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一看標題,就有種欣喜的感覺。因為感到人們已經開始用多元化、多視角的手段方法來引導更多人認識和感知毛澤東,當前的廣大人群太需要一種向心力與凝聚力了!
然而當看下文章,心中卻有種失望、惆悵與堵著的感覺,怪怪的……
本不想對文章做任何妄加的評斷,我們一致共同的目標是當前中國的極惡勢力。人們在用各自的智慧和微薄之力來為國家與民族奉獻自己。我們需要空前的團結,且不讓那些“外人”來小看我們和藐視我們。
然而文中的某些觀念意識卻需要我們如何地去消化和吸收?消化吸收好了,我們就身體健康,強壯有力;消化吸收不好,我們則病夫矣!如何以御強敵?居于此點,文章評斷則屬商榷范疇。讓我們都能夠健康強壯!
很顯然,作者正力圖以較高的意識形態和審視高度來如何合理地認識毛澤東與運用“毛澤東”。這是辯證法的精要,十分正確。
作者可謂博古通今,上至孔夫子,近至馬克思而至毛澤東。旁征博引,思維銳利。(誠心實意的認同)。進而推出“毛澤東不是跪拜對象”的主題思想,倡導“毛澤東的現代形式”的思想意識。
應該說作者正試圖以突破式的思維方式,并結合一定的論證引用,以“抽絲式”的方法來凸顯一種新型的思維模式。這是很值得大家學習和嘗試的。
不過文中的邏輯論證似乎武斷和急了一些,反而丟掉了一些本質性的東西。簡要論證雖進行了一些旁征博引,層層推進及多點結合的方式,但與主旨思想似乎總隔著一層玻璃,難以融合。而最終的主題思想自然就草率之極。
整個文章其實想表達的用毛澤東的一句詩詞就可以概括:“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評斷文章的表述方法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文中的一些思想意識。那些“之乎者也”再美妙,也僅僅是心靈思想的襯托。再重要也重要不過文章的靈魂。
文章給人一個感覺,作者的信仰不夠堅定。信仰是一種向心力,是人感性和理性的高度朝向。是凌于人思想意識的制高點。很顯然,如果突破了這個制高點,就自然喪失了對某種事物的信仰。
信仰能夠突破嗎?當然能。不過一個新層次和新高度的信仰必然是建立在之前的信仰之上,脫離了之前的信仰,突破從何說起?信仰是人類集體的結晶,不是某個人或某個團體就可以輕易動搖和改變的。毛澤東及其代表的毛澤東思想就是當前中華民族信仰的制高點。歷史與客觀事實給予了這樣的定義,不是誰說是就是,誰說不是就不是的。
作者對毛澤東思想似乎還未完全融通,當然我也對毛澤東思想還未加以學習。不過這是我下一步必須完成的課題。
就我個人的哲學觀和客觀真理的思想意識是這樣從本質上來認知毛澤東思想的:毛澤東思想是從事物內在的本質,聯系及運作規律出發,結合馬列主義和人類社會運動的規律,具體體現在人類意識形態和思想行為的指導性與運用性的人類思想精髓大成。
為什么毛澤東思想能夠經得起任何惡劣形勢與不軌行為的考驗,甚至經得起時間進程的考驗?就是因為毛澤東思想是源于事物運作規律與人類社會運動規律的,反之又服務于各種事物、行為和人類社會。毛澤東思想具備了很強的超前性,延續性和必然性。因為他遵循的是一個規律,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
毛澤東思想具有很強的民族形態,但又是屬于整個人類社會的。因為他首先解決的是中華民族自己的問題,所以這是他同時也是我們國人引以自豪的民族形態。而他又是符合整個人類社會具體規律的,所以他又同時屬于整個世界。如果說馬列主義屬于戰略性的,那毛澤東思想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就是戰術性的。他們之間沒有分割性和可比性,他們只有相互傳承,相互發揚,相互推進。
毛澤東思想根植于人民而又服務于人民,他能夠經得起任何考驗就是因為他服務的是最大群體,而非極少群體。這就是為什么他是中國人民信仰的制高點原因之所在,同時也是極少數群體攻擊的原因之所在。
為什么在當前這個緊急關頭,人們自發地團結在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周圍,不管人們究竟懂不懂什么是毛澤東思想。因為這是人們的信仰,是人民戰無不勝的偉大武器。曾有網友撰文,把毛澤東思想喻作“核武器”;這是多么的豪氣云天!
作者將毛澤東進行了時代分割,只能說明作者沒有融通什么是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至少作者沒看到毛澤東思想的本原性、超前性、延續性和必然性。
好比一個二十多歲的年青人,他的思想行為卻達到了四十歲左右人的。因此他的所作所為自然就超過了同年齡的人。如果用三十歲來對他進行前后劃分,就失去了實質意義。這就是所謂的超前性。這同時也是“質”的意義,在“質”這里,“量化”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當然毛澤東思想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一定會出現可能的弊端與不足,這充分符合辯證法,同時也符合“完美”的實質意義。“有缺陷才是真正的完美”這是我對完美的定義。
不過當前毛澤東思想仍在延續他遵循事物運作規律的光輝偉大意義,且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加以運用,甚至救國。從此看,作者文中倡導的思想只能從屬于抽象思維,缺乏具備真正突破性的實質意義。
“毛澤東是不用來跪拜的”這個主旨思想用得好。但作者卻把這個主旨思想狹隘和獨斷化了。雖然反射了一些極惡勢力的源頭及其實質,卻無意丟掉了自己的初衷和本質。關鍵的是容易讓他人誤導和曲解,造成身體不健康的狀態。怎么團結?怎么使力?
“毛澤東是不用來跪拜的”這個主旨思想應該有個不脫離主體的,積極向上,奮人進取的高度的引導思路。而非刻意做出某種判斷,來推進新思維。應該是:他屬于整個中華民族,他拯救的是整個中華民族。如果需要封建、神靈似的祈求和跪拜,他還成其為“毛澤東”嗎。這樣一個訴求主線。
作者的突破性思想和高瞻的眼光是值得借鑒和學習的。但一定要頭腦清醒,抓住本原。否則畫虎不成反類犬。要深思,要熟慮!還要堅定自己的信仰和目標,才能鑿實而進,引導人眾。
回歸毛澤東是歷史與人類社會的必然。
本人看文比較粗略,喜體會文中本質。如有偏頗處,望作者海涵!作者著有多篇奮人之文。不論其表現手法如何,只要其心向著正義事業,毫不諱言地說:必受人們的敬仰與尊敬!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