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究竟為什么怕聽到“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呢?
按照常理,古今中外,大約是沒有人不歡迎增加收入的,然而,田嘉力網友卻寫了題為《百姓害怕聽到“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的一篇文章,這堪謂開了古今中外的先河,并且,田嘉力網友還在該文中分別說了這樣三段話:
【表面看似乎是個好事。可是站在普通勞動者的立場上,就怕聽到 “年增工資15%”和“國民收入倍增計劃”這種含糊其詞的話。前不久有人民網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加薪)如果不能漲到真正的勞動者頭上,那還是別漲了!”該話選入人民網強國社區的“一語驚壇”,網民反應熱烈。可見說到點子上了。】
【收入差距急劇拉大,已經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嚴重問題。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堅決地、有效地縮小收入差距,而不是“年增工資15%”、“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以及“力爭大多數人收入在五年內有大幅度增加”。比如“年增15%”,下崗失業的人增15%,馬明哲也增15%,省部級干部也增15%,有意義嗎?再比如“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是以平均工資“倍增”還是以最高工資或最低工資“倍增”?對于縮小分配收入差距來說,這種“倍增”毫無意義,因為收入差距不但不能縮小反而還要進一步拉大。】
【所以,不管專家學者們提出了多少金點子,不管各部委出臺了多少辦法和政策,如果不能使真正的勞動者增加收入,不能切實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那就都不能稱為改革,只能算是折騰。我曾撰文表示:“改革居功至偉,折騰罪該萬死。”我們擁護改革,反對折騰。請決策部門到真正的低收入群體中來聽聽民間呼聲,別把好經給念歪了。】
第一段話是通過人民網強國社區的“一語驚壇” 欄目中網民的熱烈反應,說明了以往的漲工資并沒有【漲到真正的勞動者頭上】。(筆者注,這句話我想應該這樣去理解:官員的工資比勞動者高得多,但以往漲工資的幅度卻比勞動者大得多,再加上物價的飛漲,所以說漲工資并沒有漲到真正的勞動者頭上)
第二段話是通過馬明哲、省部級官員與下崗失業者的工資巨差,說明倘若大家平均都漲15%的話,則實在無異于對低收入者減薪!
第三段話是說,倘若真正出現了第二段話所指的情況,那就【只能算是折騰】。
田嘉力網友的這三段話說的對不對呢?有理有據,當然對!那么,我究竟還要說什么呢?我只想進一步地思考一下百姓怕聽到“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的更深層原因:
①“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這該是多么誘人的話語啊?而今的現實卻是:【百姓害怕聽到“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這該是多么的反人類常情啊?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么?須知,一個反人類常情的社會,那畢竟不會是一個好社會。
②政府正在致力制定“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而【百姓害怕聽到“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這是不是反映了百姓對政府的不信任呢?政府究竟有沒有什么事情引起了百姓的不信任呢?這難道不該引起我們的深思么?③倘若百姓連政府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都不感興趣,那么,我們的政府還會有什么事情指望著百姓熱烈擁護呢?
我所思考的上述問題究竟是很有必要呢?還是無事生非呢?倘若這些方面真的存在著問題,我們靜下心來,認真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難道不好么?
秦川牛
2010.6.4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