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大學教師有大量的南 郭 先生存在,自己本身對專業工程技術一竅不通,還臉不紅心不跳地坐在答辯教師席上對設計學生指手畫腳。甚至更加不公平的是,這些教師還是設計學生的成績評定專家,能夠決定學生能否畢業的關鍵人物。這就是中國大學教育的現狀。
下面的故事發生在今年某大學通信工程專業的某一個畢業設計答辯組上。
故事開始:
一個多媒體教室的講臺上一位學生正在講述他的移動通信室內覆蓋工程設計的畢業設計課題。平時是學生坐的前排位置上,今天坐著五位答辯組教師。他們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這里隱去教師的真實名字):
組長:E教師(博士,副教授);組員:A教師(碩士,副教授);B教師(碩士,講師);C教師(碩士,講師);D教師(碩士,講師)。
在教師后面還坐著滿了學生。他們其中有本專業的三年級學生,他們在觀看師兄、師姐們的答辯。還有的是這個答辯組的學生。他們部分在緊張地等待答辯,部分已經答辯完,也在忐忑不安地等待著答辯評分。因為畢業設計答辯不能補考,如果不能通過,將是不能畢業。后果相當嚴重。所以也難怪他們緊張。去年就有一個其他學院的研究生因為答辯不能通過,爬上主樓六樓大喊著:“XX(校長),我在下面等你!”
然后縱身跳下,死在了教學樓前面的水泥地板上。可見,答辯是決定學生的“生死關”是一點不過分的。
現在已經進入最緊張的答辯環節了。組長E教師突然指著投影屏幕上顯示的電路圖的一個二功分器問答辯學生:“為什么你那個元件(二功分器)的輸出功率相加大于輸入端的功率?” [注1]
這個問題讓學生一楞,當時不能回答。(過后他說,他以為這是教師故意講一個錯誤答案考一考他的,也不知道這個教師真的不懂。)
見學生語塞,A教師和B教師哈哈大笑:“這個二功分器是假的。”
旁邊的幾位教師也跟著哄笑,指責學生亂設計。
看到答辯發生的事情,突然在周圍旁觀的學生中也爆發一陣哄笑。
教室里教師、學生哄笑一堂。但是教師學生笑的含義卻大不相同。教師們在笑的是:這下子終于讓我們逮住設計的一個問題了。雖然整個設計我們都沒有看懂。(這幾個答辯教師的確沒有一個教師具有絲毫的工程設計經驗和能力。因為沒有誰完成過任何實際工程設計。)
學生們笑的是:這些教師怎么水平這樣低?連中學數學內容也不懂!
過后,學生們將這當作笑話在學生中笑傳,影響極佳。
這位博士級的教師對其他學生的答辯提問也同樣出奇。
例如E教師在問另外一個畢業設計課題也是室分的學生時候說:“為什么要選用1/2和7/8兩種饋線,如果是我做方案的話,我就選擇一種饋線,多方便啊!” [注2]
天啊!這么難的想法居然都能夠被這位博士教授想出來!
可是,在大學里,這樣的答辯教師卻是掌握學生生死大權的人。難怪有學生跳樓了。
我真希望這些現象在中國大學是個案。
注1:工程上功率電平用對數單位分貝表示。二功分器的分配衰減是3dB,考慮插入損耗,一般認為衰減3.2dB。所以一個二功分器輸入30dBmW為例,兩個輸出端減去3.2dB,得到26.8dBmW。如果直接將兩個26.8dBmW相加等于53.6dBmW,大于輸入的30dBmW。所以答辯教師有此一問。
但是兩個dB單位的輸出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為對數相加等于原數相乘。這個原理連中學生都應該懂。
例如,輸入A=30dBmW為1000mW,如果忽略插入損耗,兩個輸出應該是B=C=500 mW。而10lgB=10lgC=10lg500≈27dBmW。
即:A = B + C;10lgA = 10lg(B + C) ≠ 10lgB + 10lgC
這些數學原理在實際中我見過很多工程師一下子都講不清。但是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在設計中是一般是不會搞錯的。也不會將這當作問題。
但是這樣簡單的數學原理問題,出自 于一個 博士學位的副教授之口,而且還得到五位教師的支持真是大笑話。
注2:工程中一般常用1/2和7/8兩種饋線。它們的衰減性能和價格不一樣,工程師們在設計中會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的饋線。「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