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強者揚眉吐氣,弱者必須韜光養晦的世界。
當人們心中的公平和正義成為傳說,面對只會茍且榮華的精英與偷生掠民的權貴,大多數人已經是人人自危,朝不保夕。
當偉人時代的血性與光榮只能追憶,看著帝國掠食者上演一場場遠交近攻弱肉強食的好戲,包括我們在內的所有弱小獵物都不得不戰戰兢兢,小心翼翼。
這個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從韜光養晦作為一門哲學藝術登上大雅之堂。三十年來,它的發明者一直為我們所津津樂道:決不翻案的悔過書,宣告效忠決無威脅的誓言,幾落幾起,翻身作主。這是經過實踐的事實,這是韜晦之道靈活運用的典范。
我們終于將韜光養晦發揮到了極致,使這種藝術形式貫穿于國家近三十年的內外歷史進程中,塑造出了大多數國內人民作為弱者的新性格,以及作為國際上外大而內弱的國家新形象。可以說我們理想的世界觀實現了,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
這個過程,我們需要概括地描述一下。
一、一個過程
首先大家要相信,抓住耗子就是好貓。
改革。聯產承包,集體財產瓜分。裁軍,自宮軍工項目。
韜晦。中美聯合公報“一個中國”,三句話去掉一句。特色主義,和平發展。向先進學習,發展是硬道理,國有資產承包,培養先富,先富要帶動后富。有人學習沒學好,要全盤西化顛覆政權,鎮壓。步子大點再大點。
繼續韜晦:“一個中國”又去掉一句,三句話只剩下一句了。作為常任理事國在聯合國表態時一定要棄權,大使館被炸不要聲張。我們需要的是繼續地在韜光養晦中發展。
先富果然出來了,資本原始積累了。對后富們用韜晦長期教育功不可沒啊。改革深化,教改,醫改,房改。先富沒有帶動后富,先富更富了,同時出來了一大批韜晦的窮人。窮人太多,內需不足了,發展外向型經濟。出口沒有定價權可以補貼。反傾銷我們可以談判,我買你的東西好了。
我們要韜晦:為什么很多人要遏制中國?這些人到處培養分裂勢力。“一個中國”最后一句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一定要保住,誰承認最后的一個誰就是朋友。老朋友伸手了,新朋友也伸手,但大多是要錢的,看來當年團結落后國家不但不是賣國,還是蠻有道理的哦。
國有企業怎么不擔負起國家的社會職能?股市脫掉了中產階級的皮,但卻脫不了先富的壟斷,連一胎化后的社保都盡是黑洞。壟斷啊,要發展,要改革,深化改掉國有企業,去掉壟斷。
吸引外資,廉價的資源和勞動力,掏空資本主義的產業,都來這里生產,辦成世界工廠。資本主義產業都到世界工廠了,他們自己人民就業也成了問題。
地球就這么大,擴張遇到瓶頸了,打仗不解決根本問題,經濟危機。宏觀調控才能轉嫁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的國有企業反而強大了。不是自由經濟嗎,我們都學了,怎么你們學習社會主義?
經濟危機要想轉嫁給我們,反對。人民幣不升值,綁定你。資本不要流走,炒什么都可以。房價上了天,買房住的入了地。
繼續韜光養晦,往臺灣出售武器沒有關系,打伊朗你們就看著辦。我們要和平發展。天災團結了人心,但到處是百年不遇的天災,效用也要打折扣。窮人太多了,內需還是不足啊。
內需要拉動,家電汽車下鄉去。還不行,政府投資拉動內需帶動發展。鋼筋水泥的工地上一片火熱,但水泥是會凝固的。逐漸凝固了,流動性不足,要加大流動性,多印錢。印出來的錢稀釋了窮人本來就不多的錢,而錢生錢的金融使有錢的更有錢。兩極分化,不但內需越來越沒有了,矛盾還這么大,怎樣解決?
均貧富行嗎?我們三個代表代表了先進的先富們,他們如果不答應,沒有辦法均貧富。
深入改革?改掉國企產生先富和更窮的窮人,法制了管不了,法律是先進的先富們定的。
維穩?用什么維?四千多年前的洪水,禹的父親沒有堵住,兒子改進了父親的辦法,疏導高處的水流向低處。維穩能夠解決矛盾嗎?偉大的大禹如果在世,一定會搖頭。
二、兩個真相
我們要崛起,就要解決矛盾。當漢奸都以賣國為榮,先富者的腐敗使后窮者的不滿在沉默中蘊釀,再要求這些人韜晦已經不大可能;同時當內需和外需都已無法靠人力去拉動,“遏制”的聲音從四面傳來,經濟危機不停尋找新宿主的時候,韜晦也成了一道別樣可笑的風景線。
這些矛盾都面臨著爆發的危險。我們也許應當反省了:我們的發展和改革,是在什么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現在出現的問題,究竟是不可避免的,還是理論本身就有問題?
