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短文筆者只是直言一些現象,不對任何具體的人和事,請莫對號入座。
會
說起會議,當然有很多種。筆者只是想說一下其中的兩種,就是選舉和審議、決定某件大事的會議。筆者發現在這些會議中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當主持人請各位代表舉手表決時,大家都是齊刷刷地舉起了右手。不舉手的或者說持異議的非常少見,很多情況下則是根本沒有提出異議的。對于這個現象,筆者分析了很長時間,卻不得要領??墒蔷C合國情總體考慮,才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
第一是從眾心理。好像從眾心理又是中國的老傳統一樣,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有這種習慣的人總認為會議主持人已明確說明的事,就認同為是上邊已經決定了的,開會只是走過場。所以,只是跟著舉手是沒有任何危險的。
確實,這是做官做到了圓滑、無棱、八面玲瓏的水平。而且這種水平學習的都非常迅速,大多都是無師自通。要不然中國的各類會議都是以隆重召開開始,到勝利閉幕為結束。這好像成了中國會議的規則或模式。
會議上,很多人之間,互相都不認識,為什么會對審議的東西表現出如此的一致呢?除了從眾心理,還有什么原因呢?筆者認為,大家的意見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不管什么議題,總要有持異議者。持異議者也許是因為謹小慎微的多種考慮,結合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處境,自己的風險衡定,結果還是作出了違心的從眾舉動。
食著俸祿,享受著優越的待遇,如果再提出什么異議,好像會被大家誤認為神經不正常。又好像只有唯上是從才是一名合格的會議代表,神經才是正常的。
有些會議,看似與老百姓無關,其實呢?每種會議都和老百姓的利益脫不了干系。有很多會議決定了的東西,老百姓不一定同意,但老百姓卻也不愿說些什么。老百姓認為某某代表并不能代表某某,會議只是官場形式而已!所以,老百姓對于很多會議的決定都表現得十分冷漠,不管是否與自己有無關系,都能做到很淡然的處之。
活
除了官場會議,社會上還不時會出現一些活動?;顒拥姆N類、名目,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而各種活動則又是官場活動的一種補充。既然稱為活動,就要有發起者、組織者、策劃者、參加者、贊助者、受益者等等。
對于一些活動,筆者對它的目的,又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大凡活動,首先要有發起者或稱倡議者,再有組織者、策劃者,前期工作做好了,再就是找某位領導簽字,之后以相關機關或部門的名義發布一個文件。接下來就是拉贊助,贊助的經費到手后,就開始轟轟烈烈、風風火火地付諸行動了。
活動舉辦時,相關領導露臉了,有時則也成了相關領導的政績的一部分;參加活動的各界代表們也可在活動中增強與舊朋友的感情,再順便結識一些新朋友;贊助者也可以擴大宣傳力度和范圍,還可和領導們合個影,就更顯其風光了。主辦者過后一計算,還贏了不少的利。哎!真是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那就再準備下一個活動吧!這又好像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這種活動參加多了,也就厭煩了。但這又好像是一種潮流,擋也擋不住啊!
筆者只是想,如果人們都能在各自的崗位上踏踏實實地工作,少折騰一些,就能節約很多時間來做點實實在在的事?。?/p>
公民話語
2009年10月31日
隨筆一則
在我很小的時候,聽大人們說,我們鄰村又一位老人很有智慧。他有四個兒子,可都不孝順。
我倒聽說過一些公仆們為了掩蓋其錯誤而不惜再犯更大的錯誤,不惜動用一切行政全力來實行強權政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