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科書的說法,工人階級是所有階級里最具革命性的。我認為,在一定條件下,工人階級并不是只有革命性沒有妥協性,不同的歷史時期,無產階級的革命性是不同的,在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的大部分時間里,工人階級變得對政治漠不關心,工人階級的革命性和斗爭性都不再像解放前那樣鮮明。
有這樣一本網絡讀物,《工人之路》,是一本由西安整流變壓器廠職工代表孫禮靜口述、眾多工人研究人員編撰的研究資料,講述的是一個集體小廠的工人與該廠廠長斗爭的故事。以下摘錄兩段。
“90年代以前經常開會,基本上每月都要開一次,每年都開一次全廠大會。工人當時對這個心里還不是很滿意。每次開會主要講財務狀況、生產制度、工人紀律和生產技術 等等,一般只講好的不講壞的,工人也不提意見,只想著早點散會。我當時每次都找最角落的地方坐,怕被廠長逮住發言。而現在上訪之后才知道當年那些工人權利 來得是多么不容易,以前認為那些是負擔,現在才知道那些是權利。”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斗爭后,工人們得到了自己可以選領導的許可,這也是集體所有制企業制度賦予工人的權利,結果呢?
“后來大廠的領導就說我們是集體廠,可以自己選領導。但是大廠不給我們相關的文件我們咋選?
于是2002年5月大廠給了工人們一封函,說根據國務院88號令,如果我們對張平安不滿意,可以自己重選廠長。但是那個函給了工人以后,工人們反而傻眼了,因為大家都沒思想準備,選誰呀?
年輕人誰都不愿意當廠長,而張平安卻怕年輕人將他攆下臺去,當年輕人聚集在小工廠時,張平安就哄老人說年輕人要奪權,如果年輕人奪了權,就不會再給老人們發 工資,要老人一定要保他。這樣,小廠的年輕人和老人便發生沖突,年輕人還曾經找過我,向我說明原因,希望得到我的支持,并希望我能去做通老人的工作。在一 次自發的職工大會上,張平安仍拒不答應為大家辦三金,由于幾個老人瞎起哄,會議無果而終。會后,幾個明理的老人開始要醫保,年輕人也為三金而發愁,都開始 找我。我那時不想多管閑事,沒多想,也提不出好的辦法,只能說:“張平安是大廠指派的,還是應該找大廠。”正在這時,重慶的妹妹手腕骨折,年邁母親還跟她生活在一起,我就趕緊到重慶去照顧妹妹和母親了。
年輕人沒有人撐頭,老人也不配合年輕人,大家都心想:“算了算了別選了,還是張平安吧,叫他給大家交了錢大家走人就算了。”于是工人們就又去求張平安,張平安一見就更得意了,說:“叫你們選你們還不選,這還是非我莫屬!”
上面的故事讓我想到了黎元洪被迫當統帥的事,所以不能只是盲目地標榜無產階級的斗爭性的,無產階級有必要經常地檢查自己,評估形勢,而不能躺在國家目前在形式上(雖然實質上已經有了很大變化)仍然有利于本階級的政治制度上睡大覺。
毛主席在《駁“輿論一律”》一文中說過,“絕大多數讀者都在某種組織生活中”,這是極大的好事。這種好事,幾千年沒有過,僅在共產黨領導人民作了長期的艱苦的斗爭之后,人民方才取得了將自己由利于反動派剝削壓迫的散沙狀態改變為團結狀態的這種可能性,并且于革命勝利后幾年之內實現了這種人民的大團結。毛主席的這段話,正面來看肯定了共產黨領導群眾革命的歷史功績,反面來看,在革命領導力量出了問題,或者革命路線有誤,則人民群眾又會回到那種“利于反動派剝削壓迫的散沙狀態”,這是一個合理的推論,也是工農群眾需要檢討的地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