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真時真亦假--現在的一代青少年
千里緣
·
2010-06-22
·
來源:烏有之鄉
我們這一代人的青少年,世界真實可愛,陽光溫暖明媚,山可親,水可親,人皆可親又可信。即使有迷惘,即使有憂傷,即使有失望,那也是成長途中必不可少的風景。微感不足的就是閱讀的饑渴。每次上街,隔著書店的玻璃小柜,我們會極力睜大興奮的眼睛,把那些永遠擺在柜臺上的書的封面再掃視一遍;如果機會好,恰好有幾本新書上架,店員把原先擺在角落的書移到了正面,我們不僅清晰地看到了封面上的圖畫,而且看清了書名下的作者,那滿足感就莫可名狀了。往往得到一本書,我們會早早的做完家務,洗完澡,點亮油燈,一直閱讀到深夜。累了,躺上床,看看窗外,聽聽呼嘯的北風,緊緊被子,再把油燈移近。再累了,特別是明白了第二天的早起,就干脆睡下,在枕頭上翻看最后的幾頁。那片天空,那些情景,成了我們永遠的人生底片。
那是永遠的人生底片,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過它的真實。
后來改開了,有人痛哭了,開始詛咒了。我們也試著去痛苦,但沒有用,因為確實哭不出來。在春天的季節里,在虛幻的情節里,我們偶爾也興趣地跟著叫幾聲,但總不是原始的本能的,因為我們經歷過真實。
現在的一代青少年,他們也有他們的真實童年。但可惜的是他們的童年世界破滅的太早,而且他們懷疑他們的童年,徹底的懷疑。
教材已經刪的很多了,和二十年前比,可以說是面目全非了。在有些人慶賀魯迅和魯智深終于被徹底趕出了中學課本的時候,我卻是更深的憂慮。因為現在的信息是無所不在的,特別是有現實這本活生生的大書貫穿著他們的日日夜夜,就象我們睡在床上點著油燈看書的時候。
已經有很多的學生徹底否定了自己十年的所學,敢于舍得兩天的生活費去買一本《毛澤東傳》了,你說后果會是什么?,F在的青年自殺很多,我們那時好像是聞所未聞,你說哪一代更有勇氣。沒有自殺的,就沉下去閱讀思考了,這是騙者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的。
他們永遠的人生底片是充滿了欺騙色彩,你說將來的世界會是什么摸樣。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