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在中國的每個城市或鄉鎮都有一個“人民廣場”,除了集會游行,就是開批判會和公判會,晚上放電影,燈光球場的籃球比賽,也是職工熱門的項目,而學校春秋兩季的運動會,也是每年不可或缺的主旋律,那時強調“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還反對“錦標主義”,廣播里響徹的《運動員進行曲》,是那代人意氣風發的寫照。反觀如今,連體壇都充斥著銅臭與貪腐,全運會成為丑聞會,回想起來毛澤東時代才是真正做到“全民健身”的偉大時代!
古人雕花床少不了“狀元騎白馬”,游街是為了擴大影響,宣揚“知識改變命運”的教化;而“十里紅妝”的婚慶游街是為了炫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富貴。與游街相近的是示眾,盡管形式相同,而意義不同,將罪魁禍首示眾是為了警示人們別犯罪,“伸手必被捉”!游街與示眾,就是古代的“傳媒”,起著現身說法的“榜樣力量”,所以,就要大張旗鼓地搞!
新中國成立后,游行慶祝與公判罪惡的場所,繼長街后又新辟了廣場,“人民廣場”作為政治與社會的“傳媒”作用被無限擴張,去廣場開會就象現在看“新聞聯播”。狀元游街與十里紅妝的消失了是值得慶幸的,讀書不為做官,結婚不講財禮,自然就滅了“貪欲”,不講究反而沒了壓力,這就是人人平等才能“翻身解放”的道理!而要做到人人平等,就必須打黑除惡,弘揚正氣,于是,批判會和公判會被大大地加強了,現在許多過來人,都懷戀那個時代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良好社會風氣,但卻不知“和諧社會”的根源竟來自“冤聲載道”的批判和公判的威懾!新時代重慶邊區的“唱紅打黑”,無疑給人們上了觸目驚心的一課!
我少時在故鄉的“人民廣場”參加過無數的“公判大會”,那種“威懾力量”真是終身難忘。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有個“投機倒把犯”獲利4000元,被判處死刑!盡管“資革”后已取消了“投機倒把罪”,但我心里從來沒有為他平過反,今天壓在人民頭上的無數座“大山”無不源于“投機倒把”!“資革”以來,“人民廣場”成了假冒偽劣商品的交易會,以及所謂福利彩票的摸獎會,無疑拉開了“全民濫賭”的幃帳!不勞而獲“摸”到大獎的“好貓”被戴上大紅花坐汽車游街,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社會榮辱觀被無情地顛覆了,而“十里紅妝”的沉渣泛起,為年輕人婚后的生活埋下了怨恨,社會的無法和諧根于無限制地挑動全社會的“欲望”,再也沒有“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公判!反倒是“壞人也是人”誨淫誨盜的學說……終于,“人民廣場”漸行漸遠,“全民健身”徒有虛名,“百姓是天,人民最大”喊得震天響,不過是政客們“挖土豆”的作秀表演罷了,“人民”與“全民”不是一回事!當聽到去年連鎖藥店或高速路收廢站的職工“休假”的消息后,才領悟了為什么“和諧是斗爭的結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