當回顧“韜光養晦”理論發展脈絡的時候,我們發現,同時出現的,還有一個與之配套的,相輔相承理論被引進:“落后就要挨打”。
這是互相促進和完善的兩個理論。
如果“落后就要挨打”成立,那么就要有打人的一方來實現這個打的動作。落后的由誰來打?當然是先進的。于是“先進就要打人”也成立。我們現在不先進,和大多數一樣,是落后的。在這個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橫行的時代里,落后的果然都在挨打和準備挨打。我們想不再挨打,就要先進,先進了不但可以不挨打,還可以打落后的。這是多么合理的理論啊。
這套理論雖然不能解釋無數世界文明古被滅亡的歷史,但在目前還是適用的。發明這個理論的先進者和學習這個理論的落后者,共同努力打造出了當代的世界秩序。
當代這個世界秩序出現之前,是毛澤東所處的時代。那個時代的規則,起初也是弱肉強食。但毛澤東改變了這種規則:在先進們眼中,最落后者的聯合很強大,虛弱落后的中國不但沒有被瓜分,還靠劃分“三個世界”與利用先進者們之間的矛盾擺脫了兩大帝國的鉗制。但隨著毛澤東的離世,他的思想也同樣被棄置不用了。
冷戰,窮兵黷武,和平演變,世界警察,一超獨大。海灣戰爭,石油戰爭,糧食戰爭,貨幣戰爭,金融戰爭,經濟危機。大家都在看超級帝國的顏色行事,小心地保護著自己。不聽話的就是流氓國家,就是恐怖主義。全世界的媒體都不遺余力地鄙夷著他們,大家慶幸著自己的明智。落后的弱者在強者的“落后就要挨打理論”下,落后的聯盟被肢解,落后者的前途一片迷茫。
雖然你發明了“韜光養晦”,說決不稱霸,發展是硬道理。但“落后就要挨打”分明早已暴露了你的想法,大家都看在眼里:你要發展成先進嗎?干什么?先進就要打人。韜光養晦就是偷偷搶奪打人的資格還不敢承認。同時現在的先進帝國當然不允許。韜光養晦,你少來了。老二都是要被打的,地球就這么大,有幾個老大?遏制你沒商量。
三、反思,不僅是一個人和一句話
如果對手如慈父般寬厚,而自己可以反復做小人,那韜晦之道發明者的成功之途應當是可以復制的。但事實證明這些不過是夢想。如果仍舊低頭韜晦決不動搖,并且為暫時的安全感而慶幸,那樣得來的安全就只能激起掠食者嗜血的貪婪。這一點,鴉片戰爭以后的滿清已經為我們證明過了。不要再說落后就要挨打,因為落后者只要不軟弱,并與落后的弱者聯合起來反抗,就一定不會挨打。這一點毛澤東早就給我們證明過了。
為什么毛澤東和周恩來一定要將中美雙方的分歧寫在第一次《中美聯合公報》中?向全世界表明:我們不是和美國想的一樣聯合統治世界。中國對這個世界的構想是什么?后來在聯合國才有機會亮了出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在新帝國的新秩序下,你強大沒有?先進了沒有?還沒有。矛盾重重。矛盾的原因有失誤,但主要是種瓜得瓜的結果。常言說得好:起點決定終點。
在自創的“韜光養晦”和引進的“落后就要挨打”這兩句的指導下,對手早就從兩個方面讓看清了你的真面目:只有精于算計的短視和陰謀。沒有天公地道的遠見和陽謀。于是親痛仇快的事情,在內因和外因的相生相伴下一路上演,直到今天。
那些看起來富有智慧和哲理的話被大家傳誦,這不是一個人的錯。抓住小耗子丟了大耗子是什么貓?真理從實踐中來但錯誤的實踐怎樣檢驗真理?天地不仁,現實如此無情,我們的意識形態被忽視了,民族文化被侵略了,精神文明在倒退,經濟建設以外資為主體了。我們的獨立自主的國家,現在已成為了強權的附庸。中美國,一個充滿恥辱的名字。
回顧歷史不是要回到過去,對歷史的回顧是為了更好地理解現實;反思也不是拒絕改革,通過反思才知道改革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我們需要怎樣的改革才能解決目前的問題。
認識和反思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我們現在至少應當甩掉韜晦這塊遮羞布了。我們需要要堂堂正正地討論誰是先富,先富怎樣帶動后貧的問題;我們需要光明正大的國家和民族的立場,懲辦賣國漢奸和實現國家統一。只有鋤強扶弱的正義和堅強才能贏來尊敬,并打擊帝國主義自以為是的暴力哲學;只有公正和團結才可以振奮我們的民族精神,使中國走向穩定與強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