不得了啊,人家杜來來在外資,我們在臺資,也不遠了啊。
可是沒想到,每天工作十個小時以上,才賺一千多塊錢,還要被人罵。什么時候才能過上杜拉拉那樣的生活呢?這樣的日子,怎么結婚,怎么買房子,怎么養老婆孩子?
臺資被夸的那么好,都還這樣,那到黑煤窯,不更完蛋了?
這樣就很容易想不開了。
我估計他們壓根就不知道,“先富帶后富”這個理論,先富,會來帶領他們這些窮人,共同致富的啊。
這么光明的前途,這么美好的希望,他們壓根不知道,心里當然憋屈了??梢韵胂?,如果大家都能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的社會,將多么和諧啊。
可惜不知道為什么,近幾年,對這個理論的宣傳,幾乎看不到了,就在這個論壇上,還有些人問:“啥時候先富帶后富?。俊?/p>
想當年,我最敬佩的作家小林多喜二在他的《蟹工船》里也特地提到,為了豐富船上勞工的業余文化生活,讓大家安心干活,善良的資本家,特意安排電影工作者,冒著風浪,上船給勞工放電影。放的片子都差不多,比如描寫一個青年人,在工廠里拼命干活,最后被提拔成經理,還娶了董事長的女兒。
這是快100年前資本家就掌握了的手法,現在怎么反而不會了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