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到高考日,雖然離開考還有一段時間,但考點外已聚攏起浩浩蕩蕩的陪考大軍,生動詮釋著“可憐天下父母心”。在高考的這三天里,不管是艷陽高照還是暴雨傾瀉,都會站滿送考和接考的家長,有的家長甚至在遭到孩子“不要來、不準來”的要求后,仍悄悄趕到考場外“烤”著,不少考生家長還特意請了“陪考假”。
從上世紀90年代出現陪考現象以來,如今已儼然成為常態,今年陪考仍流行。筆者從昨晚齊魯頻道“一天零一夜”中看到,濟南的市民不但要陪考,就連看考場也是考生家長齊上陣。有一市民還帶著相機把考場拍下來,以給孩子騰出一點“臨陣磨槍”的時間。
對于這種高熱的“陪考”,很難簡單用對與錯、是與非來界定。有人說,高考其實考的不僅僅是學生,還有家長。除了時刻牽掛著場內的子女,還要張羅著給他們準備吃、穿、住、行,其緊張程度并不下于考生。有人說高考是國考,陪考是家庭大事,若因疏忽影響到孩子考試成績,將會鑄成全家人的終身憾事,當然要引起高度重視。筆者一位朋友因女兒今年要高考,那更是幾代人關注,全家族陪考,連日來累著。當然,也有人說這是興師動眾,多此一舉,給孩子增加心理負擔。但以筆者淺識,比之交警部門開通高考直通車之類的政府服務行為,家長陪考這種“親情壯行”,更會讓人嚼出一點別樣味道來。
陪,還是不陪?對面臨孩子高考的家長來說,幾乎都是毫無疑問地選擇了陪。個中原因無非是想當好孩子的后援,或者是尋求心理安慰,雖然明知“孩子考試咱幫不上忙”,但“要是再不來陪考,心里說不過去。”
雖然“可憐天下父母心”,但事實上一大幫人“陪”在考場外,既不能幫孩子多考點分,且還會平添緊張氣氛,弄不好還會給孩子造成壓力。二來家長太多,也增加了工作人員維持秩序的精力,還容易造成交通擁堵。并且不少考生對這種陪考也很少有認同感。再說,現在的學校對考生的服務工作做得很到位,不少學校都安排集中食宿、集中考前輔導。如果家長們在考場外“干耗”,就是為了尋求心理安慰或者是怕孩子有什么突發情況而可以及時處理的話,那真的沒有必要。
退一步講,如果家長非要陪考不可,也應講究方法,做到 “四要三不做”。一要具有平常心。為了讓孩子安全順利完成考試,家長不要在這個時候表達自己強烈的感情,否則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二要尊重孩子意見。如果孩子不十分反對,家長可以陪;如果孩子執意不肯,家長不要勉強。三要力所能及做好孩子的后勤。四要會察言觀色多鼓勵,釋放壓力最重要。
家長切忌三不做:一不要打破常規。不要因為高考,打亂家里平日的生活習慣。二不要問孩子和考試相關的事,以免加深孩子的煩躁和不安感。三不要太松或太緊。別表現的太過擔心和關注,否則家長緊張的情緒會傳遞到孩子那里。
總之,考生是不容易的,確實承受著來自各方的壓力。面對高考,家長們不如早點放手,讓孩子從容、自信地邁進考場,就像面對平日的普通考試,也許會收到意外效果。最后祝廣大莘莘學子取得優異成績!祝天下父母心想事成!
山東省陽信縣國土資源局邱海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