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么的,竟然會有一些人認為:中國多移民是好事。他們的理由是:世界到處都是我們中國人,說明中國經濟強大、中國的勢力擴張了,別人也怕我們。甚至作為改革開放的成就。貌似有理,但稍加分析,就知幼稚。我勸他們先搞清楚出國、定居、入籍的概念和區別,拜托不要把黃皮白心的外籍者還一廂情愿地稱中國人!
一、移民門檻如榨油機和擠奶器
很簡單的比喻,你是一個家族,你能隨便接受陌生成年人的加入嗎?肯定要有條件,也就是門檻:宣誓效忠、外加進門費。相當于什么,就是水滸里入伙的“納投名狀”。
想想西方發達國家都是些什么主兒,那都是百年的老牌資本主義老店老板,精明到家了。還能不算計和設定應對計劃?人家是搞全球慈善的?人家是紅字會?人家是收容所?NO,簽證的門檻高高吊起,請納豐厚的投名狀!來看幾組數據:
——據北京因私出境仲介機構協會介紹,投資移民成功率高的國家分別為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其規定投資門檻分別為40萬加元(約235萬人民幣),80萬澳元(約454萬人民幣),150萬新元(約962萬人民幣)
——加拿大移民局數據顯示:2009年,加國投資移民全球目標人數為2055人,中國大陸的名額占了1000名左右。以投資起步價40萬加元(約235萬人民幣)計算,僅2009年,即使只按「門檻標準」計算,從中國流向加拿大的財富至少23.5億元人民幣,相當于一座世博會中國館。
——根據美國國務院提供的資料,2008年中國申請人得到的投資移民綠卡占總數的五分之一左右,這使中國成為美國投資移民的第二大來源國,僅次于韓國。但從簽證獲批數量的迅猛增長速度上看,中國已經超過任何一個國家,位居榜首。
在相對少數的投資移民之外,技術移民是一個更為龐大的群體。近十年申請各國技術移民的數量與投資移民相比,大約為20∶1。據測算,每天都有近60名教育背景良好、工作體面、收入頗豐而且外語考試分數達標的中國中產精英同時向加拿大移民局遞交移民申請
美國國務院最新公布資料顯示:2008年10月—2009年9月的上一聯邦財政年度獲批的EB-5類簽證移民總數,已從2008財年的1443人升至4218人,其中七成左右主要來自中國。
據美國《僑報》報道,2008年共有8萬中國人獲得美國綠卡,4萬中國人入籍美國,中國成為旅美外國移民的主要輸出國。據統計,2009年度,中國移民加拿大共2.5萬人;移民美國約6.5萬人;2008年度移民澳大利亞約1.6萬人。
跟中國許多地方一哄而上的粗糙的招商引資不同(中國曾經給外資和合資企業最優惠的稅收減免政策,還有的地方是賤賣土地,有的是引進洋垃圾,有的是把股權控制都出讓),發達國家也在“招商引資”。但是,人家的招商引資限制很嚴:重要行業領域根本不準入,尤其能源產業、高科技產業、農業不讓中資并購。目的也明確:你拿先錢現金來,人家可不要什么你的無形資產作價,而且你也沒有什么重大的自主知識產權投資可以象那些跨國公司處于產業鏈的上游坐收紅利。早在1990年,美國國會通過“1990移民法案” ,其中一項內容就是首次推出了建立在投資基礎上的移民綠卡EB5(第五優先) 項目。按照規定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人可以在美國投資100萬美元,或在一些特定的農村地區或失業率高的地區投資50萬給存在投資風險的經濟或建設項目,并證明這筆投資有可能為美國創造10個工作職位,就可以為自己、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取得美國綠卡。
1992年美國移民局開始接受投資移民綠卡申請,為了幫助美國企業更好的利用投資移民法吸引資金,1992年底國會又推出了試驗性的投資移民特區 (regional center),這些按地理位置劃分的特區一旦審批通過,就可以用投資移民法為區內的企業或發展項目招商引資。美國國會每年發放一萬個投資移民名額,其中3000個專門留給投資移民特區。金融風暴后銀行信貸的緊縮,使美國很多商業開發項目因為得不到貸款而擱淺,也讓美國人開始更集中的瞄準外國移民的錢包。中國新出現的龐大的富裕權貴階層成為美國投資移民特區開發市場的第一目標,現在幾乎每個特區都有專人負責開發中國市場。
好了,中國的權貴階層有的是錢,最擔心的就是很多帶著骯臟的原罪,遠走高飛就是最好的選擇了。二十年來,中國貪官與富豪們帶到國外的財富,無疑是天文數字。購房產、買名車珠寶,橫掃千軍。難怪,當地的本土洋人無不驚異于中國暴發戶豪擲千金、拉動洋需的氣勢。人們終于明白,為什么歐美西方國家明明知道中國大陸來了那么多的經濟罪犯,但還是樂于提供佑護和安居的主要原因了,什么政治避難、什么保護人權?!你去一個向往自由的窮光蛋試試看,簽證都沒門!
