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個人因素,理性地看待股票,我發現中國股市當前有幾個致命的問題:
一是發行價的問題。一股票原始價是多少錢,發行時價格通常都是多少倍,如果第一天再被機構炒作,往往一上市公司第一天資產就翻了幾倍甚至幾十倍。而每個新股上市的第一天毫無例外地全變成績差股。這里有一個很堅銳的問題,即為什么股票發行價不是原始價?這一下子要吞掉多少人的多少錢!而且它還緊接著帶來第二個問題,即大小非減持問題。
二是減持股票問題。上市發行的股票已是原始價的多少倍了,甚至是發行的多少倍了,所有上市公司包括公司里持有股份的人都有一個迫切的愿望:賣掉股票,套取現金。這是情理中的事,誰都會想掙脫限制,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高的價格賣掉股票或減持股票。于是,上市公司甚至和機構一起黑箱操作,用概念來違規烘炒股票。根據價值規律,這樣,更多人更多的錢沒了,變成不值錢的股票。
三是分紅問題。炒了一年多的股,很多上市公司是不分紅的,大型銀行好像沒分過紅。這就說明了一個很深層的問題,即這些公司一年來都未贏利嗎?年報上都說贏利多少,這些錢到哪里去了?有兩種可能:一是被上市公司自己吞掉了,一是交給國家了。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是不能炒的。從根本上說,股民持股是通過分紅來贏利的而不是通過股價來贏利。當然,也有一些上市公司送蠅頭小利。也有的通過增發股票來分紅,這實際上不是分紅,感覺好像手里股票多了,但總盤子越來越大,而股票所含的價值卻越來越小。比如十元的股票十送十,變成五元。感覺股票多了一倍,可實際上它并沒有給股民分紅。所以針對中國的股票,有老股民說,無論是績好的股票還是績差的股票,你別想從上市公司弄一分錢的投資收益。盡管有所偏激,但也有些道理。
四是股市的功能問題。國家開股市,從理想的角度來看,目的應是把股民零散的錢集中起來而非僅僅通過銀行一個平臺,即資本集中到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繞開銀行完成融資,國家只收取低額的印花稅。但中國的股市卻離這個理想境界尚遠,股市卻成了取款機:國家通過源源不斷的印花稅取款,通過上市公司、證券公司所得稅取款,通過各種機構炒股取款;國家的證券公司通過傭金和內部消息買賣股票來取款;國家的各種理財機構、投資公司、基金單位通過大魚吃小魚式的炒股來取款。試問:有多少股民的錢可以取? 只有鼓勵更多的股民用更多的錢投進股市,否則股市的錢遲早是會被取光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股民炒股是自投羅網,是自殺行為。
最后,勸君莫炒股。有人說,在中國炒股是走上一條永遠后悔之路。也有經濟專家曾指出中國股市還不如賭場,不講游戲規則。如果你從未炒過股,你最好離它遠點,別指望有個投資者的光榮稱號給你,你省得賠了錢賠了好心情,還被罵為賭徒。如果你正在炒,勸你解套的時候離開股市,如果你今朝賺了錢最好及時離開股市。你作為一條小魚,生活在一個有很多大鱷魚的湖泊里,遲早被吃。因為中國股市從整體上看,指數上漲和股價拉升的過程就是引誘你進入股市不斷地加大投入的過程,猶如賭場黑莊讓你先贏點小錢,然后突然連續地跌停,老股民可能割肉跑了,新股民則站著不動任隨被千刀萬剮,指數不斷下跌到低谷的過程就是吃你的過程。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等到下一輪拉升,你要么解套永不進股市,要么好了傷疤忘了疼再經歷下跌過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