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5 17:01:07
有網友發帖說,袁騰飛的官司輸了。本人不知真假,不明真相;也不想去探究。
其實有關歷史袁的的事兒,前一陣子網上鋪天蓋地,賺足了大家的眼球,浪費了許多人的唾沫;尤以他為某種目的,山寨了娛樂明星的做法——與他人打官司,把自己推向巔峰,但卻似垂死之人回光返照一般,幾天之后,便銷聲匿跡了;這也可能是歷史袁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本想乘勝追擊,以獲得更大更多的名利雙豐收,誰知適得其反呢?
還有一個沒想到自己結局的就是張悟本。按說張悟本的“事業”正如日中天,突然就如同泄了氣的皮球——癟了呢;報道說他從Bj電臺起步,后到胡爛衛視死侃,也許是時來運轉,或者是恰逢其時,老張是一吹就紅,紅到連國內的綠豆、茄子等等漲價也要負連帶責任。結果是大家都知道了——大本營被當做違法建筑拆除,自己也被如夢中驚醒一樣的眾多精英人肉得成了“透明人”。
原因很簡單,月盈則虧,水滿則溢。量變的日積月累,達到了崩潰的程度就發生了質變。他們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在江湖上摸爬滾打多年的他們是不想太明白,是被現實的成功迷糊了雙眼而忘乎所以了。
歷史袁的宣講,本人沒有完整的看過、聽過,但從眾多網友的斷章取義的袁氏語錄中看到了他扭曲的自我。本人理解,所謂的歷史就是真實的存在,是經歷時間打磨后沉淀下來客觀記載。他不會因為某些人利用什么平臺,使用什么手段就可以更改。但是值得認同和贊賞的是歷史袁很能洞察部分受眾的心理,用極端、偏頗的言辭毫無遮攔、肆意去辱罵、攻擊名人,他或許知道有些人想聽這類的話,有些人想借他之巧舌以泄己之思想“淫欲”;他更知道也是最想做的就是出名,而要更快出名,就是踩在另一位名人的頭頂上。看過一位自稱是大學生自言自語力挺歷史袁的視頻,說別人不該罵袁,說別人的開罵都不對,理由不充分,身份不夠高,沒資格...,但反觀歷史袁在大眾面前損罵別人,損罵還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公認的名人時,他又有什么理由?又有什么資格?此學生又作何感想?可能只在乎猶如便秘方解,小便潴留方泄般暢快淋漓的快感,而絲毫也無是與非,美與丑的辨別思維了。
然而,以本人揣測,這或許不是歷史袁的真實想法,這只是一種為出名、為摟錢的手段罷了。《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好像有第一第二了,還一版再版,光版稅就是幾百萬,目的達到了,從一個普通教師一躍跨入富翁之列,只用短暫的光景就做到了,乖乖,這可是普天之下民眾夢寐以求的愿望、理想呀!
張悟本的演講本人也是沒多看,所以僅從新聞、網絡上了解了個大概。張悟本與歷史袁一樣,他洞悉了部分民眾的心理需求,深刻理解這部分人的迫切需要——那就是健康長壽;便利用中醫養生作為基礎,竭力夸張地去迎合這些饑不擇食、疾不擇醫的信眾們。書賣得很快,門診咨費每人兩千還爆棚,據說已排到11年了。本人相信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個經典。合理的膳食是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否則,中國就不會出那么多名廚,不會出那么多菜系,不會出那么多宮廷秘方,更不會造就出什么營養學家了,然而僅憑每天幾斤綠豆、幾斤長茄子去維系身體所需,甭說是有病之身,就是再強壯的體魄也會不堪耐受,也會變成朽木的。
張悟本的理想實現了,光是出書賣的收益可能與歷史袁就大有一拼,還不算每天咨費的收入(假設每天5人×2000×365),故此,單從創收角度講,歷史袁頂著被人咬牙切齒謾罵的惡名卻不及張悟本;但是,歷史袁有正兒八經的單位,有正兒八經的工作,有“三金”,不會失業,不會下崗,與之相較,張悟本就短了一大節,現今好像亦然是已下崗了。
歷史袁、張悟本的爆紅,源自主流媒體的火箭式的助推;
歷史袁、張悟本的暴富,源自鐵桿粉絲們的激情和慷慨。
一個靠新奇、辱罵、膽大出彩,
一個靠神秘、虛例、誘導搏位。
當他們被現實雪藏起來,瀟灑的數錢偷著樂的時候,追捧者唯有啞巴吃黃連樣的失落。
幾年過去,當你手捧《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復讀的時候,你會發現歷史袁同時也被定格在歷史里,變成了歷史的浮渣,也真應了他的話“知識學到狗肚子里去了”,隨把書付之一炬;而手捧那個《把吃出的病再吃回去》時,你會嘲笑自己,怎么愚昧到用屁股去想問題,你會覺得書放一放,于己固然無益,但也無害。
歷史袁之流如果換個馬甲再度出山,可能已沒有了市場
張悟本之流假如換個馬甲再度出山,或許還能占一席之地,雖然一定不長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