對賴昌星,人們說加拿大政府不是傻子,不把賴昌星的錢財折騰完,是不會讓它走的。
二、中國教育的尷尬代價
再說下更令人揪心的留學生話題。1978年中國開啟公派留學生赴西方國家留學的大門。三十年來,赴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中國留學生已達百萬之眾,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從1978年到2005年,中國出國留學總人數達93.34萬人,留學回國總人數為23.29萬人,回國人數只占出國留學人數的兩成。在回國的兩成人數中,又有相當一部分人供職于在華的外國公司。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前的出國留學生基本都是公派,花納稅人的錢就是為了讓他們為納稅人提供更多、更好的聰明才智。后來才有了更多的自費出國。但是為什么派往西方國家的留學生都如同孔雀東南飛,一去不復返呢?這里,我不想說原因,無非是國內國外兩大方面。
我只說結果:就是如今的清華、北大、北外、復旦都成了美國等西方所需人才的培訓中心。錢學森向溫總理直言憂慮:中國的大學還沒有一所找到培養大師的方法來運作教育的。我想說:但中國的大學絕對是世界上最成功地把學子教育成背離本土而一心向往境外天堂的候鳥的!我覺得,中國高等教育完全可以用這句做經典廣告:——“還在為離開祖國大陸而猶豫嗎,請立即接受我們的大學教育!”
三、入籍國的防范
即便如此,即便中國人的大量移民帶給了所在國無盡的利益和好處,人家作為成熟的國家管理者,也仍然是保持關注和警惕的。原則就是:質量重于數量。只會用不斷增高的門檻,來攫取利益,控制數量。不可能讓你無限地移民,更不會讓你移入窮民、劣民、刁民。因為來自異族異膚的你,消除不了外來者的烙印。因此,外國時時發生各種歧視和排華事件并不奇怪,諸如:
——近年來西班牙、俄羅斯、印尼、印度、羅馬尼亞,甚至非洲的阿爾及利亞等許多國家都發生過的對華商排斥和沖突,包括焚燒和沒收華商商品、毆打華商的事件;
——美國更是時不時制造間諜門嫌疑的聲音。明眼人一看就知,這是美國的策略,人家就是故意要經常指責華人為間諜,一是丑化華人,二是敲山震虎,讓真正的中國特工心有余悸。
——種族歧視和恐怖襲擊。海外的中國人近年幾乎遭遇了所有類型的安全事件,包括政治動蕩、種族沖突、恐怖襲擊、自然災害、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等等,而且似乎有逐年增多的趨勢。
人家不是傻子,自己的家族始終不會讓外來者做大的。控制、限制和防范是必須的!
中國社科院發布《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顯示“當前約有三千五百萬華人散居世界各地”。看看,海外華人數千萬計,資產規模也有萬億,有幾個能在人家的上流社會,尤其是政壇、產業領袖等重要位置留下身影和聲音的?!主要并非能力,蓋因歧視與防范也!不錯,美國出了三位華人部長(小布什政府的勞工部部長趙小蘭、奧巴馬政府的能源部部長朱棣文和商務部部長駱家輝),但是,請絕對相信在能力以外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美國機構首先把他們本人和家族成員簡歷查個通透;二是他們必須比一般美國人還愛美國。
四、移民入外籍者的內心剖析
要成功地移民,必須下很大的決心,付出很高的費用,動用強大的關系,辦理復雜的手續,還要莊嚴宣誓效忠入籍國。這樣看,那些興高采烈移民國外者,都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和頗費周折的。那么,什么原因使得他們如此心甘情愿地為綠卡和移民奮斗呢。無非以下原因:
一是逃避罪責:對于權貴階層,少數是政治原因,多數是巨額經濟財富的不正當來路,移民成為逃罪避責的安全之路。他們的最大需求是“安全”,媒體報道稱這一群體很少參與華人社團活動,全都住在當地高端社區,有的甚至把名字都改了。有移民律師透露被中國某部門要求配合調查他的一名客戶,據說此人出境后被查涉嫌挪用上億公款,這位律師以保護客戶的隱私為由拒絕了。
二是為一己私利:例如逃稅避稅,逃避計劃生育限制。
三是追求自由和享樂:有部分正當致富者,向往某些國家地區成熟的法制、清廉的吏治、清潔的環境。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四是少數賣國者,充當了境外勢力的間諜和特工,倒賣情報得手后遠走高飛。
以上的種種黃皮白心者,如果還經常對著媒體口口聲聲“我們還是中國人啦”、“我們還愛著祖國啦”,不惡心也滑稽!口口聲聲說愛國,到底愛哪個國!正如《建國大業》里的一批黃皮外籍演員一樣!
結論:中國龐大的海外移民一是帶走了巨大的財富;二是使中國教育資源的代價沉重;三是助長了定居國的實力;四是助長了以出賣情報、出賣人格、出賣職業道德等各種手段危害祖國和民族的極端行為。
好了,還有言稱“赴外移民猛增是好事”的嗎,要么是別有用心遮掩視線,要么乃幼稚阿Q也!
——中華網·特戰勇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