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人與自然關系評論”的祝賀連續三輪后,這位計生的吹鼓手在其中一篇祝詞下回應了“我還是接受nirendao大師的祝賀。”。那么,我那篇祝詞有什么內容呢:
....無論如何,“人與自然關系評論”這位計生吹鼓手的臉皮之厚,都值得我們驚嘆和佩服。祝賀,自然是應該的了。
....下面這個事情,則足夠讓我祝賀他八輩祖宗了:)
....我心懷期待,祝賀您下次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無恥的裸奔。
................................
你接受,我欣然,大家都開心。
吹鼓手繼續表演著無恥。
我不會像nirendao大師耍賴,科學常識和基本事實都可以不管不顧。
====把中位年齡和老齡化算成反向變動的關系,這就是吹鼓手的“科學常識”;搞出這種大笑話之后百般狡賴,這就是吹鼓手的“基本事實”。
親愛的吹鼓手,我說的有沒有冤枉你?
上面是你最新的耍賴事跡,我這里再隨手挑一個三個月前的,給你備忘:
你在2010-3-10的《易富賢“時間穿越”,涉嫌學術造假》一帖中,針對易富賢的《用工荒揭開了人口全面崩潰和經濟衰退的序幕》文章,指責易富賢“多處造假”。比如,你說:
這些圖表都聲稱是中國歷年的人口各年齡之間人口變動圖,那么既然你將這些圖冠以“中國”,那么我要質疑的是,你易富賢有怎樣的本事進行全體國民的人口調查?你有幾頭幾臂?我想你就是超人,即使你可以進行“時間穿越”,也無法進行這么大規模的人口“客觀調查”,那么你是如何拿到這些數據的呢?只能有一個解釋,就是易富賢涉嫌編造數據。
然而,易富賢那篇文章,非常明確的講了圖表的數據來源、計算方式!以下原文:.....本文“客觀調查”數據是采用歷年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的出生人口資料;“統計年鑒推測”是采用指國家統計局的年度統計年鑒公布的出生人口數據......本文印度人口數據以及中國老年人口數據采用聯合國2008年資料.....
后來我幾次給你指出這一點,你的回復是什么?嘿嘿,是避而不談,是轉移話題,是從論壇上消失兩個月!
你對他的具體計算結果可以不同意,說出來討論,沒問題。但是,人家文章里明明講了數據來源,你為什么還要污蔑他“沒有數據來源、編造數據”?這就是你的科學常識和基本事實?
因為一旦你說法國的生育率不是首次超過2.0,那么nirendao大師等于承認法國的生育率是波動,是多次超過2.0,不是嗎?既然,法國多次生育率多次超過2.0,那么HDI上升,生育率下降的空巢論定理就不是定理,而是笑話。不是嗎?
====“HDI上升,生育率下降”,吹鼓手無數次的拿這個當做批判的對象,我無數次的指出他的荒謬,這個車轱轆,今天再繞一次。
《大國空巢》從來沒有說過:“隨著HDI提高,生育率只能一直下降,不會有任何的波動”,吹鼓手先臆想這么個觀點,然后再來批判,學識如何,可想而知;我一再的解釋,他依然照舊,人品如何,可想而知。
《大國空巢》講“HDI與生育率的關系”,確實說了“HDI提高,生育率下降”,但是這里的“提高”,核心是一國HDI由低等水平向中等、高等的提高(高中低的劃分標準由聯合國制定),在這個過程中,該國生育率確實有著明顯的下降趨勢。目前來看,這個趨勢在已知各主要國家中都是存在的。現在還找不到這樣的例子:一國的HDI由低等發展到中等,中等發展到高等,他的生育率反而是在上升的。甚至維持原來的水準,這樣的事情都沒有。
個別的例外,不能改變這種趨勢。就好比,父母雙方身高很高,則子女的身高一般都較高,這是顯著的趨勢;然而確實存在這樣的反例,父母高,子女卻不高,甚至比其他矮父母的生下的子女還要矮小。這樣反例的存在,不能否認父母身高與子女身高的趨勢。懂嗎?
