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動蕩是比社會潰敗更大的威脅
清華大學教授孫立平先生在被網民們頻繁閱讀的<中國社會正在加速走向潰敗>一文中憂心忡忡、滿懷焦慮的指出:“我們是不是焦慮錯了問題?現在人們都在關心社會矛盾、社會沖突、群體性事件等問題。之所以有這樣的關心,是擔心發生大的社會動蕩。但事實上,對中國社會最大的威脅可能不是社會動蕩,而是社會潰敗。” 對于孫立平教授憂國憂民的深刻思考、探索,我深感敬佩。但是,我卻不能贊同孫立平教授的高見。我以為,在當今的中國社會的,最大的威脅恰恰是社會動蕩,而不是社會潰敗。 孫立平教授關于社會動蕩與社會潰敗的定義與分析,我認為是恰如其分的。然而,我的異議則在于,我認為:中國社會的潰敗,既是中國社會顯性或隱形普遍失序的結果,也正在廣泛的導致著中國社會只能在不斷趨于深刻化的失序狀態中持續生存發展。而中國社會不斷趨于深刻的廣泛化失序發展,則又會直接導致中國社會生存所依循的各種社會關系與利益分配、再分配機制的趨向發展失衡。當前,社會成員之間貧富分化的難以控制和不可逆轉,正是當今中國社會發展普遍失衡并不斷趨于深刻化的具體體現。不言而喻,當中國社會發展失衡的量變積累至足以引發質變的時刻,任何一點火星就都有可能在中國社會點燃一場可以毀滅一切的燎原之火。 當然,所謂燎原之火的燃起,則正意味著由社會動蕩所帶來的社會革命的爆發。而社會革命的爆發,不論其結局如何,也不論誰最終將會獲得偉大的歷史性的革命勝利,無以計數的中國人則都將會因為卷入或被卷入革命的洪流而死傷,成為革命勝利的奠基禮;同時,中國人已經和將要創造的社會財富,及其正在或將要過上的平靜生活,也都將會不可避免的毀滅于革命的洪流和大火之中;并且,可以說沒有那個生活在中國社會的人能夠幸免于社會動蕩與革命沖擊和震蕩。回顧中國社會以往走過的發展歷程,如此的結局不是曾經比比皆是嗎? 因此,我認為,以革命的爆發為成效的社會動蕩,與正在致使中國社會陷入沉淪與憂郁的社會潰敗相比較,可以直接引發社會革命的社會動蕩,應該是中國社會所面臨的最大威脅。而要想避免社會動蕩與革命的最終爆發,無可置疑的是,我們中國人首先應當努力去做的當然應該是治愈、逆轉中國社會的潰敗,或者是去制止正在繼續快速發展當中的社會潰敗。但是,我們卻不能因此就做出社會潰敗才是中國社會最大的威脅的現實判斷。 社會動蕩與社會潰敗之間的相互聯系是不能分割開來的。社會潰敗是引發革命的社會動蕩的前提,社會動蕩是沒有逆轉的社會潰敗的結果。社會潰敗為社會動蕩及革命的爆發提供了能量與條件。社會動蕩及革命是致使社會生活發生質變的社會潰敗的高級階段。所以,任何一個社會,要想防止和避免社會動蕩及革命的爆發,需要重視并切實做好的事,首當其沖的就應該是解決并逆轉正在發展中的社會潰敗。 對于在最近的一百多年來,已經飽受過社會動蕩與革命之苦的中國社會成員而言,又有什么樣的損害可以比曾經導致了數百萬、甚至是上千萬的人頭落地的社會動蕩與革命所帶來的傷害更為嚴重呢?我以為,沒有了。所以,正是從這樣的意義上講,能夠給當今十幾億中國社會成員帶來毀滅性打擊和摧殘的社會動蕩及其革命,才是中國社會所面臨的最大威脅。而社會潰敗只不過是在讓眾多的中國社會成員們感到氣憤和不平,卻并沒有直接在激烈的革命斗爭中剝奪人們的生命、健康、生活、青春與幸福,或直接讓人們不死即傷。 當然,如果社會潰敗不能逆轉并持續下去,腥風血雨的社會動蕩及其革命則自然會相繼而至。并且,一旦社會動蕩與革命不可阻擋的爆發、發生了,在那個不幸的時刻,不管說什么則都會無濟于事。而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我們中國人所創造所有財富,不論你是誰,不論你以前在干什么,也不論你支持誰,只要你還在中國社會生活,你都只能在社會動蕩與革命的壓倒一切的血與火的洗禮當中,飽受煎熬與毀滅!除非你能夠如同當今的那些社會精英們一樣,遠走高飛! 所以,在當今的中國社會,不論你是社會的弱勢群體,還是既得利益群體,為了中國社會的的持續生存發展,為了每一個人都能夠持續生活,不管你是否對現實感到滿意還是悲憤,都應該在相互妥協、相互寬容、包容的心態中,共同努力,來共同制止和逆轉中國社會正在發展中的社會潰敗。當然,不言而喻,中國社會的既得利益群體首先應當主動先行,并做出更多的努力與貢獻。而其中的道理,我在《致中國社會科學院既得利益群體》一文中,已經有了更為明確的表述。我們既然不能相互消滅,那么就讓我們放下相互之間的仇恨與怨恨,來互利、互助、互愛,在同一片天空下和平的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吧!
new TextParser('/posts/05/FB/A1/70/content_html.txt', 'content_tr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