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毛澤東“同意”年產七千四百億斤糧推助了浮夸風嗎
本網民一直認為,一生中全心全意為社會主義奮斗、為人民服務的毛澤東,其實是最不怕批評的,也是歡迎人們批評的。因為一切嚴肅的實是求是的批評最終有助于真理的發現、有助于真理掌握群眾,有助于群眾的自我解放和全社會的民主的建造。毛澤東是當代最熱心最忠誠于社會主義真理的代表,也是當代中國掌握社會主義真理最多的人,最熱忱于群眾的自我解放。所以,他的一切,是歡迎人民群眾批評的。
前幾日很忙的時候,偶爾在網上瀏覽文章,發現一篇批評毛澤東的文章。當時因忙,本網民未及寫文。這篇文章批評說:1958年的毛澤東,是認為當年收獲的糧食“最多是七千四百億斤,把七千四百億斤當數”的。批評者認為,1958年的七千四百億斤的“產量”……是以“萬斤畝”為前提的……文作者最后結論說:某些人所謂的毛澤東“給浮夸風潑冷水”,純屬捏造。
這位批評者沒有侮罵毛澤東,只是引用毛澤東的原話,用給毛澤東的話加注的形式,來批評毛澤東,說毛澤東是當年“畝產萬斤糧”的浮夸者。這位批評者的引文和注解為:
“提倡實事求是,不要謊報,不要把別人的豬報自己的,不要把三百斤麥子報成四百斤。今年的九千億斤糧食,最多是七千四百億斤,把七千四百億斤當數,其余一千六百億斤當作謊報,比較妥當。……偃師縣原想瞞產,以多報少。”(毛澤東 ──《在為八屆六中全會作準備的鄭州會議上的講話第五次講話》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九日)
這位批評對這段引文注解說:“這個七千四百億斤的‘產量’本身就是‘浮夸風’。它依然是以‘萬斤畝’為前提在九千億斤的‘產量’上‘二八開’估計出來的……某些人所謂的‘給浮夸風潑冷水’純屬捏造。”
本網民認為,這位批評者的批評,犯了一個十分低級的錯誤:基本的除法都不會。毛澤東當年認同的“全國全年總產量為七千四百億斤”,根本就不是今天某些人所批評的平均“萬斤畝”。要知道,當年,全國總的耕種面積為十八億畝,用“七千四百億”除以“十八”,結果約為“四百一十”。就是說,若按單季收成來算,毛澤東只承認當時我國的平均畝產為“四百一十斤”左右;而實際上,我國是一個每年收獲兩季(少數地區收獲三季)的國家,那么按收兩季來算,即為每年平均畝產二百零五斤。哪來的“以‘萬斤畝’為前提”!!!從何得出——毛澤東是當年浮夸風的鼓吹者——的結論!
其實,毛澤東是最實事求是的。本網民注意到,那時,毛澤東是偶爾講到“畝產萬斤”,不過——通常是說“將來”,并且,指的是“試驗田”,不是大面積產量,更不是全縣、全省、全國的平均畝產。更應注意,毛澤東是為了“氣可鼓而不可息”“愛護群眾的積極性”,才不批評某些群眾的“萬斤畝”豪言的,而面對干部,尤其是高級干部,毛澤東總是批評、甚至嚴厲批評“萬斤畝”式浮夸。現在看來,當時這種批評收效甚微,之所以收效甚微,正是因為毛澤東當時處于二線,——有些高級干部已公然不聽毛澤東的話了。
多少年,有人混淆是非在先,有些人們就跟著人云亦云。事實上,根本不是——毛澤東“同意”的年產七千四百億斤糧——推助了當年的浮夸風。刮浮夸風是另有其人(應當說,當年如出于真正的“熱心”,因缺乏經驗,犯了點浮夸的錯誤,也可以理解和原諒,——只要不故意諉過于人)嘛!
我們知道,一些昏了頭的人,改開后批評毛澤東一直是信口開河的。這里,本網民誠請大家去回顧、研究這些昏頭人的昏話!如今,作這些研究已很容易。因為,隨著歷史的沉淀,真相正大白于“歷史的河床”上。要懂得,這些批評者的作用,不是他們揭示了真實、發現了真理,而是推動人們去了解真實、掌握毛澤東的真理!我們當及時利用這種反面作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