那么,當一個高HDI國家(比如法國),他的HDI指數繼續提高(進入高HDI行列后繼續提高),他的生育率是不是會繼續的下降,一直降一直降,不會有波動?《大國空巢》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觀點!這純粹就是吹鼓手的臆想,拿自己的臆想當做別人的觀點,然后義正詞嚴的駁斥.......
《大國空巢》從沒否認這種波動。但是這種“波動”,絲毫不改變HDI與生育率的負相關關系。橫向來看,法國的生育率再怎么波動,比如現在提高到2.0了,照樣是遠遠低于中等、低等國家的平均生育率水平,照樣屬于高HDI國家的生育率水平。縱向來看,根據現在已有的數據,法國的生育率半個世紀來有一個顯著的下降,目前的所謂“提高”,如果放到一個稍長的時間段內,比如5年、10年平均,根本就沒有明顯的提高。
吹鼓手宣稱“如果nirendao大師拿出近四十年的法國生育率變化波動圖,那么我會認賬,不會耍賴,因為我尊重事實,尊重科學,尊重真理。”。很好嘛,看看:
四十年來,法國的生育率最大的波動,就是“下降”。近年來的變化,如果以四十年的標準衡量,“提高”在哪里?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計。當然了,吹鼓手要狡辯“沒有明顯提高,也沒有明顯下降嘛,可是同期法國的HDI在提高啊!”。嘿嘿,那么有請吹鼓手告訴我們,《大國空巢》里面什么時候說過“生育率會一直下降、不停下降、永遠下降”?!麻煩你把原文貼上來看看。
說“生育率降低后很難提高、無法提高”不代表就只能是永遠下降,吹鼓手不知道有“低位徘徊、維持低水準”的說法?
HDI上升,生育率是否有可能上升?當然可能!只不過,你再怎么上升,也不可能有大幅度上升,也不會上升到不屬于你現在HDI水平的地步。那么,HDI與生育率的負相關聯系,仍然是有效的。某個國家HDI提高0.01,同期生育率升高0.1,根本無法顯著改變兩者的相關系數(現在是-0.916),兩者依然是顯著負相關。懂嗎?
如果你要講“法國不符合HDI與生育率的負相關規律”。那么就要證明,在高HDI下,法國的生育率現在已經達到了中等HDI國家的水準,幾十年來,法國HDI與生育率的相關系數很小,沒有顯著的負相關性;
如果你要講“世界不符合HDI與生育率的負相關規律”。那么就要證明,世界各國的HDI與生育率之間相關系數很小,沒有顯著的負相關性。
最后再把這個車轱轆話給吹鼓手重復一次:
1、《大國空巢》所講的“HDI與生育率負相關”,描述的是HDI由低等水平向中等、高等的提高時,生育率會有明顯的下降;不同檔次的HDI水平下,有著不同的生育率。
2、描述兩個變量有沒有聯系、有怎樣聯系的最合適指標,是“相關系數”。HDI與生育率之間的相關系數達到-0.916,表明有著非常強烈的負相關。如果要質疑這種聯系,認為現在情況有變化了,也不是單看幾個例子就可以的,必須也要計算相關系數來證明。這是真正科學的評價手段。
3、HDI高,生育率低,HDI低,生育率高---這是從一般意義上講負相關趨勢,并不代表HDI每丁點提高,必然要對應生育率的下降。如果達到這一步,那兩者的相關系數將達到-1,完全線性相關,現在是-0.916而不是-1,它表明“存在特殊情況”,即個別國家HDI提高,生育率沒有相應的下降。然而,-0.916已經是非常高的值,兩者的強烈負相關毋庸質疑。
吹鼓手,你如果要否認“HDI與生育率存在強烈負相關變動趨勢”,不是拿幾個反例就能行的。就好比你找到“父母高子女卻矮”的例子,絲毫不能證明“父母的身高與子女身高之間不存在明顯相關聯系”。
如此簡單的道理,具有“科學常識和基本事實”的、不耍賴的吹鼓手,懂不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