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基民要清醒 莫讓錢財付東流
筆者早就不掩飾地看空我國股市,起碼不看好目前狀況的股市,即使是賭博,也要暫時休息!其理由簡單說明如下:
首先,以歐洲的主權貨幣危機為代表的新一輪經濟危機正成蔓延之態,看看全球的主要股市形態可能更有些感性認識了。西方成熟的資本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它預示:一場暴風雨已經來臨!
其次,就我國宏觀經濟來看: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時,我國倉促出臺的“4萬億投資”,更多的可能是一種飲鳩止渴,其后遺癥開始顯現,或者陷入宏觀調控的“迷局”,現在起碼不可能再指望會有“4萬億投資”了。而且資金面的收緊早就是只做不說,我們去看看民間的拆借利率已經漲到什么程度就知道了,更有近來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連續升高,恐怕是貨幣市場中的資金開始趨于緊張的明證了。
房產新政“新國10條”名義上是調控居高不下的房價,其實是在打擊國內對高能耗產業的不合理需求,有借機調整國內產業結構之“實”!個人認為,這甚至可能會是有意無意地封殺夕陽行業了,去看看鋼鐵、水泥等的現狀就一目了然。
面對身邊日益上漲的物價,所謂“通貨膨脹”還有必要爭論嗎?否則各地最低工資為何不斷上調?!股市只認一個死理:“通漲無牛市”!
那種建立在廉價勞動力基礎上的低價競爭模式,正在被不斷出現的“富士康跳樓”、“本田的罷工”所瓦解。我們以前引以自豪的經濟發展模式,現在已然走到了盡頭,經濟轉型迫在眉睫。這可是一場經濟革命,要賭的可是“命”,本來進入股市就打算是“小賭怡情”,可不要有“搏命”的意思!
再次,看看我國的微觀經濟:我們股市中如果排除那些國資背景的壟斷行業,其實絕大多數行業的利潤率早就在下臺階,這從不斷下降的市盈率可以側面佐證。再看看我們股市中的以前屢見不鮮的暴利行業和個股已經不多了,這當然是市場經濟帶來的充分競爭給我們的好處,但作為我們的經濟體的先進代表的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不強卻是不爭的事實。
當前的鋼鐵行業就是一個最好的縮影:由于缺乏對上游的定價權,我們鋼企面對滾燙的鐵礦石價格正在倒逼鋼鐵重組浪潮,目標直指產能過剩和結構調整。一些鋼鐵股的股價已經跌破凈資產,但QFII還在集體出逃甩賣鋼鐵股,這是因為若鋼鐵企業虧損,鋼鐵股的估值優勢也就無從談起。
同樣的,面對未來可能的經濟大環境變化,或者如同政府正在提的所謂“世界經濟二次探底風險”,我們很多企業真的能應對嗎?到時不要說估值下降,即使在跌破凈資產的情況下,若資產沒有盈利能力,還會談什么投資吸引力嗎?恐怕跑在最后的,可能也是跑的最堅決的就是現在所謂的“價值投資者”!
當然,現在仍然堅信中國經濟的未來在于新興行業,看好技術創新為主導的中小企業的發展,但并不是每一個中小企業,特別是現階段如此高的估值下的公司。要知道,一個“微軟公司”的崛起,埋葬了當年多少軟件創業公司啊!現在絕不是“下注”的好時機!
最后,談談國內股市現狀:兩市的中長周期K線(周K線、月K線、季K線)的形態和技術面均已經是典型調整態勢,而且有些還是剛剛進入調整態勢;以藍籌股為代表的大盤股“整體下陷”和創業板為代表的小盤股“無限風光”,其本質不過資金面的捉襟見肘;而目前的藍籌股不過是相對于小盤股有些低了,但估值相對合理,起碼相對成熟股市是這樣,但小盤股整體卻已經不能用什么正常估值衡量,只好戲言“市夢率”了;在這種情況還能指望一輪大牛市馬上開始嗎?翻翻歷史有哪一次的牛市的起點不是原因整體估值的優勢(即整體估值低),大多數股已經跌無可跌,而且小盤新股即使發行價合理甚至估值低也難有喝彩;再看看現在的狀況?60倍PE,甚至100倍以上的,更別提那個148元發行價的所謂績優股了,什么都不愁發不出去;即使上市就破發也擋不住搖號大軍,這個是“連賠錢都要抽簽”的時代。
現在的股市現狀恐怕只能這樣表述:“人氣尚在,賭性尚存”,市場正在耗盡最后一滴血!
親愛的烏有之鄉朋友,親愛股民基民,好好清醒清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