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毛主席不抓經濟?
陶 冶
1956年12月8日 ,毛主席在全國工商聯二屆一次委員會代表大會部分代表座談會上談時局時說: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者改造,不僅所有人包下來,作為階級的消滅了,作為人都包下來。工商界不是國家的負擔,而是一筆財富收入,過去曾經起了積極作用。他們在經濟上是現代化的,不是手工業的,在政治上反對帝國主義,所以有兩面性,有革命的一面;人民政權建立以來和政府合作,企業又公私合營了,這些好事不能說資產階級對我們沒有用,而是有用的,很有用的。工人對這一點不太了解,因為他們在工廠里從前和資本家是有斗爭的。我們應該對工人說清楚。特別是工商界學習高潮以來,你們愿意學習,工人對你們會改變觀感的。對資本家要宣傳把個人事情和國家事情聯系起來,提倡愛國主義,總之要想到國家的事情。河北省合作化,過去的口號是“要發家,種棉花”,結果大家只管家。后來覺得這個口號提得不好,改為“愛國發家,多種棉花”,就把家和國家聯系起來了。你們現在要把家和國家聯系起來,這個國家你們也有份的。我們的國家是窮國,而且窮得很,今年只有四百五十萬噸鋼,明年才有五百萬噸鋼,日本七百萬噸鋼,我們要趕上日本,要第三個五年計劃,才達到一千萬噸。
你們這個會的中心是討論你們的事情,同時也要聯系國家的事,回去宣傳教育時也要聯系到國家的事情。我們幾千萬噸、幾萬萬噸鋼,要搞幾十年、幾百年。我們要提倡愛國主義。為什么要搞公私合營,要搞社會主義?就是為了便于國家發展起來,比私有制度更有利于發展國家的經濟文化,使國家獨立。我們在經濟上還是不獨立的,大的機器不能做,小的精密的也不能做,只能做中型的。飛機還剛剛開始出廠,汽車還剛剛開始生產。甚么國家替我們設計的呢?是蘇聯。我們應該和蘇聯合作。我們的國家里沒有像波蘭、匈牙利那樣的反蘇潮流、反蘇情緒,工商界也沒有,青年大學生中也沒有。大學生百分之七十是資產階級和地主子弟,我們要團結教育他們。因為是你們的子弟,解決你們的問題,對他們有影響,入學入團,助學金問題,戴紅領巾問題,青年團要解決這個問題。要一視同仁,要看質量如何,不要看家庭出身。如果夠不上,就是工農子弟也不能取,夠得上,資本家子女也應該取。補助金問題,應該看學習和家庭來決定的。大的不要補助,中小的寒微的就應該補助。入團入黨都應以此為標準,在中國是完全可以實行的。……
我們做事要“順乎天理,合乎人情,合乎世界之潮流,人民之需要,而為先知先覺者堅決行之,則未有不成功者也。”這是偉大的革命家 孫中山 先生說的。我們兩次革命就是繼承孫中山的工作,完成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然后完成社會主義革命。這些革命都是為建設掃清道路,都是方法問題,要把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加以改變,把政府、意識形態法律、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這些上層建筑加以改變,但是還沒有解決基本問題。目的不在建立一個新的政府,一個新的生產關系,目的在于發展生產。七年來發展一些,但是很少,吹牛可吹半天,實際上只有四百萬噸鋼,明年只有五百萬噸,再五年只有一千萬噸,在我們國家六億人口不算事,比日本、法國可以超過,但趕上美國一萬萬噸綱要四、五十年才有希望。請大家把目標轉向這個方面。陳云同志看到一個瑞典朋友,瑞典只有幾百萬人口,每人平均有二噸鋼,照我們人口算,要幾萬萬噸。美國現只有一萬萬噸,要達到瑞典的數字要超過美國幾倍,所以過去搞民主革命,現在搞社會主義革命。工商聯開會,民建開會,大家學習什么呢?都是為達到這個目的,幾萬萬噸鋼,還要辦學校,收音機都要。全國一切人民,至少要初中畢業,再過多少年,掃馬路,廚師所有的人都是大學生,要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一切工作就是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蔣介石該打,就是因為他一件好事也沒有干,二十年才搞了五萬噸鋼。我們八年(算到明年)就有五百萬噸鋼。他是心不在焉。我希望各位朋友引導這一千多萬人向著生產方向,再幾十年功夫,才能在文化上翻身。所以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
讀到這里,我就想了,當時建國才7年啊,咱們新中國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能造飛機了,能生產汽車了,那是誰抓的?不是黨中央,不是毛主席,那么是誰人?
