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廣大的勞動者才是第一生產力
其實,關于何為生產力,生產力的構成要素,何為第一生產力,馬克思主義早就有了科學的結論。有人還要弄出個什么與之不一樣的東西,實際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的生產力理論失去知覺的表現。
馬克思主義說得很明白,所謂生產力就是人類社會生產物質和精神財富的能力;勞動者、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構成了生產力的三要素;其中,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這其中的意思也很分明,所謂每一生產力就是勞動者。
而科學技術,即物化的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在他未被廣大的勞動者認識、掌握并運用之前,只能是次要的生產力,甚至是無效的生產力。比如承載科學技術的機器、書籍,其實也是一種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在它未被廣大勞動者認識、掌握和運用之時,其實就是一堆死物。他們永遠也無法上升為什么第一生產力。
而要想使科學技術被勞動者認識、掌握并運用,只能是廣大勞動人民長期堅持不懈的廣泛和深入的社會實踐;亦即廣大勞動人民長期堅持不懈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實踐。這同時也是廣大勞動人民的社會科學的責任和使命。
直接將什么科學技術說成是什么第一生產力,是企圖在生產力中排除廣大的勞動者,也就是排除廣大勞動者堅持不懈的廣泛和深入的社會實踐和社會認識。請看,一種除排了廣大勞動者的第一生產力是一個什么生產力呢?或者說,直接將什么科學技術說成是什么第一生產力,是一個人喪失或者干脆說不具有起碼理論思維和邏輯判斷能力的結果。
也許有人說,你在這里所指的廣大的勞動者,如果不是大量地認識、掌握和運用了科學技術的人,那豈不都是傻瓜嗎?這樣的勞動者再多又有什么用呢?那么,我只需問一句,是不是人一生下來就認識、掌握和運用了科學技術的人呢?肯定不是吧!
那么這時,一個人——其實是全部的人聯合起來——就要非常積極地、或者說非常活躍地來認識、掌握有人所謂的科學技術,也就是以科學技術作為勞動工具、或勞動對象。這不正好證明了只有廣大的勞動者,也就是眾多的通過勞動變成的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