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此次金融危機是百年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文論見《何新論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一書,2009年出版)
索羅斯昨天說:“我們正在進入全球金融危機第二幕”
索羅斯在周四(6月10日)在維也納出席一次會議時表示,“我們現在知道金融系統崩盤切實發生了,而危機恐怕遠未結束。事實上,危機第二幕才剛剛開演。”
現年79歲的索羅斯稱,當前的全球局勢讓人不免感覺與1930年代的大蕭條存在頗多暗合,各國在經濟復蘇萎靡的同時還面臨削減預算赤字的壓力。
有關歐債危機可能擴散的擔憂已經壓制歐元/美元于6月7日時跌至4年低點,今年全球股市則已蒸發了4萬億美元市值。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的統計顯示,負債累累的“歐洲各國”將被迫在未來3年內再融資2萬億歐元。
索羅斯指出:“當金融市場對主權債務的公信力產生懷疑,希臘和歐元便來到了舞臺中心,但其產生的負面效應全球各國都將有所感知。”
索羅斯因其在1990年代成功狙擊英鎊而聲名大噪,而在柏林墻在1989年推倒后,他也成功預言了馬克升值和同年的日本股市大挫。
他還指出,原本旨在保護持有人免遭違約風險的信貸違約掉期合約(CDS)非常危險。他指出,僅有存在“可保利益”的情況下,才應允許信用違約掉期存在。
信用違約掉期是由信用卡貸款所衍生出來的一種金融衍生產品,可以被看作是一種金融資產的違約保險,債權人通過這種合同將債務風險出售,合同價格就是保費。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被稱為買家,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家。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違約情況,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損失。
美國國債突破13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美國財政部6月2日公布數據顯示,美國國債6月1日突破13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近90%,國債數目過去10年間增加兩倍多。
在近來美國財政赤字不斷激增的背景下,其國債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并不讓人感到意外。面對隨時可能到來的公眾責難,美國國內兩大政黨開始互相推諉,總統奧巴馬也趕快上演“政治秀”,表示政府沒有忽視赤字問題。不過,毫無疑問,削減赤字面臨著來自各方的政治壓力,這一難題也絕非一日之功就能解決的,好在歐洲債務危機帶來的避險浪潮給了美國政府一個很好的喘息機會。
兩黨互相歸咎
面對國債高企,民主黨和共和黨互相歸咎。
美國總統奧巴馬2日說,前任共和黨政府遺留高額財政赤字,致使國債攀升。“截至我(去年1月)就任總統時,聯邦政府年度財政赤字超過1萬億美元……”奧巴馬說:“有趣的是,指責我們(民主黨)政府財政管理不負責的人,恰是那些(曾在共和黨政府)參與決策、致使出現這種局面的人。”
不少共和黨人士回應說,奧巴馬上臺后推進醫療保險改革,致使聯邦政府支出增加。共和黨參議員賈德·格雷格說:“13對于我們而言不是一個幸運數字……不能放任這一狀況持續”。
資料顯示,10年前美國國債是5
奧巴馬承諾減赤
美國專家警告稱,美國國債如果持續攀升,終將導致惡性通貨膨脹。他們建議政府放緩爆炸性開支和借貸,并盡快削減財政赤字。隨著歐洲債務危機爆發,部分經濟學家警告說,美國制定結束財政痛苦計劃的時間有限。甚至一向謹慎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警告說,美國的財政赤字正處于不可持續的道路上,財政赤字可能最終會侵蝕債券投資人對于美國財政政策管理的信心,推升國債收益率,導致借貸成本上揚。
評級機構穆迪上月25日發布報告維持了對美國國債的3A評級,但稱除非美國政府采取更多措施削減財政赤字,否則未來3A評級可能遭受壓力。
對此,奧巴馬總統也做出了回應。他6月2日在匹茲堡卡內基·梅隆大學發表演講指出,美國必須啟動全面的改革,為經濟增長和繁榮奠定新的更加強健的基礎;而要重鑄美國經濟基礎,政府就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削減過高的財政赤字。
不過,美國經濟的脆弱性使奧巴馬在應對赤字問題上“投鼠忌器”。屢創新高的財政赤字,居高不下的失業數字,這“兩高”令面臨中期選舉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頭痛不已。白宮正受到互相矛盾的壓力,一方面它需要減少開支,而另一方面卻要想方設法創造就業機會。
美債短期或受歡迎
美國財政部5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外國債權人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達到了3.88萬億美元,較上月增加了3.5%。外界普遍認為,外國債權人增加美國國債,部分原因是歐洲債務危機導致一些資金轉向更安全的投資領域,在歐債危機帶來的避險浪潮中,美元資產仍可能堅挺一段時間。
不過,國內外很多專家學者都指出,盡管看上去比較“安全”,美國國債市場仍然存在很大泡沫,不排除某一天它忽然崩盤的可能性。“美國現在的財政赤字很大,每年大概有1.5萬億美元,并且不斷增長,而美國自身經濟的稅收能力并不能支持。美國目前只能不停地印刷貨幣,并吸引全球的投資者來承擔。我認為,美國國債配不上3A評級。”歐洲太平洋資本投資公司總裁彼得·席夫曾表示。
美國財政部5月17日的數據還顯示,中國3月持有的美國國債達到8952億美元,較上月增加2%,仍為美國最大債權國。這也是中國半年來首次增持美國國債。此外,3月份日本持有美國國債也增加了2.1%,達到7849億美元;英國持有美國國債則大幅增加了19.5%,達到2790億美元。中日英分列美國第一、第二和第三大債權國。
------------------------------------------------------
記錄今早何新先生的一次談話
今早(6-12)何新先生要博主對樓下的那篇文章作了些修改和補充。何新說:希望這文和文后的新聞能給喜歡說夢話唱高調誤導國人的媒體澆點冷水。
2、美國用向世界(包括中國)借來的錢從中國買最多的東西。但是一邊買,一邊罵:你的商品為什么賣這么便宜?就是因為你賣的東西太便宜,讓我不得不買這么多,而且只好買你的,害得我現在欠你的債越來越多!就是你中國賣便宜貨,害得全世界發生金融危機,你中國是罪魁禍首!你必須快點采取措施讓你的東西提價(就是讓人民幣匯率升值)。
3、同時,美國用跟世界和中國借到的錢(基本都是美元),通過高盛、索羅斯等金融大鱷到中國來進行投資。
4、從美國流進中國的美元,使得中國每年增發千萬億人民幣,這些錢投入中國國內市場,拉動起內需(主要拉動在房地產和股市),維持著中國經濟的外表一片繁榮。(這些人民幣,其實也是各地政府財稅增收的來源。)
5、美國基金在中國國境內外大量吸收囤積人民幣,當做保值金融品。然后伺機利用人民幣升值,套取巨額資金回兌成美元,再回流美國,滋養刺激美國經濟復蘇。
6、中國對流入境內的大筆美元不知所措——只有不斷購買明知今后實際基本無法兌現的死美元國債——從而把能花銷的活美元再還給美國。就這樣,一輪一輪,周而復始。這就是當今中美之間的資金大循環模式,共生互補,各得其樂,哪有什么貨幣戰爭?什么金融戰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