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說中小學普及素質教育的荒謬
一、 中小學普及素質教育述略
從法治的角度講,知法犯法暢通無阻而無人執法 乃是當今中國的首要問題。因為草民的孩子深受中央政府的‘教育法條’下地方后‘大變樣’的毒害,于是,就開始關注中小學教育尤其是中小學的‘素質教育’。
我國中小學素質教育的生長鏈條是這樣的:素質(1985)→民族素質(1985)→國民素質(1993)→素質教育一詞正式誕生,但尚無具體定義(1994年6月)→向全國推廣(1996年2月)→由應試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轉變(1996年3月)→在全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的定義正式誕生(1997年10月)→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1999年1月)→全面推進的新階段(1999年6月)→必須著力推進素質教育(2001年3月)→要求加快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2001年5月)→全面推進素質教育(2002年11月十六大報告)→……【根據2005.11.03日人民網《素質教育大事記》歸納得出】。 擇其關鍵節點跳躍展開便是:
‘素質’二字,取自x在1985年5月在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講過的一句話。同年,官方就確立了非毛教育方針的教育體制改革的目的(方針)——盡管其后一系列的官方文件都提社會主義。然而,那只是‘掛社會主義的羊頭’而已——鐵證見:2008年兩會后,時任教育部長的周濟做客強國論壇,有聰明網友問:我們現在的教育方針還是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嗎?部長大人用‘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尷尬沉默做了回答。
1994年6月,李嵐清提出:“基礎教育必須從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同年8月,中央文件第一次正式使用了‘素質教育’概念,但沒給定義【故意的,因為已經‘胸有成竹’了】。
1997.10.29日,國家教委正式出臺了《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終于‘姍姍來遲’了素質教育的定義——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質教育要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和學會審美,為培養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奠定基礎。【比較毛澤東直白到家的46字教育方針: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哈。這定義,初看,是一堆語義重復含混、邏輯混亂的表述【像個黑洞】,細想,里面卻潛伏著 美國教育理念的個人主義骨血——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這個黑定義,有利于中小學教育領域里的只做不說;有利于廣大中小學教師和家長對素質教育的真目的 長期保持糊涂;有利于在應試教育市場之外,培植一個素質教育市場。
雖然素質教育的定義‘高深莫測’,然而,素質教育的具體政策,卻淺顯易懂。比如,2001.1.18日教育部出臺了《關于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讓英語正式成為小學生的必修課;再比如,2005年教育部出臺了《幼兒教育指導大綱》【其根本意義是:文化自宮,從娃娃抓起】,明確鼓勵在幼兒園開展中英文雙語教學。行文至此,草民拼命在大腦中搜索最惡毒的咒語,卻被以前的一則新聞突然打斷:一個上幼兒園的上海孩子,在幼兒園里學雙語,回家后家長又教他學日語,最后患上了‘閉語癥’。
二、中小學普及素質教育的荒謬
1、素質教育的目的:表面看,是將中小學生從應試教育的壓迫下解放出來。實質上,正像其它領域的改開一樣,打算分步復制美國以個人主義為靈魂的(中小學)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
2、素質教育的本質:是徹底喪失文化自信后實行投降主義教育戰略的文化自宮,是‘孫美戰略’在中小學教育領域的必然反應。一句話,用西方文明的個人主義傳統置換中華文明的集體主義傳統——從娃娃抓起。【從長遠講,教育殖民遠比經濟殖民和政治殖民可怕】
3、素質教育的推廣:是文化教育領域里的崇美右翼精英集團【官產學媒合謀,中有巨量漢奸賣國賊】亂施公權力和話語權的產物!
4、素質教育的異化:盡管中國僅存的公平——高考公平【相對而言,權貴們正齊心協力地肢解它呢】,使得應試教育的權重遠遠大于素質教育的權重。然而,在很大程度上,素質教育已經異化為國內外利益集團謀取私利的‘冠冕堂皇的牌坊’。
5、素質教育的荒謬
還是打比方來說吧。如果把中國孩子喻為魚,把美國以個人主義為靈魂的中小學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比作美國湖,那么,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借美國湖,養大養肥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魚兒。然而,用美國湖養出的中國魚兒,同美國湖養出的美國魚兒【假定其好】相比,必然會產出嚴重變異的一代又一代的小瘦魚【肯定有例外】。
為什么這么下結論呢?根本原因在于:美國湖外還有美國海。亦即,美國大海緊緊包圍著美國小湖,湖水也是從海里流過來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雖然復制粘貼了美國中小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但你絕對無法做到復制粘貼美國的社會結構【當然了,這是中國極右翼的美麗夢想】。
再進一步:你必須把絕大多數中小學生的長輩 和 老師變成地地道道的美國人——按照美國人的標準去吃喝拉撒睡,按照美國人的思維去教育孩子……【想起一個性質相同的‘案例’:1989.6.4后,官方任命了一個左翼的經濟學者當北大校長。一個北大人說:沒用,撤換北大3/4的老師才會有點用。說句題外話,草民以為,北大的傳統是愛國的自由主義,盡管改開中國嚴重弱化了其‘愛國’,然而,薪火尚存,孔慶 東等 教授的言行可證】
——而這,有成功的可能嗎?癡心妄想!因為在相當長的時段內無法做到——即使按照以劉曉波焦國標等為代表的極右翼的主張去搞:讓美國殖民中國100年乃至300年,也是癡心妄想!因為,中華文明5000年生生不息的文化因子,早已變成了遺傳因子【密碼】而代代相傳,亦即,中華民族一定會以不同于美國人的方式,一直吃喝拉撒睡和思考問題,除非,中華民族被滅絕。
綜上述:在中小學普及素質教育是荒謬的。
結語:記得 楊振寧 先生評論過中美二國中小學教育的差異。大意是:中國的中小學教育,不利于極少數天才學生的培養,但卻大大有利于絕大多數學生的成長,而美國的情況正好同中國相反。其實,中國曾經有個遠遠優于美國中小學教育理念的巨大原創思想【毛澤東的中小學教育觀】 ——立足于培養集體主義、國家主義、人類主義的社會主義的新人【很超前】。然而,手握公權力和話語權的崇美右翼精英集團,卻將其打入了十八層地獄。它們,就是要將文化自宮進行到底。噫吁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非非毛 2010.9.26~28 LC;2010.9.29LC修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