“幾萬萬噸鋼,還要辦學校,收音機都要”, “一切工作就是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辦學校,生產收音機,和幾萬萬噸鋼都成了傾其全力爭取的大目標了。
“全國一切人民,至少要初中畢業,再過多少年,掃馬路,廚師所有的人都是大學生,要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一切工作就是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再幾十年功夫,才能在文化上翻身。”難道,我們現在的生產和生活水準是1978年“改開”得來的嗎?從1956年到1978年22年期間,黨中央和毛主席就沒抓經濟?沒搞建設?有人對新中國60年大慶出現了毛主席的方陣還有想法,他們認為毛澤東時代的28年應該抹空,難道也像毛主席批評蔣介石那樣,認為他“一件好事也沒有干”?毛主席和蔣介石分別代表兩個政權,難道某人和毛主席也分別代表兩個政權嗎?難道也可以像控訴萬惡的舊社會那樣控訴毛澤東時代嗎?能因為自己翅膀硬了就把老爹否個狗屁不是嗎?
時間是流水,流水之所以流動,是因為有后來者的推動。但是沒有先行者的趟路、鋪墊和犧牲,那就是一片干土,你后來者再洶涌,也當不了被吸收,被吃掉,是形不成滔滔江河奔向大海的。
就是農民都懂得,登梯子上房頂是要從最下面的頭一個梯蹬踏腳的。若沒有頭一個梯蹬你能登上第二個梯蹬,進而再登第三個、第四個……?
對于廣大百姓也有個比方,就是吃了第三個饅頭吃飽了,于是就認為第三個饅頭頂用。后悔為什么不張嘴就吃這第三個饅頭?吃那兩個太不值得了,還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現在,那些否定前30年的人,自己覺得是聰明人,是精英,其實不是愚蠢,就是有野心!自己赤膊上陣還嫌不夠勁兒,竟然包裝個袁騰飛,把他放出來瘋狂地咬人,直奔偉大領袖、中國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豈不充分暴露了新時代反動派的丑惡嘴臉嘛!
“精英”們和資改派們最痛恨毛主席的是毛主席發動的文化大革命。那么被認定是一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期間,毛主席也沒有忘記、忽視和放棄抓經濟。在各級政權機構中設立了“生產指揮部”。當時的口號是“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還有“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就是連農業生產都有具體指示,原話我已經忘了,當時可順口說出來的。大意是“目前正當春耕時節,我們的各級干部要不失時機地……”在農業生產方面毛主席的語錄不只一句:“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農業的出路在于機械化”、,“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是基礎的基礎”,“以糧為綱,農、林、牧、副、漁,糧、棉、油、糖、雜全面發展”。就是對農田的耕作還總結出“土、肥、水、種、密、保、管、工”的“八字憲法”。被否定的“農業學大寨”和被忽視的“工業學大慶”就是毛主席樹立、推廣用來指導工農業生產的兩面旗幟。而與蘇聯“馬鋼憲法”相對立的“鞍鋼憲法”就是指導工業發展的法寶。這一系列的歷史事實,作為非毛和反毛的所謂“精英”們怎么就是不承認呢?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狠”。我們熱愛毛主席和毛澤東時代,因為我們是無產階級,是毛澤東時代成長起來的那代人,我們還沒有背叛毛主席。而那些仇恨毛主席,厭惡毛澤東時代的人是怎么個緣故,他們自己清楚,我們自然也明白。此不贅述了!
2010年6月29日 于通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